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時期:老子提出清靜無為,崇尚自然的觀念。
2、戰國時期:墨子提出兼愛,非攻,尚賢,發展了道家學派的學說。
3、東漢初年:道家作為正統學派。
4、西漢時期:漢武帝罷辍百家,獨尊儒術,道家沒落。
5、西漢以後:道家思想與其他學派融合,一直發展至今。
老子和《道德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陽。華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并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内聖外王”之學。
莊子和《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