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素萍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實施16年來,圍繞“今、古、人、文”四大研究主題,系統梳理浙江文脈,深入研究浙江文化基因,推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學術成果。
本期活動敬請關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儒學正脈-王守仁傳》(錢明 浙江人民出版社)、《傳習錄》《大學問》選注(董平 浙江大學)、《浙江儒學通史(明代卷)》(錢明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儒家文化與時代精神(滕複等 浙江古籍出版社)。
餘姚龍泉山
沿着石階小徑,登上位于餘姚市中心的龍泉山,舉目遠眺,全城美景盡收眼底。我們的故事,從龍泉山北麓的一座建築“瑞雲樓”講起。
五百餘年前,王陽明就在此樓誕生。從這裡出發,他走過了短暫卻傳奇的一生,在世僅57年,卻創立“陽明心學”,終成一位曠世大儒,在哲學、政治、軍事、教育、文學等方面都留給世人無窮财富。
時值仲秋,坐在龍泉山上綠樹掩映的陽明亭中,清風拂面,片刻冥想間,王陽明仿佛不再是祠堂裡的泥塑木偶,也不是史冊和傳說中被神話了的名字,他從曆史煙雲中走了出來,在身前落座,像一個久違的老友,和我們談起他風雲跌宕的一生。
年少立志
讀書不為登第而為學聖賢
所謂奇人自有異相,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從他未出世便開始了。
明朝哲學家錢德洪所編《陽明先生年譜》裡記載,“祖母岑夢神人衣绯玉雲中鼓吹,送兒授岑,岑警窹,已聞啼聲。”
相傳公元1472年,岑姓奶奶做了個夢,夢中神人踩着彩色瑞雲而來,仙樂齊鳴,将一個嬰兒交到了她的手上。夢醒之後,懷胎已十四月的兒媳鄭氏臨盆,生下一孩子,就是王陽明。
年譜又說,“祖竹軒公異之,即以雲名。鄉人傳其夢,指所生樓曰瑞雲樓。” 即祖父王倫覺得孩子大有來曆,取名“王雲”,出生地被叫做“瑞雲樓”。
誰知,“天選之子”王雲5歲了還不會說話,家人很着急。有一天,一個路過的和尚端詳很久,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王倫于是給孫子改名“王守仁”,取《論語》“知之及,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之典故。
這裡插一句,或許有同學會問,他不是叫“王陽明”嗎?其實,王守仁、王陽明是一個人,因他曾築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号陽明子。
言歸正傳,王陽明少年時随父親王華遷居紹興,11歲時其父考中了狀元,入京為官,他便也入京上學。一日上課,王同學突然問了老師一個問題:“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老師答:“惟讀書登第耳。”王陽明卻很不以為然:“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小小年紀的王陽明,便把當聖人作為人生理想。他心中的聖人是北宋大儒張載所謂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了實現“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少年王陽明迷上兵書戰策,每日研習,15歲時還獨自一人出居庸關、山海關,花了一個月考察邊塞地形。
王陽明時常不按常理出牌。17歲在南昌成婚之夜,他閑逛到一個叫“鐵柱宮”的地方,與裡面一個打坐老道相談甚歡,竟一夜未歸,錯過了洞房花燭夜。
奇奇怪怪的事幹了不少,但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做聖人。當時宋明的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王陽明認為朱熹所說“格物緻知”是成聖悟道的關鍵,于是有了著名的“陽明格竹”事件。他對着竹子苦思冥想七天,希望在竹子上參透萬事萬物的道理,直到體力不支暈了過去。
如今看來,這更像一場惡作劇,但卻能看出,那時的他,在迷茫困頓中孜孜以求真理,并且遵從自己内心,對感興趣的事,不遺餘力、心無旁骛。
瑞雲樓
貶官悟道
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
兩次會師落榜之後,公元1499年,28歲的王陽明高中進士,步入仕途後不久,即成為六品兵部主事。
當時的明朝官場,宦官當道,大太監劉瑾權勢熏天,百官噤若寒蟬。王陽明仗義執言上書彈劾劉瑾,遭到打擊報複,拖到午門廷杖四十,打得血肉橫飛後,被投入大牢。
明代錦衣衛的诏獄恐怖得很,但王陽明扛下了。坐牢也沒能停止他的思想探索,他在獄中推演《周易》,磨砺心性,堅持到了出獄。
大難不死的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驿做驿丞,相當于從現在的國防部被貶到了鎮招待所當所長。經過一路跋涉,躲過路上截殺,他到了龍場驿。沒有落腳之處,他就暫時住在山洞裡,還起名叫“陽明小洞天”,山洞旁又搭建了一間茅屋,取名“何陋軒”。
在龍場,王陽明仍日夜思索成聖之道。苦心人天不負,一天半夜裡,他忽然就有了頓悟。這個經過,《王陽明先生年譜》裡有簡單記載:“忽中夜大悟格物緻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龍場悟的這個道,是王陽明吸取了佛教“心外無佛,即心是佛”思想後,悟出的自己的道:“心即理,心外無物。”
《傳習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學生指着岩中花樹問王陽明:“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悟道後,王陽明開始講學,“粉絲”越來越多。再後來,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一直到今天,這個觀點都在影響着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快50歲的時候,王陽明又提出“緻良知”的學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他認為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是可以感召感化的,而良知需要通過“緻”實踐出來。
陽明心學,初讀不免覺得晦澀難懂,但通俗地講,大概可以理解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如何做到這一點,需要努力親身實踐,通過自己的行動把真心落實到生活中,這樣才能做到内外一緻,發現真理。
剿匪平定
身為文臣卻憑軍功封爵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問答是這樣的,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答:“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真知力行,王陽明用一生去踐行“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被貶三年後,朝廷任命王陽明為廬陵縣知縣。在廬陵任上,大太監劉瑾倒台,王陽明被重新起用。細數王陽明的成就,繞不開他立下的三次赫赫軍功:一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巡撫南贛,平定了江西南部、福建西南、湖南東南及廣東北部一帶的匪亂;二是正德十四年(1519年)平定了南昌甯王“宸濠之亂”;三是嘉靖六年﹙1527﹚平定廣西思恩及田州的邊亂。
王陽明的軍事才能有多牛?幾乎每一次出征,他都能巧用計謀,以少勝多。後來,王陽明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憑借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學生曾問王陽明:“用兵有術否?”王陽明答:“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笃,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蔔諸臨陣,隻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人心堅如磐石雖寡亦可勝,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觀念。
廣西平亂後,王陽明已經病體纏身,幾次上疏朝廷要求回鄉養病,沒等朝廷的批複,他就回去了。公元1529年1月29日早晨,王陽明在回鄉途中溘然長逝。死前,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卻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王陽明墓
食古而化
500年後依然活在熱搜裡
“震霆啟寐,烈耀破謎,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孜孜以求精神的最高境界,一生教化四方、門人學子遍天下,一生智慧結晶,陽明心學燭照千秋。千古一人而已。”對于王陽明的一生,同為餘姚人的明末清初五大家之一的黃宗羲給出了如此評價。
曆史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近500年來,王陽明一直活在熱搜裡,活在人們的金句裡。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副院長錢明參與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他表示,陽明心學具有積極的當代意義,“知行合一”可以淨化人的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當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的每一分子都具備這般純淨時,整體的主觀能動性将得到質的提高。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前所未有的上升期,通過普及陽明心學以“治心”,可幫助淨化民衆間因浮躁而生的“唯利是圖”價值觀。
王陽明故居遺址考古現場
王陽明知識圖卡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雲,字伯安,号陽明,浙江餘姚人,漢族。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他在課本裡:人教版高中曆史必修三第3課《宋明理學》,其中有王陽明心學知識點。
他在浙江:浙江是王陽明出生和晚年講學證道之地,從瑞雲樓到陽明洞,最後歸葬于蘭亭,王陽明的足迹遍及全省,遺迹在餘姚、紹興等地最為集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