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值得去玩20個地方?天壇,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北京值得去玩20個地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天壇,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内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内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内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内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内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簡要介紹
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于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壇内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迹。
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内外壇。主要建築在内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祈谷壇”,用于春季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圜丘壇”,專門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台,名“圜丘“。兩壇之間以丹陛橋相連。
西天門内南側建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西部外壇設有“神樂署”,掌管祭祀樂舞的教習和演奏。
地理位置: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端,北京市東城區天壇内東裡7号。
曆史沿革
1900年八國聯軍曾在天壇齋宮内設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築、樹木慘遭破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天壇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進行過多次修繕和大規模綠化,使古老的天壇更加壯麗,公園占地200公頃,四面各有一門。園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還有百花園種植了大量的花卉。據史料記載,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于奴隸制社會的夏朝。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天壇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壇,合祭皇天後土,當時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聽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決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門外另建方澤壇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大祀殿廢棄後,改為祈谷壇。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壇被廢,于十九年在壇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後多次修繕、擴建。
1961年,國務院公布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确認為“世界文化遺産”。
2007年5月8日,天壇公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建築特點
天壇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天壇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于世。總占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内壇和外壇。主要建築物在内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築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郁,環繞着内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内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築群。
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内外壇,均為北圓南方。當初,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現在牆上,以象征“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的東南北三面原制無門,隻西面臨永定門内大街有門兩座:北門是明代舊有 的,稱“祈谷壇門”;南門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稱“圜丘壇門”。兩門均為三間拱券式,綠琉璃簡瓦歇山式頂。時下的外壇北門和東門,都是1975年以後增建的。内壇中間還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它算作圜丘壇的北牆。這段隔牆在兩軸線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繞過皇穹宇外牆而與東西内壇牆相連接,将祈谷、圜丘兩壇隔成兩個區域。
内壇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軸線上,中間由長360米、寬30米的神道(丹陛橋)連成一個整體。圜丘壇内主要建築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庫與神廚、宰牲亭)等;祈谷壇内主要建築有祈年門、大祀殿(祈年殿)、東西配殿、皇乾殿、長廊(附七星石)、神庫與神廚、宰牲亭等。
天壇是祈谷、圜丘兩壇的總稱,有兩重壇牆環繞,将壇域分為内、外壇兩部分,均為南方北圓。壇内祭祀建築集中于内壇,内壇四面設門。連接兩壇的的軸線,是一條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台,稱為“神道”又稱“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橋”。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經過漫長的道路。圜丘壇建築群位于中軸線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壇。圜丘壇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壇位于中軸線的北端,主體建築即祈年殿,壇中還有祈年門、皇乾殿、東西配殿、燔柴爐、瘗坎、磚門等建築,附屬建築有72連房、神廚、宰牲亭等。圜丘壇、祈谷壇的附屬建築多在其東,這種布局使天壇西部壇域開闊。内壇西天門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環繞的宮城,名“齋宮”,是皇帝祭祀把前“齋戒”期間居住的宮室。
景點介紹: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有垣牆兩重,分為内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集中于内壇。天壇主要建築在内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壇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中間有牆相隔。兩壇由一座長360米、寬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或神道)相連。丹陛橋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内壇西牆内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外壇西牆内有神樂署、犧牲所等。壇内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梁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迹。
圜丘壇
圜丘壇圜丘壇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附屬建築有具服台、望燈等。圜丘明朝時為三層藍色琉璃圓壇,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并改藍色琉璃為艾葉青石台面,漢白玉柱、欄。圜丘形圓象天,三層壇制,高5.17米,下層直徑54.92米,上層直徑23.65米,每層四面出台階各九級。上層中心為一塊圓石,外鋪扇面形石塊九圈,内圈九塊,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欄闆、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數,象征“天”數。
圜丘台面石闆、攔闆及各層台階的數目均為奇數九或九的倍數。如台面石闆以上層中心圓石為起點,第一圈為九塊,第二圈為18塊,依次周圍各圈直至底層,均以九的倍數遞增。各層漢白玉石欄闆的數目也是如此。燔柴爐位于圜丘壇外壝内東南,座南朝北,圓筒形,綠琉璃磚砌成,其東西南三面各出台階九級。燔柴爐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儀時焚燒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皇穹宇
天壇皇穹宇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壇外壝北側,坐北朝南,圓形圍牆,南面設三座琉璃門,主要建築有皇穹宇和東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皇穹宇由環轉16根柱子支撐,外層八根檐柱,中間八根金柱,兩層柱子上設共同的溜金鬥拱,以支撐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滿是龍鳳和玺彩畫,天花圖案為貼金二龍戲珠,藻井為金龍藻井。皇穹宇殿内的鬥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國古建中是獨一無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頂,藍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階六級,飾旋子彩畫,造型精巧。東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陽)、北鬥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則是夜明之神(月)、雲雨風雷諸神神牌供奉處。皇穹宇殿前甬路從北面數,前三塊石闆即為“三音石”。當站在第一塊石闆上擊一下掌,隻能聽見一聲回音;當站在第二塊石闆上擊一下掌就可以聽見兩聲回音;當站在第三塊石闆上擊一下掌便聽到連續不斷的三聲回音。這就是為什麼把這三塊石闆稱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專門把第三塊石闆稱為“三音石”。皇穹宇院落周圍的圓形圍牆,牆高約3.72米,厚0.9米,牆身用山東臨清磚磨磚對縫,藍琉璃筒瓦頂,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圓形院落的牆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體,磨磚對縫的砌牆方式使牆體結構十分緊密,牆的表面直徑651米,圍牆高3.27米。當人們分别站在東西配殿的後面靠近牆壁輕聲講話,雖然雙方距離相距很遠,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聽見對方講話的聲音。這是因為圓形十分光滑,對音波的折射。
祈谷壇
天壇祈谷壇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場所,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附屬建築有内外壝牆、具服台、丹陛橋,内壇牆上東南西北各設天門,西外壇牆設祈谷壇門,内壇東部有七星石。祈谷壇的祭壇為壇殿結合的圓形建築,是根據古代“屋下祭帝”的說法建立的。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屋檐,攢尖頂,寶頂鎏金。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裡,由三座琉璃門與祭壇相通。
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杆的台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狀象屋宇的神龛裡,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官員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員将神牌恭請至龍亭内安放,由銮儀衛的樣铒擡至祈年殿内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是平時供奉祈谷壇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
七十二連房:祈年殿東邊在内牆東門外,有72間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屬建築。為連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磚南面安設大窗門,俗名稱為“七十二連房”。長廊中部偏北,有五間“神庫”,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庫房。“神庫”西面是“神廚”,祭天時,在這裡制作供馔和糕點。祈谷壇的神廚、神庫和宰牲亭與祈谷壇之間由長廊相連,長廊由東磚門至東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間,與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對應,象征七十二地煞。
祈年殿
天壇祈年殿由28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層屋檐;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檐,在朱紅色底漆上以瀝粉貼金的方法繪有精緻的圖案;外圍12根檐柱支撐第三層屋檐;相應設置三層天花,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内梁枋施龍鳳和玺彩畫。祈年殿中間4根“龍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根大柱比龍井柱略細,名為金柱,象征一年的12個月;外層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個時辰。中外兩層柱子共24根,象征24節氣。
丹陛橋:是連接祈谷壇南磚門及其南天門(成貞門)的甬道,也是連接祈壇和圜丘壇的軸線,長360米,寬30米。丹陛橋上有三條石道,中為神道,東禦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臨天庭。
齋宮: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前進行齋戒的場所,位于祈谷壇内壇西南隅。宮内建有無梁殿、寝殿、鐘樓、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禮儀、居住、服務、警衛專用建築,均采用綠色琉璃瓦,以兩重宮牆、兩道禦溝圍護。齋宮布局嚴謹,環境典雅,是中國古代祭祀齋戒建築的代表作。無梁殿即齋宮正殿,綠琉璃瓦庑殿頂,殿内為磚券拱頂,殿前月台崇基石欄,三出陛,正階13級,左右各15級。無梁殿是皇帝白天齋戒場所,殿内陳設樸素,明間所懸“欽若昊天”匾為乾隆皇帝禦筆,表達了天子對皇天上帝的虔誠之心。
南神廚院:位于圜丘東,座北朝南,院門南開,主要建築有神庫、神廚、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作圜丘壇各種祭品的場所。院門外有走牲道與圜丘東棂星門相連,祭時臨時搭設走牲棚以運送祭品。建築規整莊重,是中國祭祀建築中僅存的幾座神廚之一。
神樂署
天壇神樂署是天壇建築之一,位于天壇西外壇,為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被譽為明清兩朝最高的禮樂學府。神樂署始見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稱神樂觀,觀中殿宇衆多,環境優美,開有茶肆、藥鋪,又稱天壇道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樂觀名為為神樂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為神樂署。天壇神樂署的正殿,原為明清兩朝演習祭祀禮樂的殿宇,為歇山頂單檐古建築,坐西向東,六楹五開間,東西向設穿堂門,殿内面積達600平方米。現開辟為“中和韶樂”展演區,舉辦古代祭祀樂舞展演,同時作為中和韶樂樂器鐘、磬的主要展館。
原天壇公園内有一土山位于祈谷壇内壇西南,丹陛橋西側,對天壇的總體景觀造成了極大破壞。1990年市政府組織搬走土山,恢複了齋宮與丹陛橋之間的景觀聯系。植物配置是天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壇壇域寬廣,氣勢宏大,建築集中,在主體建築周圍密植松柏,使中心祭壇蒼翠環繞,形成一種莊重、肅穆、甯靜、純潔的祭壇氛圍。祈年殿西柏樹林西側,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種有丁香240叢,樹齡近50年,在北京城已十分少見。天壇菊花以品種多、養護水平高聞名遐迩,著名的有“瑞雪祈年”、“丹陛金獅”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