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浏覽器起始頁被劫持嗎

浏覽器起始頁被劫持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7:56:58

1、浏覽器主頁“劫持”的概念

浏覽器劫持是通過浏覽器插件、BHO(浏覽器輔助對象)、Winsock LSP等形式對用戶的浏覽器進行篡改,使用戶的浏覽器配置不正常,被強行引導到商業網站的一種方式,屬于“流量劫持”的一種。

2、浏覽器主頁被“劫持”的狀況

例如,下了個驅動精靈,想升級電腦的驅動程序,沒想到遇到金山毒霸劫持浏覽器主頁,連下載其他安全軟件開啟主頁防護都無效!

淘寶搜索要買的書,接下來網頁彈窗都是你想買書的信息!

WPS安裝推廣小程序,删都删不掉!

在信息快速傳遞的時代,在你進行網絡浏覽的時候,你的浏覽器主頁很可能已經被“劫持”了!

浏覽器起始頁被劫持嗎(你的浏覽器主頁被)1

3、浏覽器主頁“劫持” 的目的與手段

有句話說的好:“無利不起早”,因為浏覽器主頁“劫持”能帶來巨大利益,所以有人铤而走險,主要通過以下手段:

(一)廣告

在導航網站中,除了主要的網站導航,其他位置都是花花綠綠的廣告位,這給導航網站帶來了高額的廣告費用。

(二)關鍵詞搜索

浏覽器主頁上的顯著位置都設有搜索條框,一些熱詞、關鍵詞的搜索都會給浏覽器主頁帶來收益。每次點擊帶來的收益通常在幾毛錢到幾十元錢不等。搜索引擎用戶量越多、排名越靠前,其熱詞的競價排名收費越高。

(三)用戶信息采集

為什麼我們逛網頁的時候廣告或者推送内容總與我們最近所談論或查找的信息相關?這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浏覽信息等用戶信息被悄悄采集了。而這些信息,都已經成為互聯網黑色産業鍊條的商品,被明碼标價。

4、浏覽器主頁“劫持”的破壞性

對個人用戶來說,浏覽器主頁被劫持,個人電腦中有極大可能存在惡意軟件或病毒,存儲在電腦上的資料如銀行賬号、密碼以及個人信息等可能被竊取。另外,如果主頁被黑客劫持,誘導進入釣魚網站,可能會導緻更大的财産損失。

對整個網絡環境而言,帶有病毒的網頁已成為目前主要的互聯網安全威脅之一。用戶被劫持到危險的網頁,就會感染木馬病毒,從而被黑客控制浏覽器乃至電腦,更有甚者還會使用戶電腦成為僵屍主機,被用來攻擊其它電腦。

5、浏覽器主頁“劫持“的法律後果

首先,可能承擔侵權責任。該行為一方面侵犯了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及計算機信息系統擁有權;另一方面,這樣的行為容易造成用戶隐私信息的洩露,即侵犯個人信息權

其次,可能承擔行政責任。《網絡安全法》等法律規定了侵權者及網絡運營者的行政責任,針對網絡侵權者規定了相應的罰款責任,針對網絡運營者規定了罰款以及停業、吊銷營業執照等責任。

最後,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浏覽器“劫持”可能涉及到三個罪名,“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犯上述罪名而被刑事處罰的人員,終身不得從事網絡安全管理和網絡運營關鍵崗位的工作。

6、遭遇浏覽器 主頁“劫持” ,該怎麼辦?

(一)投訴舉報

如果用戶的浏覽器被劫持,通常可以向寬帶運營商、廣告平台投訴舉報,以及向“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舉報。“12321”主要起社會監督作用,網民舉報以後,中國互聯網協會按照自律公約或者細則的規定向社會曝光,将相關企業列入黑名單。因此,如果能夠在發現自己被侵權後,第一時間進行投訴舉報,将有利于淨化網絡,為自己、為他人塑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二)提起侵權之訴

《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斷開鍊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被侵權者可參考《侵權責任法》的原則性規定,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在此情況下,由于“通知條款”的存在,一旦運營商沒有履行義務,被侵權人可以請求運營商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便于我們維護權利。

浏覽器起始頁被劫持嗎(你的浏覽器主頁被)2

(三)向公檢法報案、舉報或者控告

網絡侵權,在情況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構成犯罪,一旦侵權人的行為涉嫌犯罪,我們可以向公檢法報案、舉報或者控告。但是,什麼樣的情況會涉嫌網絡侵權犯罪呢?

浏覽器“劫持”可能涉及到三個罪名,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這三個罪名具有内容上的聯系,以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為核心,幫助實施前罪的行為即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當侵權人已經通知網絡服務者對足以定罪的侵權人之行為表現進行消除時,若網絡服務者拒不履行相應義務,就成立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在區别上,這三個罪名的主要區别是在犯罪主體。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網絡服務提供者;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協助他人實施信息網絡犯罪的幫助者;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犯罪主體則是一般主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單位。

一旦我們提供相關的證據符合以下條件,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其一:認為有犯罪事實;其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其三,屬于該公安機關管轄範圍。

浏覽器起始頁被劫持嗎(你的浏覽器主頁被)3

(四)積極維權不如主動預防

由于目前浏覽器“劫持”等問題的立法尚未完善,因此維權所适用的法條或許并不具有統一的法律适用觀點,再加上訴訟也會消耗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作為普通用戶,我們可以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從根源上避免問題的發生:

其一,從正規的渠道下載軟件;其二,不連接身份不明的網絡;其三,不上可能存在潛在危險的網站。

除此之外,我們應該加強與政府相關政策的配合,積極推進互聯網立法等相關問題的完善,從而構建良好的互聯網環境。

(文:步道律所:陳毅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