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段子說:相比初中,高中生家長,小學生家長最豪橫!因為小學階段的題家長什麼都會!
真的是這樣嗎?最近本科畢業的李女士表示懷疑了!因為竟被二年級的一道“拼音”題給絆倒了——
姑娘(gū niáng)這個拼音有什麼問題嗎?李女士自從孩子上小學就全職帶孩子,自認為小學階段的題不在話下,對于孩子作業從來都是檢查完再交給老師。大多數情況都是優秀通過,最近卻例外了,被老師圈畫起來說:gū niang應該是“輕音”不是二音。
不僅是“姑娘”變輕音,還有詞語“木頭”“地方“衣服”都變成了“mù tou 、dì fang 、yī fu ”注音時就要去掉聲調,變成輕聲。
這些詞為什麼一定要讀輕音呢?李女士回憶自己上學那會,一般來說輕音多用在“疊詞”上,如,爸爸,媽媽。或是帶“着”字的詞,比如向着,望着,拉着等。像“姑娘”不是應該正常的讀音嗎?
百思不得其解下,李女士先上網查了資料,一查發現很多家長有也這樣的困惑,比如《大海睡了》這篇詩歌裡,有個“裡”字,标注讀輕聲。和李女士有同樣困惑的家長說“這把我弄迷糊了,查了《新華字典》,裡面隻有第三聲一種讀音。”是課本錯了,還是自己小時候學錯了?
考慮到不能莽撞質問老師,李女士非常謙虛地請教了孩子的老師:到底什麼時候讀輕音?有哪些規律呢?
老師解釋說,輕聲是四聲之外的一種特别聲調。在詞語或句子裡,有的音節常常失去原有的聲調而讀成又輕又短的調子,這種又輕又短的調子就是輕聲。
輕聲作為一種變調的語音現象,通常不獨立存在,而是體現在詞語和句子中,也就是說,讀輕聲要有具體的語言環境。有些詞語讀“輕音”時意思會發生變化。
比如,姑娘[gū niang]:一般指未嫁的年輕女性。年齡範圍一般從剛出生到結婚前,可統稱女性為姑娘。姑娘也可特指女兒。姑娘[gū niáng]:有姑母的意思,指丈夫的姐妹。
再比如《大海睡了》是一首小詩,其中一句開頭是“深夜裡”。“裡”字上的注音“li”。課後的生字表中,這個字也讀輕聲。老師說這個問題請教過教材編者,編者稱,課文中的标音是正确的。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裡”(輕聲)“用在名詞和某些單音節形容詞後面,表示處所、時間、範圍、方向等”,與第三聲的“裡”意思不同。
如果你家孩子也對拼音中的“輕音”知識沒掌好,或是作為輔導作業主力軍的你也對“輕音”規則發懵,一起來掃盲,看看這些關于“輕音”規則的技巧吧。
第一、有規律的輕音詞
(1)語氣詞“吧、嗎、呢、啊”等讀輕聲。如:行啊、好吧、去嗎。
(2)助詞“的、地、得、了、過、們”讀輕聲。如:曉的、寫了、買得起。
⑶名詞後綴“子、兒、頭”等讀輕聲。如:桌子、罐頭、老頭兒。
⑷方位詞讀輕聲,如:天上、家裡。
⑸重疊式動詞的末一個音節以及夾在重疊動詞當中的“一”或“不”讀輕聲。如:過來、過去、幹起來、去不去。
⑹疊字名詞讀輕聲,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趨向動詞讀輕聲。如:過來、過去、幹起來。
第二、不規則的“輕音”詞語
喇lǎ叭ba 衣yī服fu 玻bō 璃 尾wěi巴ba 嘴zuǐ巴ba
告gào訴su 漂piào亮liang 暖 nuǎn 和huo 衣yī裳shang 東 dōng 西xi
蘿luó蔔bo 地dì方fang 什shén麼me 枕 zhěn頭tou 怎zěn麼me
比如哆嗦的拼音:duō suo,是輕音。
以上就是關于漢語拼音中“輕音”讀法的規則,如果孩子在這個知識點上有欠缺,建議家長利用這個超長假期給孩子補上, 雖然看似小問題,但放在考試中就是100分和99分的區别。
最後啰嗦一句:[小學伴讀]每天用心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教育幹貨,歡迎大家關注,一起切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