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三寶:寶鋼好,顧繡俏,五香豆出在城隍廟。”許多老上海人對這句順口溜很熟悉,因為那代表着他們的童年回憶。特别是那香噴噴的上海五香豆,讓許多上海人的童年過得有滋有味回味無窮。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上海三寶。
首先是“寶鋼好”。
提起寶鋼,對上海人來說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寶鋼全稱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即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上海寶山鋼鐵總廠是一家從上海本土發展壯大的大型企業。
1978年12月,寶鋼第一期工程開始動工修建,1985年9月建成投産。1991年,第二期工程陸續建成投産。在2000年之前,第三期工程建成。那時候,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已經形成了年産1200萬噸鋼、3萬多個品種鋼材的生産能力。如今,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産業、金融、貿易為一體,跨國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的形成,使得中國形成了北有鞍鋼、包鋼、首鋼,南有攀鋼,東有寶鋼,西有武鋼的格局。
其次是“顧繡俏”。
顧繡是上海的一種民間傳統美術,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間。當時,上海有一個卸任官員叫顧名世,告老返鄉後,積攢了一大筆錢,便在家鄉修建了一座園子,這就是上海三大名園之一的露香園(另外兩個園子是豫園、日涉園)。
顧名世的孫媳婦叫韓希孟。韓希孟心靈手巧,善于花鳥繪畫,并精通刺繡。她将宋朝、元朝時期的繪畫名作,用絲線繡出來,再染上顔色,做出來的刺繡作品,與繪畫名作極為神似,因此被叫做“畫繡”。又因為出于顧家,人稱“顧繡”。
韓希孟作為一名已婚女子,不方便外出行走,所創作的“顧繡”作品數量不多,影響不大。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是一個頗有經營頭腦的女子,她學到了“顧繡”技術後,設立刺繡作坊,廣收門徒,傳授“顧繡”技法。由此,“顧繡”技法在江南一地流行開來,許多女子紛紛進行仿制,所創作的作品經商人收購後,銷售到市場上,非常搶手。
2006年5月20日,顧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最後是“五香豆出在城隍廟”。
五香豆是一種以蠶豆為主材料的特色小吃。在上世紀20、30年代,上海出現了一種桂皮、茴香等香料燒制的小青豆制食品,受到市民的熱捧,非常暢銷。當時,上海城隍廟有一個小攤販,叫郭瀛洲。郭瀛洲選用嘉定産“三白”蠶豆,添加茴香、陳皮、桂皮、食糖、香精等配料燒制,使蠶豆口感軟中帶硬,鹹中帶甜。
此前,上海還沒有人在小吃中添加香精。蠶豆中含有香精後,傳出一股清淡的奶油香味,食客不知道是什麼制作的,郭瀛洲謊稱是5種密不外傳的香料制成,于是就取名為“奶油五香豆”。
順便說一句,現代人對于食物中能不能添加香精,是有許多誤區的。那麼,食物中到底能不能添加香精呢?讓我們打開今日頭條APP,在上方搜索“食物中能不能添加香精”,就可以看到各種答案,僅供參考:
郭瀛洲見“奶油五香豆”廣受歡迎,看準商機,做大盤強,租下一個門面,在城隍廟開了一家“郭記興隆五香豆店”。
很快,這種來自城隍廟的“奶油五香豆”就風靡大街小巷,成為老少鹹宜的一種美味小吃。上海車站、碼頭、茶樓、酒館、影劇院門口出現了設攤和提籃叫賣“奶油五香豆”的商販。上海民間甚至傳出“勿吃城隍廟五香豆,等于沒來過上海”的說法。
如今,“奶油五香豆”成了上海傳統特色小吃,1997年,上海南市區舉辦上海國際旅遊節,節日吉祥物“豆豆”即取城隍廟“奶油五香豆”的形象。
寫了這麼大一篇文章,還是來一包奶油五香豆壓壓驚吧:
【參考資料:《奶油五香豆》《顧繡》《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