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骥相關材料?詩曰凡字皆是畫,意向畫中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按圖索骥相關材料?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詩曰
凡字皆是畫,意向畫中求。
靜來常參悟,更上一層樓。
成語“按圖索骥”出自《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這裡“索”是尋找、覓求,“骥”是好馬。成語本來含義是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現在指順着線索去尋找。
春秋時期的秦國人孫陽,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稱為伯樂。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上有點“二”,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尋找千裡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裡馬的主要特征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曲塊。”他便拿着書往外走,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隻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骥”(jì)字是個有聲會意字,金文寫作
,從馬從冀,左邊“馬”字甲骨文寫作
,形義為馬類動物;右邊“冀”(jì)字表聲兼表意,金文寫作
或
,
(異)字表示長相或動作特異之人,
(飛)字表示鳥兒展開翅膀飛翔。“冀”字形義為身穿羽裝欲展翅飛翔的人。故有渴求、希望、企圖等義,如希翼、冀求、冀圖、冀願等。後來借代為地名。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冀”字為“北方州也。從北異聲。”
“冀”字在“骥”字中喻指像身穿羽裝、展翅飛翔的人一樣迅速奔跑。“馬”與“冀”兩形會意,“骥”字本義為奔跑迅速的馬匹,特指駿馬。如“骥子”即良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即千裡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強的人的後面;“骥足”即千裡馬的腳,比喻高才等。
許慎《說文解字》“驥(骥),千裡馬也,孫陽所相者。從馬冀聲。”《論語·憲問》“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晉書·虞預傳》“世不乏骥,求則可緻。”(二馬漢字評書第101講)
作者:範登生,二馬看天下特邀專欄作家
責編:恬恬
播音:崔航達
友情提示: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歡迎其他友情組織或個人轉載分享。尊重作者,尊重原創,轉載敬請注明出處“二馬看天下(EMKTXWTT)”,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