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特徹奇是1949年2月21日确立的。徽章主體是盾徽,盾徽的上半部分是藍色底色上的四艘船,代表第一批來到這裡的四艘船:Charlotte-Jane号、Randolph号、George Seymour号和Cressy号。下半部分是金色底色,最下端是兩條波浪狀的條紋,代表兩條貫穿城市的河流,雅芳河和希思科特河。在河流上方是一個倒放的紅“V”字,上面有三個元素:最中間是主教冠,左側是代表畜牧業的綿羊,右側是代表農業的小麥。盾徽上是帶有羽飾的騎士頭盔,頭盔上站立着一隻幾維鳥。兩側的護盾獸是紫水雞(pukeko),盾牌豎立在長有新西蘭雛菊的草地上,最下方則是寫有城市格言“Fide Condita Fructu Beata Spe Fortis”(因信仰而生,在實踐中豐富,對未來充滿希望)。
城市天際線
薩姆納海灘
美術館
七月的科巴姆中學
2011年地震造成的破壞
克賴斯特徹奇(英語:Christchurch,毛利語:Ōtautahi),又稱為克萊斯特徹奇或基督城,新西蘭第三大城市,僅次于奧克蘭和惠靈頓,是新西蘭的“花園之城”,也是新西蘭南島最大的城市。第一批定居者在公元1000年至1250年間遷移到該地區,1840年初,第一批西方殖民者來到了這裡定居,并以牛津基督教堂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城市是地震的受害者,在 2010 年9月至2012年1月期間遭受了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具破壞性的發生在2011年2月22日下午12 時51分,造成185人喪生,全市數千座建築物遭受嚴重破壞,少數市中心建築物崩潰。 2019 年 3 月 15 日該市的兩座清真寺成為恐怖襲擊的對象,襲擊造成 51 人死亡,時任總理 Jacinda Ardern 将其描述為“新西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