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南鳳凰 古城

湖南鳳凰 古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20:09:30

彎清澈的沱江穿城而過,一座南華山擁抱着清代老城樓,一架架窄窄的石墩小木橋,一幢幢古香古色、融注着濃郁土家風韻的吊腳樓,一座飽經滄桑的黃絲橋老城堡,一道曆盡風雨的永興坪段遺址南方古長城,一群聞名世界、流芳千古的人,構築了一幅完美的水墨丹青畫卷。

這便是“湘西明珠”

鳳凰古城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1

世界了解鳳凰古城,是從沈從文的《邊城》開始的。其實“邊城”并不在鳳凰,真正的“邊城”在鳳凰以北的茶峒。但人們卻還是習慣性的賦予鳳凰以“邊城”的詩韻。為什麼?就因為這本書及一代文學巨匠的故鄉在鳳凰。鳳凰古城令人沉靜,傳說中的那對從這兒展翅而飛的鳳凰,想畢竟也帶着深山幽河中的那份祥瑞與恬美,給這座古城鑄造了如此美麗的名字。鳳凰古城位于湖南西部邊緣。沅江兩岸,武陵山與雪山峰山夾江而立,切斷了與洞庭湖湘中的聯系,形成了神秘原始的湘西風情。這裡從前是蠻夷之地

它的曆史可追溯到唐代。方志有載:“唐垂拱三年,設渭陽縣。”鳳凰古稱鎮竿明清時為五寨司城,是大湘西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2

清乾隆年間,商業在鳳凰逐漸興起。因地理位置與曆史的關系,使得鳳凰成為深閨中的一顆明珠,外人很難知曉它的美麗。其實要想前往鳳凰有許多路可走。從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區首府吉首市沿沅江南下80千米,就可到達鳳凰。你也可以從貴州東部的銅仁、松桃出發,兩個小時的車程也能到達。

如今我們可以通過更多的途徑了解鳳凰。一條江、一座山、一片建築、一群名人,是對它最直白的歸納。它沒有都市的煩躁喧嚣,沒有開發景區的鼎沸人氣,隻有甯靜緻遠的心境。這裡有質樸的苗族居民,連綿的梯田圈出湘西的無限風情。加上山水相依、煙霧缭繞、重巒疊嶂的秀麗和神秘淵遠的曆史,猶如一首絕美的詩篇。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3

山·水·樓

鳳凰的名字美,鳳凰的山水更美。當鳳凰未被開發以前,人們知道的便是它的神秘秀麗和令人陶醉的清秀。

沱江水,一條繞城的河流。清澈澄明的河水可以見到河底的水草随着水波蕩漾繞魚起舞。幾葉小舟漂于沱江之上,長長的篙在沉澱的江水中留下時光的足迹。清晨的小城空曠而靜寂,空氣中夾雜着芬芳的泥土香氣,幾尾燕子掠過水面,在低徊盤旋中點綴幾圈古老的韻味。江水潋滟,然而讓人動情的往往不是美麗的景緻,而是江邊宜人的人文情懷。沿着沱江兩岸,淘米浣衣的苗家婦女把花江當成了每天歡愉的樂園。笑聲與杵聲相交織着,那裡有苗族人民的情趣和對美麗生活的向往。那悠悠的歌聲也飄蕩于“無痕”的碧鏡之中。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4

沱江是鳳凰的靈魂,而沱江之上、古老的拱橋則是通向靈魂的階梯。荟萃了苗族、土家族、漢族橋梁工藝精華的“虹橋”,是鳳凰古建築中一座核心的标志性建築。它自南往北飛躍于沱江之上,如彩虹一樣倒影于清澈的江水之中。虹橋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間,是一座氣勢恢弘的三拱兩墩石橋。高高的石橋上建有宮殿般磅礴的風雨橋廊。兩邊和橋頂都是飛檐翹角,朱紅牆、青灰瓦,層次分明,亘古中帶着幾分幽雅。虹橋是豪華的築造,而沱江之上還有更平民的跨越——那就是步。步也就幾個憨厚的石墩,排列成一條橫于水上的連線,既不阻隔水流,也非裝點之物。無論是步,還是虹橋;無論是江邊精美絕倫的遐昌閣,還是翹角懸鈴的萬名塔,都宛如娉婷少女,成為沱江水中若即若離的裝點與顔色。點點靈動的小舟,岸邊熙攘的人群,風動鈴響,水聲人沸,組成了流動的藝術,這就是沱江水的魅力。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5

沱江邊屹立着一群陳年的民居建築,臨水而建,對江開窗,這就是吊腳樓。它是鳳凰古城最具苗族特色的古建築,特别是回龍閣吊腳樓。城東南的回龍閣,前臨古官道,後懸于綿綿沱江浩浩240米之上,是清朝所建的緊挨于一塊的民居。吊腳樓分為上下兩層,屬于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鬥式木結構。随地而建的房屋,下層一般占地不多、不規則,也不作正式的房間。上層明顯寬大得多,突出水面的那一截被一排排細腳伶仃的木柱支撐着。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窗,有股說不出的靈氣與精緻。推窗遠跳的居家人,生活的每一點每一滴都成為鳳凰的一道充滿溫馨情感的風景線,其中也飽含着對美好生活的守望。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6

樓也好,江也罷,都在遠處迷蒙的南華山的碧障映襯下顯得無比生動。南華山像一位母親半擁着整座山城。縱觀奇峰,巍然聳立,直插雲端;橫看山林,黛綠千層,連綿橫亘。這是一個綠色的巨大寶庫,山中不僅有銀杏、琪桐、水杉這類珍稀的植物,還有許多名貴藥材也遍布于綠陰之中。松鼠、靈猴、長尾雉、野斑鸠在林中遊竄,透出無限生機。如今的南華山已成為一座森林公園。園中景點密布,南華山半腰上便是鳳凰縣革命烈土紀念碑。20米高的紀念碑建成于1987年國慶,青石護擁着巍峨的石碑,讓人想到了在湘西剿匪時,為争取人民幸福而犧牲的鳳凰烈士。碑四面是今人對故人緬懷的題詞。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7

碑文曰:“再造山河倍險艱,獻身為黨效前賢。人民何處同瞻仰,立下豐碑垂萬年”

碑右是:“邊城河山秀,世代育英傑,更展先烈志,碩果獻靈台”碑左:“沱水含筋骨,南華抱忠骨,英烈瞑慧目,人民繼遺業。”背面是:“血灑渭陽千家淚,魂歸南華萬木春,澤慧五竿人奮發,喚起鳳凰上青雲。”瞻仰紀念碑,山頭紫雲缭繞,山下大江長流,不禁給人肅穆莊嚴之感。南華山上就連蜿蜒的石闆小路都表現出凝重純樸之美。原始圖案的石闆路與一條回廊連接,回廊另一頭便是一座六角小亭,那是黃永玉親自題寫匾額的“壹停亭”。也許正因為這幽靜淡雅的景緻,使鳳凰景觀遠近聞名,而睿智的苗族人民才是這些美景真正的締造者,每一處景緻都在展示鳳凰人民的精神與靈魂。

湖南鳳凰 古城(湘西明珠湖南鳳凰古城)8

歡迎關注更多精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