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吐蕃青藏高原

吐蕃青藏高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05:10:21

吐蕃一盛開在雪域的格桑花

提起雪域,稍有地理常識的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想到日光城一拉薩。這是一個離“天”(佛陀)最近、離“人”(世俗)最遠的地方,是神話的所在,潔淨的土地,信仰的樂園。神秘和夢幻幾千年來一直籠罩着這塊空氣稀薄的土地。

正因為這裡太過神秘,因而要査找西藏土著的來曆,如同追尋曲折流淌的雅魯藏布江源頭一樣艱辛異常。毫無疑問,現代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的祖先是吐蕃人,而吐蕃人又來自何處?其中最為流行的是“南來說”、“北來說”和神話傳說中的“本土說”。

“南來說”出自印度僧人。他們認為雅隆政權的第一世贊普是印度釋迦氏族的後裔,逃到西藏後被當地土人擁立為王。但他們的說法前後矛盾,《西藏王臣記》認為他是阿育王的後裔,《布頓氏》則認為是一個叫茹巴蒂的人率部逃到雪山中居住,但他們都承認西藏早有土著。

“北來說”出自中國過去的史學權威。在考古水平有限的古代和近代,史學家們多采取推斷的方法來認識史前文明。宋代宋祁等著的《新唐書.吐蕃傳》講道:吐蕃本西羌屬,居賜支水西,族曰鹘提勃悉野。蕃、發聲近,故其子孫曰吐蕃,而姓勃窸野。”近代史學家翦伯贊、黃奮生等也認為吐蕃是發羌的後裔。其實這一推論在古代就有疑問,《後漢書.西羌傳》記載,迷唐羌“種衆人不滿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由此可知,發羌居住在黃河源頭,遠距西藏數千裡,相隔數千裡的兩個部族豈能混為一談?而且河首一帶鹽池遍布,西羌早知道用鹽佐味,而雅隆人直到6世紀才開始做菜加鹽。近代的考古發現更不必說了,因而吐蕃“北來說”斷不可信。

“本土說”源自藏族的神話傳說。很久以前的洪荒時代,有一隻母猴邂逅了一位天神,在今雅魯藏布江南岸澤當一帶的雅隆地區過起了恩愛的生活,生下了很多孩子,繁衍為色、穆、董、東四姓,繼而擴展為十八氏族,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吐蕃人。傳說母猴最早就住在今澤當貢波惹上的一個岩洞内,因此這個岩洞如今依舊是西藏佛衆焚香禮拜的重要場所。

一般來說,神話傳說帶有濃重的迷信、荒誕色彩。然而,近代考古學越來越清晰地證明,看似合理的“南來說”和“北來說”不過是猜想和推論,與這些考古發掘相吻合的竟是最不可信的神話傳說。

1958年,考古學者在西藏尼澤河與雅魯藏布江彙流處的塔工林芝發現了人類頭蓋骨,證明西藏高原上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居住。1978年又在昌都加卡區卡若村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遺址,出土了數不清的打制石器,細石器,陶器、磨制石器,骨制工具、粟米,還有密集的房屋,窖穴,進一步印證遠在人類史前時代,藏族土著先民就在這片高原上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

早期的雅隆人群居在今西藏瓊結縣的河谷中。他們以樹葉為衣,野生的青稞,果物、豆類為食,先後發明了弓,矢、斧、刀、箭镞,逐步建立了自已的原始部落聯盟一鹘提悉勃野(雅隆政權的古讀法)。

鹘提悉勃野部的第一世贊普名叫聶赤必,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善赤贊普傳說是天神與母猴之子,後來當了雅隆六牦牛部之王,被衆人尊為贊普悉勃野。就在雅隆的主流民族繁衍生息的同時,另一個高原民族一羌族從中國的西部南來。西羌牦牛部、發羌、唐旌羌與當地土著人婚配,融入了西藏的土著居民。怪不得許多人認為吐蕃出自西羌。

于是,融入了多支羌人血脈的吐蕃在這塊寂靜的土地上編織夢想,他們學會了用湖水灌溉農田,以牛力開墾土地。後來,第十五世贊普意肖烈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城市一瓊巴堡寨。第二十八世贊普棄諾頌贊将牧地與農田連接起來,國土已很難用馬匹丈量。後來,第三十一世贊普朗日論贊吞并了強盛的女國,為兒子的閃亮登場做好了準備。朗日論贊執政後期一味重用叛歸吐蕃的女國大臣,引起吐蕃父王六臣和母後三臣的強列不滿,女國殘部羊同又聯合蘇毗、達布、工布,娘波紛紛起兵叛亂。在内外交困的日子裡,朗日論贊被叛臣毒死。

大凡英雄,總是受命于危難之時,在曆中的呼喚聲中隆重登場。629年,朗日論贊之子,13歲的棄宗弄贊繼任第三十二世贊普,他就是吐蕃曆史上的那道長虹一松贊幹布。盡管荊棘叢叢,盡管年紀輕輕,但他畢竟有了展示自己魄力與才華并在艱難曲折中逐漸鮮亮的政治舞台。于是這隻年輕的“高原雄鷹”憑借東風,浩蕩入雲,開始丈量無邊長空。

他将下毒者夷滅九族,創立了大小盟制度,設立大相(大論)、副相(小論)等官職,出台了成文法典《十善法律》,依據于阗文創造了吐蕃文,征服今西藏阿裡一帶的羊同,消滅了今青海玉樹一帶的孫波,将都城确定在日光城一邏些(今西藏拉薩)。一個強大的吐蕃在同樣強大的唐朝身邊默默崛起。

聽說唐朝公主嫁給了突厥和吐谷渾可汗,18歲的松贊幹布也派出使者遠赴大唐求婚。不幸的是,唐太宗低估并回絕了這個此前默默無聞的高原青年。于是松贊幹布發兵将四川西境的松州圍困了好長時間,在唐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オ撤兵西歸。

641年,松贊幹布已經25歲,他再次派出使者向唐求婚,而且承擔這一使命的是吐蕃二号人物一大相祿東贊,聘禮是5000兩黃金和數百件珍玩。當時各國求親的使者很多,唐太宗頒下诏令,使者們必須參加考試,哪國通過考試,就答應哪國的和親。在今布達拉宮的壁畫中,就描繪着“唐太宗六難求婚使祿東贊”的場景。

試題一共六道。第一道題是一根木頭兩頭一樣粗細,要辨别哪頭為根部,哪頭為尾部,祿東贊将木頭放人水中,根部因密度大而向水中傾斜,此題被順利破解。第二道題是将一根絲線穿過一顆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祿東贊把絲線拴在一隻螞蟻的細腰上,讓它帶着絲線穿過了明珠。第三道題是把100匹母馬和100匹小馬駒混在一起,要求辨出母子。祿東贊把母馬和馬駒分開,斷絕了馬駒的飼料和水。第二天,饑餓的馬駒分别跑到母親那兒吃奶,母子關系不言自明。第四道題是将100隻小雞和100母雞圈在一起,要求分出哪隻小雞為哪隻母雞孵出。祿東贊将小雞與母雞分開,到喂食時将小雞趕到雞群中跟母雞啄食。然而仍有一些小雞到處亂跑,祿東贊就模仿老鷹和鹞子發出叫聲,那些不聽話的小雞就乖乖地跑到母親身邊去了。第五道題要求每位使臣在一天内吃完一隻羊,喝完一壇酒,還要回到自己的住處。别的使臣半天就己經酒足飯飽,不省人事。祿東贊雖然也醉了,但來時在住處拴了一根線将自已牽到酒宴上,所以他能順着線回到住所。最後一道題是讓使臣從500名蓋頭蒙面的宮女中辯認出文成公主。這一道難題最終也未難倒足智多謀的祿東贊,他從一位宮女的母親那裡打聽到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特殊的香,此香常引來蜜蜂,考試那天,祿東贊放出蜜蜂,很快就令人驚訝地“猜”到了文成公主。

承諾兌現,唐太宗将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兒封為文成公主,并于随後冊封松贊幹布為驸馬都尉、西海郡王。文成公主由生父李道宗和吐蕃求婚使祿東贊陪同,于隆冬季節正式啟程,送親隊伍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經甘肅天水、隴西、臨夏,青海民和、樂都,西甯、日月山、倒淌河、切吉草原、溫泉、花石峽,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來到了吐蕃的東界柏海。遠遠的,送親隊伍的視野裡出現了一支人馬,馬隊裡簇擁出不遠千裡趕來迎親的松贊幹布。兩支隊伍會合後,松贊幹布向李道宗行了“子婿禮”。大隊人馬行至貝納谷,見天藍如碧,百鳥翔集,山上松柏如畫,山下小河如詩。贊普與公主被優美的景色和宜人的氣候深深陶醉,便在幽靜山谷間停下來。其間,文成公主和工匠一起耐心地向玉樹人傳授谷物和菜子的種植方法以及磨面、釀酒技術,公主離開之後,當地民衆仍争相傳誦她的美貌與愛心,并請工匠把她的足迹和相貌刻進石頭,年年膜拜。随同文成公主西行的既有侍女、工匠、樂隊,還有佛像、經卷、藥方、種子,蔔筮經典、醫療器械作為嫁妝,其中不乏唐朝的“禁運物資”和“技術專利”,是一次規模宏大的文化傳輸。文成公主抵達邏些時,人們以吐蕃人最隆重的方式歡迎遠道而來的大唐公主。

文成公主盡管十分思念故鄉的親人和長安的繁華,但她為了吐蕃的安甯,與尼婆羅的尺尊公主一起勸說丈夫信仰和推廣佛教。她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镏金銅像供奉在松贊幹布特意為她修建的小昭寺;她還改進了耕作技術,教會了吐蕃人養蠶織布和種植蔬菜,被藏民稱為“阿姐甲薩”。笑靥如花,她如火如荼地映紅了那片格桑花,瞳人流轉,她如竹如柳地裝點了那條拉薩河,長發飛瀉,她如虹如月地點亮了那盞酥油燈。

這次和親也使唐蕃邊界人民享受到了久違的和平。美中不足的是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未能生育,更為遺憾的是與文成公主相守僅8年的松贊幹布于650年突然病逝,年僅34歲。此後,文成公主承受着遠離親人的苦楚,跨過了失去丈夫的深淵,又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30年,直到680年去世。她從大唐帶去的經卷仍收藏在布達拉宮中,她從大唐帶去的佛像仍供奉在大昭寺裡,她從大唐帶去的種子仍一季一季地播種、收獲,她的芳容與精神已經像聖山聖湖一樣嵌在青藏高原上。

松贊幹布病逝後,他的孫子芒松芒贊繼位,大相祿東贊擔當起了輔佐朝政的重任。祿東贊最大的功績是劃定田界,确立了吐蕃的封建制度,給吐蕃的農牧業插上了飛速發展的翅膀。此後,祿東贊率軍滅亡了吐谷渾,将身為大唐女婿的吐谷渾可汗和弘化公主趕出了故鄉 。唐蕃之間已經沒有緩沖地帶,一場決戰在所難免,血戰發生在670年,繼任大相的祿東贊之子尊業多布派出40萬大軍與唐朝名将薛仁貴的10萬征西軍在大非川展開決戰。結果,唐軍幾乎全軍覆沒,唐朝西域四鎮龜茲、于阗、焉耆和疏勒被吐蕃奪去。昔日威風八面的薛仁貴被戴上枷鎖押解長安,貶為庶人。

随後,吐蕃繼續向東南、西北方向擴張。763年,大唐金城公主之子赤松德贊發兵從奉天挺進長安。結果,吐蕃不僅順利攻陷了這座偉大而豎固的都城,還冊立唐廣武王李承宏為僞皇帝。也許是吐蕃人根本不适應内地濃重的氧氣含量,在唐 做出巨大讓步下,與唐簽訂了《唐蕃清水盟約》。

790年,吐蕃的統治區域己東接唐邊,南達尼婆羅,西至西域,北抵突厥,幅員萬裡,規模空前。710年,唐雖将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赤德祖贊也向唐上書宣稱唐蕃已“和同為一家”,但吐蕃一直對唐采居取攻勢。一味的擴張使吐蕃民衆苦不堪言,也使吐蕃贊普四面樹敵,輝煌的外殼暫時遮蓋了漸進的腐朽。

8世紀下半葉,阿拉伯哈裡發王朝與吐蕃在西域發生沖突,唐僖宗又暗中與回纥、南诏結成了統一戰線。吐蕃陷入四面受敵的困境。無奈之下,吐蕃于821年遣使向唐朝求和,雙方在拉薩大昭寺前立下會盟碑,碑上刻着“彼此和好,互不侵犯”的字樣。

和平并未能挽救吐蕃,原因在于持續的内亂。可黎可足贊普長期患病,朝政由僧侶派代表人物缽闡布執掌,失勢的滅佛派與缽闡布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争。缽闡布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根本不懂得身處高位更應該夾起尾巴做人,最後竟發展到和王後有染的地步。正愁找不到借口的滅佛派大喜過望,在四處扇風點火、制造輿論的同時,開始暗中策劃實質性的行動。一天夜裡,缽闡布照例溜進宮與王後約會,此時,一夥滅佛大臣持刀來到宮内,将他們送進了遙遠的天國,重病在身的可黎可足贊普也被滅佛大臣缢殺。

可黎可足之弟達摩被立為贊普。意外上台的他對滅佛大臣們充滿了感激之情,因此一味崇信苯教,打壓佛教,把信佛的大臣們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于是信佛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于846年暗殺了達摩。

達摩遇刺後,王後綝氏開始當權。不久懷上了達摩遺腹子的次妃順利地産下一名男嬰,起名維松;王後不甘心王位旁落,謊稱内侄乞離胡為自己的兒子,取名永丹。從此,兩妃各挾其子,王族和宦族之間爆發了你死我活的戰争。具有200年統一曆史的吐蕃走向分裂。分裂後的吐蕃一分為四:一個在今後藏的阿裡,即阿裡王系,一個在後藏,即亞澤王系;一個在前臧,即拉薩王系;一個在山南,即亞隴覺阿王系。後來分裂以幾何狀态展開,拉薩王系分出沖波巴、姜郊瓦、拉波浪巴、至巴、業塘巴、蘆巴藏巴等;阿裡王系建立的古格王朝也一分為三;亞隴覺阿王系後來進入青海一帶,一朵瑰麗的高原奇葩就這樣零落滿地。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2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3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4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5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6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7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8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9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0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1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2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3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4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5

吐蕃青藏高原(雪域古國吐蕃)1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