西部雲谷 攝影©悅西安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城市生态空間體系的演化,生态立區、生态優先的理念已是共識。
要知道,生态能力已被更多城市定為邁向諸多宏偉目标的關鍵一環。從海綿城市到中心綠廊,從釣魚台濕地到白馬河,沣西新城擁有不可複制的區域自然地理格局,優異的資源禀賦和先天特質,這裡或将成為成大西安新中心的“最佳生态底色”。
沣西之翼
生态重塑發展内涵
一直以來,綠色生态對人群就有着内在的吸引,在城市意象構成中更是占據重要的地位。
諸如上海市生态空間專項規劃(2021-2035)的出爐,其中明确:将建設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在園中、林廊環繞、藍綠交織”的生态空間,打造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上海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方,仍要到2035年,确保市域生态用地占市域陸域面積比例達60%以上。并規劃建設2000公裡以上骨幹綠道,真正實現“離城市不遠,離自然很近”。
上海CBD 攝影©悅西安
衆所周知,上海和其他長三角城市一直是全國生态城市标兵,卻依然“不計成本”的打出“生态牌”。
這說明大家意識到一個共同問題:想要在未來城市發展脫穎而出,隻有在生态構建上下功夫,甚至說未來城市的中心目标,應是找到生态與經濟的動平衡。
以往,生态建設競賽都是南方城市的“天下”,但如今則是,在中國西北,以未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綜合服務副中心的沣西新城,正承擔着建設未來“城市範例”的曆史重任。
總部經濟區 航拍©悅西安
譬如區域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從清潔能源供熱、海綿城市建設、推廣綠色建築等方面,持續不斷用綠色鋪就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用生态涵養城市,正是人們對發展的最高期盼。
有顔值更有生态價值
翻看沣西新城的發展履曆,其最初的區域定位就曾直接點明:綠色發展的新區樣本。
說起來,“綠色發展”是人人都說的話,但實施起來卻不簡單,其包括摒棄社會生産中單純追求眼前價值,并犧牲對環境承載力的簡易發展模式,對準企業升級轉型,簡單說,綠色發展瞄準的是“長遠賬”。
總部經濟區
擺在沣西新城面前的挑戰還是比較大的,其規劃面積143平方公裡,成立前是鹹陽與西安交彙地帶,硬件需要建設不說,其經濟建設壓力更大。衆所周知,後起的區域一般經濟建設壓力越大,而“副作用”在于環境壓力增大,生态建設的“考卷”也更具難度。
難度歸難度,沣西在綠色發展龐大的門類中,選擇了解決城市内澇這一“千古難題”為突破口。2015年4月,沣西新城成為全國首批、西北唯一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6年來,沣西新城從一個市政管網稀少的地區,成為了市政道路,建築小區、景觀綠地、中央雨洪調蓄系統“4級雨水收集利用體系”的海綿城市。傳統的地下排水管網被綠廊、植草溝、蓄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等替代。
地下管網的密集程度代表着城市現代化水平,而沣西新城卻“更上層樓”,直接對現代化水平的評價方式進行革新。
海綿城市系統
一個肉眼可見的細節足以體現區域智慧。
行走于沣西新城,會發現這裡的綠化帶普遍下“凹”低于路面,這便是其精妙所在:雨天時,雨水從地勢高處流向鋪滿植被的下凹式綠化帶、雨水花園、雨水收集池、綠色屋頂、植草溝等,逐級被消納。多餘的未被消納的雨水,則順着植草溝渠流向沣西新城中心區域的中央公園。
讓雨水最大限度地留下來,得到淨化利用,有序外排。
道路兩側綠化層次
除此之外,在城市主幹道兩側以及十字路口,還布設有多個城市公共綠帶以及街頭公園綠地。
最終讓沣西新城形成一個150米見綠,300米見園,1000米到中央公園和創新綠環的大開大合的綠色空間。
就此來說,地處西北的沣西,已經摸清了後發城市彎道超車的訣竅:不斷探索人與城市、自然和諧共生新道路的嘗試,從而解決産業聚集的環境之憂,“高精尖”的新興産業便會青睐這裡——沣西新城布局的三區十園産業便是如此。區域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
生态背後的發展邏輯
前述提到的多個生态開放空間,亞洲最大的城市公園沣西中心綠廊則是關鍵節點。其位于釣台附近,西連渭河,東接沣河,布有湖泊、濕地、森林,總面積約180公頃,比上海世紀公園面積還大。
不能不說,這是一副富有曆史象征意義的圖景。
過去,評價城市發達程度總是隻看高樓大廈,就是因為偏頗的評價體系,使得交通擁擠、人口膨脹、熱島效應等各種“大城市病”接踵而來。
現下,在核心商業區修建巨型公園,無疑是對城市發展過程中慣有症結進行打破,對未來城市輪廓的定義進行自我構建:把綠色延伸至區域核心,讓生态與産業同頻共振,産業發展提升區域增長動力。
交大創新港
毋庸置疑的是,釣台附近的潛在價值将更具“持久性”。
為了證明這樣的持久性,在生态的基礎上,沣西新城已經開始圍繞釣台,進行重點項目布局,這裡面值得重點“大書特書”的,就是沣西文化公園、絲路歡樂世界和遊泳館。
沣西文化公園項目位于沣西新城公園大街以南、天元路以北、弘濟路以西、豐聯路以東區域,占地面積約154畝,建築面積10.28萬平米。内容包括公共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兩個360度劇場等等,預計2022年底建成投用。
沣西文化公園效果與實景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園總投資約7.8億元,如此大手筆投入,證明文化公園的“規格”不容小觑:圖書館建築面積約11200㎡,共三層,少兒圖書館、開放式閱覽區、視障閱覽室、數字閱覽室、培訓室、文創展示區一應俱全,僅僅獨立報告廳就能容納450人等。兩個360劇場各占11500㎡,容納達1350人。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文化公園解釋了文旅與生态之間的巧妙聯系,并用先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物理形式進行演繹,再加上規模的保證,既抓住生态,又釋放文化,還能抓取人氣。
而絲路歡樂世界項目則是“以大著稱”,總占地567畝,總建築面積7萬平米,以“開放式街區”為空間形态,以商業、文化教育科技、休閑歡樂、國際文化交流、智慧景區、平台投資管理“六大體系”構建業态組合,以“絲路、歡樂、科技”為核心,建成後會形成七大主題街區(神奇中華、沙海秘境、瑰麗波斯、恒河象谷、雪國極光、衆神之戰、榮耀羅馬)。
單單從項目的構成模塊來看,絲路歡樂世界對釣台區域的人氣聚集力就無需多言。
絲路歡樂世界
最後的遊泳館有何可說的呢,它全稱是沣西第一小學和沣西新城實驗學校分部遊泳館,它的過人之處在于是全國首個AAA級裝配式近零能耗遊泳館。具體點說,遊泳館采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幹擾清潔供熱、太陽能光伏建築一體化等技術,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滿足用能需求,解決能耗問題。據測算,遊泳館每年可節約電費約55萬元,可節約标準煤約329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79噸。
上述項目雖類型不同,但都有共同之處,就是與生态保持“同一底色”,并将生态優勢通過轉化形成産業優勢,實現生态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互相咬合。
釣台地鐵站周邊地塊資源分布
周邊綠化分布
周邊教育資源分布
除了生态,釣台附近交通也十分便利,區域内西寶高速老線、西寶高速新線等穿新城而過,區内多條連接西安、鹹陽主城區道路,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僅約15分鐘車程,西安地鐵5号線釣台站更是坐鎮其中。要知道,在西安人口不斷暴增的今天,能有這樣一方天青水碧、綠意盎然卻又便利舒适、産業新穎的天地,實屬稀缺。
可以肯定,在這片渭河和沣河“兩水交織”的區域,将會被賦予更加精緻的生态環境和區位優勢,給予所有人更大的想象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