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真卿,這是一個我們不能再熟悉的人了。晚唐書法大家,最有能力與書聖PK的書法家。很多人對于顔真卿的了解其實并不足,隻是建立在顔體和他的幾部經典作品上,對于顔的深層次知道的并不多。
永泰初年的時候,顔真卿被貶官,後來他在公務閑暇的時候,就開始寄情于山水,沉迷于詩文書法,以此來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從他的《詠陶淵明》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與陶淵明有着相同的遁世思想。雖然這種想法和生活是暫時的,但是這已經與當年恪盡職守,忠孝兩全的顔魯公格格不入了。
顔真卿世代以儒雅傳家,留意翰墨。他幼承門業,兼習真書和草書。唐代時候的行書和草書基本都是以二王為正格基礎。顔真卿的書法用筆大凡有三種變化。顔體的初期用筆以清健為主,這種風格是源自其母殷氏一族,而得力于草聖張旭。廣德年間之後,顔真卿的用筆趨于圓勁,楷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風格,比如代表作《家廟碑》、《勤禮碑》。行草則以《祭侄》和《争座位》為代表。
《祭侄》是我們都熟悉的天下第二行書,作于乾元元年,為了祭奠侄子顔季明所書。此作品是顔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摻雜着悲憤交加,在情不能自禁的情況下,用筆頓挫縱橫,一瀉千裡,最終成為千古絕調之作。此作品之奇絕,後世論書者以行書《蘭亭序》之後唯此最高。固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
顔真卿存世書法作品很多,但是卻不見論書之作存世。惟有文論一篇,或許可以從中窺見其藝術觀點。他在《刑部侍郎孫逖文集序》中說:
古之為文者,所以導達心志,發揮性靈,本乎歌詠,終乎《雅》《頌》。帝庸作而君臣動色,王澤竭而風化不行。政之興衰,實系于此。然而文勝質則繡其肇悅,而血流漂杵;質勝文則野于禮樂,而木納不華,曆代相因,莫能适中。故詩人之賦麗以則,詞人之賦麗以淫,此其效也。漢魏以還,雅道微缺,梁陳斯降,官體聿興。既馳騁于末流,遂受嗤于後學。是以沈隐候(約)之論謝康樂(靈運)也,乃雲“靈運已來,此未及睹;盧黃門(藏用)之序陳拾遺(子昂)也,而雲“道喪五百歲面得陳君”。若激昂頹波,雖無害于過正,榷其中論,不亦傷于厚誣?何則?《雅》《鄭》在人,理亂由俗。桑間濮上,胡為乎綿古之時;正始皇風,奚獨乎凡今之代?蓋不然矣。
從以上顔真卿的文論中可以看出,顔真卿在文以載道的基礎上,主張重視形式的文采,使之能夠更好地發揮言志抒情的功能。簡單說,顔真卿的意思就是:文章要以思想性為第一,藝術性為第二,在這些的基礎上發揮才氣的作用,盡量地使文章的文采和實質的性能融為一體。其實這個觀點也就是孔子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具體闡述。文質指的就是文章水平的高低,然後君子中的君子指的就是文字書寫的形态要謙謙有禮,中和雅緻。其實這一點我們很多人是都理解的,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個人的書法水平有多高深并不是他的功力多高深,而是除了功力之外,這個人的學識有多深,隻有功力加學識的有機融合,才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那麼這種思想境界顔真卿在晚唐時期就已經提出了,這也是顔真卿個人的主要藝術觀。
顔真卿書法對後世書壇的影響
顔真卿的書法,楷書穩重端莊,适合官場文書的應用,更适合題署書丹,書寫大字,所以顔真卿的書法後世很多人争相學習效仿。比如晚唐時期的柳公權就是出于顔真卿,兼收了歐陽詢的險勁,融入了虞世南的圓融和褚遂良的舒朗,是一位别開生面的書法大家。
此後的五代和宋朝時期,顔真卿書法更是大放異彩。五代楊凝式也曾受到顔真卿書法的影響。宋四家蘇黃米蔡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顔真卿書法的影響。元代初年,書法受到兩宋餘風影響,也都大部分師法顔真卿,但是元代幾無顔書名家。明朝書法因為受到趙孟頫的影響,在大約兩百年的時間裡,唯獨李東陽行書學顔,用筆矯健,不失顔之規矩。明朝時期的王寵和王铎兩位書法家也都受到顔真卿楷書和行書的影響,在個人書風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入顔體風格。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喜歡小楷的可以多看看王寵的《竹林七賢》與《遊包山集》,這些小楷作品就是融合了顔體楷書之後的作品。
到了清朝之後,學習顔真卿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學顔有所成就的人比如:劉墉,錢沣,伊秉绶,何紹基,翁同龢等。伊秉绶雖然以隸書著稱,但是他從李東陽上溯了顔真卿,且用隸書筆法書寫,氣韻渾厚,深得魯公三昧。
其實近現代也有很多人學習顔真卿,比如近代的名家華世奎和譚延闿等。當代就很多了,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顔真卿的書法對後世書壇的影響是很大的。那麼顔真卿的書法藝術觀也正好彌補了二王書法藝術觀中“妍美薄弱”的一環,将筋骨和血肉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書法字體整體的氣勢與藝術審美提升到了另一個不可高攀的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