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最新相關消息?疾病的常識常識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最新相關消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疾病的常識
常識一
疾病發生的三元理論,首先是病原(這是根本);其次是抗病力(抵抗病原的能力),當抗病力抵抗不了病原的進攻,疾病就發生了;最後是環境,環境是影響病原和抗病力的主要因素。
常識二
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為共生而進行的談判無結果造成的,是共生雙方中的一方越過了邊境線,是生物界裡邊界協定的誤解-------劉易斯.托馬斯《細胞生命的禮贊》。
常識三
在面對病原體時,我們必須克服“一種細菌一種病”的整體一維視角,菌群才是研究單位。
常識四
即使找到了某種細菌和某種疾病之間的确切關系,也很難通過清除一種細菌或引入另一種細菌的方法來控制細菌群落。抗生素傾向于殺死相關的細菌,而不能殺死一個菌群,更無法産生菌群或移植它們。
常識五
當病菌占總菌數不超5%時,病害不容易爆發。意思就是如果水體或蝦體裡的總菌量很高時,盡管某些病菌檢測出來已經超标,但是蝦不會發病。
病害發展均有規律
根據常識,你可以預測病害的變化
常識二可以更通俗地理解成這樣:一個環境通常存在多種會引起疾病的病原,平時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态,主要流行就是那幾種由強勢病原引起的疾病。
如果從外界進來一種新的病原并且能夠成功占位,或者由于環境的變化平衡被打破,那麼會引起各種病原的連鎖變化,本來一些強勢的病原變弱,緻病力下降,一些本來弱勢的病原變強,緻病力上升,那麼本來流行的舊病會減少,或可能新的一種病就出來了。
我每年都會預測病害的變化,大方向基本是準确的,比如很準确的一次預測就是在2012年。當時EMS主要發生在廣東地區,廣東以北除了福建有零星一點,浙江及以北地區都沒有。
為什麼會判斷EMS下降
是因為它緻死力從2014年開始下降,到現在下降已經非常明顯;判斷白便依然會多是因為2016年珠三角從往年的不到一成突然上升到七成,說明它的緻病力已經非常厲害,而一種病原通常會在幾年的時間裡處在穩定狀态,我本來還想換成“白便會上升”這個說法,是考慮有可能白便的緻病力在今年還處于上升級,但去年已經有七成的發病率,已經非常高了,所以不敢也不想這樣去說。
為什麼會判斷病毒有可能會爆發
是因為在去年冬天福建地區出現了一種俗名叫做“黑腳病”的新病,症狀就是死蝦的遊泳足呈現明顯的大面積的黑色。
而在珠三角我在去年冬天走市場時也發現一些塘出現自從EMS爆發以來這幾年幾乎絕迹的紅體白斑病毒病,更讓我擔憂的是還發現了症狀很接近紅體病毒病的新病,估計最有可能是新病毒或以前流行過的病毒病發生了進化和變異;其次還有可能就是多種弧菌病一起并發,才造成多種部位受到攻擊,出現像病毒的症狀。
應當是養殖環境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就是EMS的緻死力和緻病力已經有較大的下降,那麼本來處于弱勢的病原可能就變成強勢的病原,去年白便突然增多那麼多就是一個實例,現在病毒病擡頭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我不敢确定今年是否就爆發,所以就使用了“可能會爆發”的說法。
由于特别擔憂新病(症狀跟紅體病毒病很接近),而且緻死力也和病毒病一樣厲害,于是求助于何建國教授及他帶領的中山大學的團隊。
在去年冬天到今年年初進行了幾次對市場上出現疑似紅體和白斑的病毒病及疑似新病毒的蝦進行蝦體檢測,檢測結果表明疑似紅體和白斑的确實是白斑病毒,而疑似新病毒的幾批蝦檢測虹彩病毒都呈現了陽性,所以目前初步定為虹彩病毒病。
另外我也看過其他公司發布的兩篇文章,作者認為福建黑腳病的病原是野田村病毒,但我注意到他們同時也檢出了虹彩病毒,所以我想會不會野田村病毒緻死力強于虹彩病毒,出現黑腳而死;還有就是會不會是黑腳病的病原其實還是虹彩病毒。這些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說了那麼多,我無非是想讓很多養戶清楚今年我們面臨着變化非常大的養殖環境,氣候還是惡劣,病害更加多樣,呼籲養戶們要加以足夠的重視,及時改進自己的養殖技術和管理,否則風險非常高。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疾病的常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多關于如何判斷蝦是否發病請戳:如何準确判斷南美白對蝦是否發病?
【關鍵字】: 南美白對蝦養殖 常識 根據常識預測病害的變化 水産養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