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仕途等級劃分

仕途等級劃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23:50:41

曆代統治階級為了實現他們的統治,總要建立起一套國家機關組織,因此,他們都非常重視對官的選用,建立了各種選官制度,采取各種措施,以便把國家機器交給最可靠的人來掌握。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1

如戰國時代,通過“養士”和“軍功"兩條路徑選官,到了漢朝,封建選官制度逐漸确立起來,主要有察舉和征辟兩種。所謂察舉,是由各地方政府的長官,在他們各自管轄的地區内随時考察,選拔統治者所需要的人才,推薦給中央政府。所謂征辟,是漢朝高級官吏任用屬員的一種制度。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2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出現了九品中正制度。但九品中正制弊端大,他們品評人物的标準,單憑門第出身、連一向宣揚的什麼封建道德也完全丢開不論。于是,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門第低的人休想列人上品,豪門大族把持着政府裡的高官。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3

公元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公元589年,他又發兵滅陳,統一了中國。統一後的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中小地主數最日益增加,士族明顯沒落。中小地主階層極力要求廢除九品中正制,排除阻擋他們做大官掌大權的障礙。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4

這時,隋朝的統治者也從曆史上吸取了經驗教訓,發現九品中正制不但不能廣泛地選拔有用人才,反而助長了官僚的腐化堕落。為了适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擴大封建統治的階級基礎,滿足中小地主參加政權的要求,也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加強對廣大農民的統治,隋朝統治者便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5

在隋文帝時,廢止了九品中正制後,恢複了州縣地方官薦舉辦法。到炀帝時,開始設立進士科,用考試方法來選取進士。當時考試科目就要是時務策,即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6

開科取士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系起來,科舉成了封建知識分子進人官場的階梯和取得高官厚祿的門路。受到當時封建知識分子的熱烈擁護。同時,由于國家定期分科考試,選取人才,分派官職,這樣自然而然把選拔官吏權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從而削弱了豪門貴族,擴大了政權的階級基礎,有利于維持國家的統一。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7

自隋朝創立科舉制以後,各朝就一直沿用不廢了,而且日趨缜密。尤其是到了唐朝,它在隋朝正在形成中的科舉制度基礎上科目進一步增多,規模也逐步發展起來,設立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各科考試内容各不相同。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8

考生一般有三種來源,一是“生徒”,即各地學館的學生,每年經學館考試合格,可以直接送尚書省參加考試。二種是“鄉貢”,即不在學館的考生,自己向所在的州縣報考,考中後再到尚書省參加考試,三種是“制科",即皇上特别下诏招集某些知名人士舉行考試的科目,考試日期和項目都臨時決定,考取後一般都受重用。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9

自隋朝創行開科取士,唐朝加以完善後,科舉考試成為我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考試制度,當然,他和命官制度是分不開的。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10

科舉制度在我國存在了一千多年,直至清王朝滅亡,科舉制度才退出曆史舞台。隋王朝雖然曆史短暫,但她創立的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中,還是得到了多數人的擁護的,也成了平民進入仕途的唯一通道。

仕途等級劃分(平民進入仕途的通道)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