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可駒
吉列爾斯(Emil Gilels)在演奏生涯的每一階段,都會有一些比較核心的作品,其中部分會延續下去,另一些則不然。這是他安排曲目很鮮明的特點。吉列爾斯有時被認為并非曲目特别寬闊的鋼琴家(以裡赫特作為參照),另一方面,獨特的選曲思維決定了每一階段他都不會與太多作品相處。
從上世紀50年代至這位巨匠去世的三十年中,舒曼的作品始終是吉列爾斯十分熱愛的。年輕時,他一直将現場效果最好的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同現場效果不易把握的舒曼《第一鋼琴奏鳴曲》放在一起彈。到了最後的十五年中,舒曼的作品在他的節目單上的分量更重了,《交響練習曲》就成為吉列爾斯那一階段的核心曲目。
不止《交響練習曲》,在鋼琴家的最後階段,他既演奏了舒曼相對冷門的《四首作品》(Op.32),也依然在彈《狂歡節》這樣的熱門大曲。原先,吉列爾斯計劃在DG灌錄舒曼的《鋼琴協奏曲》,可惜未果。
所幸目前協奏曲和《狂歡節》都有現場錄音存留,其中《狂歡節》是由風衣錄音“轉正”的,但效果還能接受,畢竟鋼琴家上一次的《狂歡節》錄音已是上世紀50年代的演出。這些後期的現場皆由Vista Vera發行了CD唱片。與這些作品相比,彼時作為大師核心曲目的《交響練習曲》,留下了數量更多、錄音效果也更出色的記錄。
吉列爾斯最後的兩套獨奏會節目單,一套是以斯克裡亞賓《第三奏鳴曲》和貝多芬的《“槌子鍵琴”奏鳴曲》(Op.106)為主,另一套是以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為主,其中《交響練習曲》和《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是重心所在。鋼琴家晚年彈《交響練習曲》至少留下三次錄音,最常見的是他在日本的獨奏會現場記錄,東芝—EMI和Melodiya分别發行了官方版本。
另一次是在歐洲的演出,大師的盧加諾獨奏會,原本上半場彈帕格尼尼,卻由于臨時身體不适,改成了一組斯卡拉蒂奏鳴曲。還有一次錄音,同那兩次相比不太常見,就是鋼琴家日本之行“未發表部分”的演出。後來這些錄音由俄羅斯廠牌Aquarius于2006年發行。
Aquarius這家公司推出不少珍品,但錄音質量的波動很大。某些蘇聯時期的珍貴記錄内容讓人望眼欲穿,效果卻實在讓人絕倒,僅适合鐵杆曆史錄音愛好者享用。吉列爾斯在歐洲和日本演出前述曲目時,好歹已是1984年,錄音效果不會太差,但同鋼琴家的日本獨奏會“(先前)已發表部分”的效果相比,音效還是有明顯差别。早先的官方現場錄音應該是日本人的設備錄的,效果無可挑剔。而此處的演奏顯然是蘇聯人自己的設備錄的,整體效果相當生猛,演奏本身亦然。
吉列爾斯這三版《交響練習曲》都完成于1984年,每次演繹卻還是有明顯的差别。早早發行的日本現場,可說是綜合反映了鋼琴家這一階段深刻内斂的構思,以及他對鋼琴音色業已超凡入聖的把握。盧加諾現場的音色表現未有如此驚人,整體诠釋也更加溫和一些,不像日本現場那麼追求上天入地。而日本獨奏會“未發表部分”的演出,又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盧加諾版的溫和之中,也包含了鋼琴家少許的力不從心,譬如一些跳躍的表現;早年發行的日本現場既有慎思,卻也不失為奔放自在的演繹,但鋼琴家進入晚期之前“放手一搏”的氣勢終不複見。
“未發表部分”的演出比它們都更帶出一種不管不顧的特點。首先,表現那種貫穿于沉思之中的自由度,此處吉列爾斯比另兩次都更為大膽,有時甚至不介意誇張一些。跳躍之利索勝過歐洲現場,而信手推出排山倒海之氣魄的功力,又幾乎撕裂了另一次日本現場對聲音控制的審慎傾向。
吉列爾斯這一階段對《交響練習曲》的整體解讀不變,三次現場卻有如此微妙的差别。早前發行的日本現場之審慎,是指鋼琴家對聲音色彩的精細把握,有時幾乎太用心了。而在“未發表部分”中,大師有時斬釘截鐵的彈法,仿佛讓我們看到剛入中年的他——還沒有後來那樣沉思的吉列爾斯。聽得出來,聲音的控制沒有另一次日本現場精美,并不單純是錄音的關系。或許,這版演繹未能發表,正是由于鋼琴家自己聽了,感到如此率性地回顧往昔,已經同他如今的品味不合?但無論如何,這版錄音的魅力還是那兩次演出無法替代的。
任何一位偉大的演奏家的内心,都有多個側面以不同的方式流露在他的演奏中。隻是當演奏者形成統一而強大的表現風格時,受衆也漸漸熟悉這樣的風格,某一側面的忽然突出就會特别引人注目。對後期的吉列爾斯而言,中年那份斬釘截鐵的閃回,也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可話說回來,初聽這份日本現場的未發表錄音時,這樣的閃回确實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後來聽了這位巨匠後期的另一組未發表錄音——Fondamenta發行的阿姆斯特丹五次現場記錄,終歸發現音色與思想性的追求,是可以同摧枯拉朽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也将那套唱片作為自己2021年獨奏錄音收藏的第一推薦。
- THE END -
“星标”音樂周報微信公衆号
不錯過每條推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