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抄寫作文能提高寫作嗎

抄寫作文能提高寫作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05:56:13

古代文學大家多有苦“抄”的經曆。唐朝詩人張籍,直到晚年還常常抄《九經》,他認為讀書不如抄書。蘇轼盛名當下仍三抄《漢書》,成為一代文學大家。明代文學家張溥在文學上的造詣也得益于抄寫。傳說“其幼即嗜學,所讀書必手抄。抄已,朗讀一過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雖說古人推崇抄寫這一種學習方式,與當時文字印刷不方便這一客觀因素相關,但古人也于抄寫過程中感受到“眼過一遍,不如手過一遍”的好處。

簡單說即“抄寫”可以幫助記誦,記誦是為習作積累言語儲存量的;“抄寫”可以幫助校對錯,校對錯是為習作訓練語用能力的,哪兒抄錯了,哪兒抄漏了,哪兒抄倒了,在思考為什麼不可以這樣表達的過程,語用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抄寫”可以幫助“學字”,個人以為此“學字”不僅僅是寫得一手好字,更為運用“文字”進行表達,在經曆無數的抄寫内化而慢慢地養成的“習作”的本領。

所以,“抄寫”不是簡單的文字複制過程,抄寫需“眼過”“心記”“手錄”,完成的是對一個完整的語言單位的感受、理解、記憶、積累内容,最終達成能運用語言的過程。

“抄寫”的門檻不高,隻要開始認字,能進行筆畫的書寫了,幾乎人人都會。入門的容易無形中消解了小學生習作訓練過程中的畏難、害怕情緒,我們為什麼不以“抄寫”為起點進行小學生習作的起始訓練呢?且曆數文學大家的成長經曆,“抄寫”實在是做學問極有效的策略。

抄寫作文能提高寫作嗎(沒想到抄寫)1

1.抄寫:經曆安靜表達的習作心情

抄寫時,首先選擇文質俱佳的語段。教材編排寫者以課後練習系統的形式,提示了抄哪些句子或語段。雖有提示,也需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麼這些内容值得抄,在積累若幹“抄寫”任務後,學生才會慢慢地悟得哪些内容是需要理解記憶和積累強化,是值得“抄寫”的,如此,學生語言鑒賞能力也就慢慢提升了。

抄寫時須先将一句話讀下來,讀懂了,理解了,記在腦中了,然後抄上去,再如是讀一句,記一句,抄一句。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眼”“腦”“手”統一的心智訓練過程。開始訓練時,讀的速度和記憶的速度會相對慢一些,慢慢地,學生的閱讀注意範圍擴大了,記憶水平提高了,抄寫也就提速了。起初訓練“抄寫”,學生不能很快地體驗“抄寫”促進習作的意義,需要我們去引領和推進。

筆者在組織學生進行“抄寫”訓練時,為使學生體驗“抄寫”的樂趣,常常通過“計時”法。如,抄寫差不多字數的語段,後一次比前一次少用了多少時間,從而使學生獲得提速成功的喜悅感。

一個句子的抄寫完成,必須經曆先眼過一遍,腦過一遍,再手過一遍的過程,為使每過一遍的有效、高效,要求學生必須集中注意力,保持心緒的平靜。靜靜地讀,靜靜地記,是為在腦中留下文字表達的痕迹;然後筆随心動,靜靜地寫,這是把腦中留下的文字痕迹由内而外傾吐,所以,筆者覺得“抄寫”完完整過程,是從吸收内化到表達的過程,而安靜的抄寫的情緒體驗與表達的心境是相通的。

2.抄寫:突破标點運用的習作難點

三年級的孩子,開始學寫段落,批閱他們的習作,一逗到底的現象非常普遍。雖然閱讀教學中有對标點符号的理解和使用的訓練,我們也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認識:标點和文字一樣也是有情感有意義,有生命的。但一旦脫離文本情境,學生自己運用語言進行表達時,很多孩子無法正确駕馭标點。學生在進行抄寫訓練時,讀記的是文字的内容,标點成了讀記的盲點,所以學生出錯最普遍的是标點符号,往往是一個語段隻有兩種符号,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其實,學生在抄寫時呈現的标點使用錯誤,正是學生學習使用标點的起點,這是極為可貴的來自于學生的現場生成的教學資源。筆者常常及時抓住了“抄寫”過程中生成的關于學生正确使用标點的訓練契機:在學生按要求完成抄寫後,先表揚學生抄寫的速度和語言表達正确,然後采用“發現比較”法,讓學生自行與原句比照,發現哪兒的标點點用錯了,再一起讨論“為什麼書上要用這個标點”,明确語段中标點的正确意義,最後複抄一遍。如此訓練,收效甚大,漸漸地,筆者發現學生能熟練而規範地使用标點表情達意了,“抄寫”有效地突破了習作中标點正确運用的難點。

3.抄寫:夯實煉字造句的習作基礎

抄寫時,學生會出現錯字、漏字、添字、倒字等問題,除卻一些非智力因素和個别字詞的不熟練這兩個原因,學生抄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原有的語言圖式與被抄句子的語言圖式的差異所造成的。如學生“抄寫”六年級下冊《跨越百年的美麗》一個語段:

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裡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一個物理學的(新的)計量單位“居裡”,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裡程碑。

學生在抄寫時普遍出現了抄漏現象,漏抄了括号裡的詞。粗粗一讀,學生抄寫成的句子也能讀通,意思也與原句相差無幾。筆者組織學生對兩個句子進行比較,思考兩個句子的細微差别究竟在哪裡?很快學生馬上就意識到,兩個“新”不能漏,這兩個“新”是對居裡夫人的重大的科學貢獻的發現意義和價值上的肯定,兩個“新”傳遞的是居裡夫人帶給了科學教科書新的内容,帶給了物理學新的發現;句子中有四個“變成”,隻有最後一個“變成”後面加“了”,“了”表示完成終結,前三個“變成”是居裡夫人科學生命的發展過程,她的研究沒有結束,她的意義沒有終結,不能加“了”,後面一個是對居裡夫人一生的評價和肯定,可以加“了”。

抄寫作文能提高寫作嗎(沒想到抄寫)2

抄寫的過程中,筆者巧妙利用 “錯誤”生成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發現、比較、思考,體驗,慢慢地引領學生體悟語言文字運用的密妙。漸漸地,學生的習作悄悄地發生着變化,能用心地選擇适恰的詞準确地表達意義了,能用心地選擇适恰的語言形式表現思想了,能用心地選擇适恰的修辭抒發情感了……煉字造句是習作的基本功訓練,“抄寫”為學生開始習作夯實了基礎。

(本文選自《語文教學通訊C》,2013.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