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控制成本等需求,取消“大小周”已成走過快速擴張階段的互聯網企業發展趨勢
6月24日,快手宣布自7月起取消試行了半年的“聚焦日”;而字節跳動此前也透露正在研究取消“大小周”,隻是由于公司内部調查顯示有約三分之一員工反對而暫未實施。
我國互聯網行業廣受诟病的“996”問題,似乎正在走向終結,但這無關員工權益,而是事關成本。
“大小周”是擴張年代的産物
“聚焦日”和“大小周”,都指每兩周固定有一個周末工作日的工作制度,相當于每周5.5個工作日。
在我國,采取“大小周”的典型企業多集中在互聯網公司。比如某互聯網大廠自2012年創立以來,大部分部門一直執行大小周制度。在此制度下,一年大約會有20個左右的額外工作日,相當于多上了一個月班。業界普遍認為,“每年工作13個月”,是其可以快速擴張的核心原因。這也使得很多同類企業争先效仿。
對互聯網企業來說,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對産品進行快速叠代,有利于快速擴大用戶規模,在每個用戶身上的平均成本就會随之下降,并以此來獲得更多外部融資和營業收入。
對于這些企業的員工來說,短期内的快速擴張一般也意味着職位、薪資和期權價值水漲船高,企業和員工很容易進入一種“雙赢”狀态。
但是,這種狀态卻是不可持續的。
最近幾年,互聯網企業的用戶增速已經顯著放緩——它們在之前越成功,這種放緩趨勢就越明顯。
在從業者中,“内卷”(某些企業因同行采取“大小周”繼而跟進類似制度,就是典型的“内卷”)、“重複造輪子”(指反複從頭開發已有的模塊)、“向上管理”(指通過修飾報告而非增加工作成績來滿足上級的心理預期)等說法,也越來越流行。
企業管理者們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才有了取消“大小周”的決定。出乎意料的是,反對的聲音來自員工。
▲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員工不願承擔隐性成本
實際上,互聯網企業安排的周末加班時間,一般都會支付足額的加班費。因為“大小周”是制度化的,員工通常也把由此産生的近20%的額外稅前收入當作了固定收入,進行買房等财務規劃時,一般也都以此為基準。
對于員工,尤其是被動支出較高的員工來說,現金流突然下降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最嚴重的問題可能不在于“每周工作5.5天”,而是“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
一個例證就是,不少互聯網企業規定晚10點後員工打車回家可以報銷,變相誘導員工超時工作。另外,互聯網企業的移動辦公工具非常便捷,員工即便回家,也可以随時被“線上召回”參與工作。
制度化的周末工作日可以拿到加班費,但他們平常的這種額外付出,幾乎是不可能得到補償的。這就意味着員工可能要負擔更多的隐性成本。
如果企業取消了“大小周”,但工作量并不随之改變,員工可能就要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之外來完成工作,卻拿不到周末的雙倍工資。從這一點考慮,互聯網企業員工擁護“大小周”制度,也并非不可理解。
▲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取消“大小周”是趨勢
走過快速擴張階段的互聯網企業,出于控制成本等需求,無論員工擁護也好反對也罷,取消“大小周”恐怕已經是不可挽回的趨勢。
而在此過程中,社會情緒對企業的倒逼作用也不可低估。如今的年輕人,對于個人權益的保護愈發重視,普遍要求企業遵守《勞動法》,保障其休息權利,反對“996”和“内卷”的浪潮,也因此越來越大。
今後,願意執行“大小周”、長期加班的年輕人可能會越來越少。尤其是随着“00”後一代成為職場主流,企業的相關政策更可能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互聯網快速擴張期的結束,市場的飽和,社會情緒的變化,這些都已讓取消“大小周”成為時代趨勢。也許在不遠的将來,我們就會看到“大小周”政策的徹底終結。而今天快手的決定,就是個顯著的風向标。
當然,從勞動者權益保護角度,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對輿論長期關注的互聯網企業用工情況加強監管,尤其要對包括“大小周”在内的超時工作現象,針對性地加強日常督查與執法,讓《勞動法》真正長出牙齒來,而不能因其行業特殊、企業規模大,就有所區别對待。
也隻有如此,才能确保正常的勞資關系,護航企業發展行穩緻遠,最終實現各方多赢。
□楊林(互聯網從業者)
編輯:徐秋穎 實習生:褚勁壽 校對: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