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過程,其間也分為若幹階段,有人形象地将它分為“上半場”、“下半場”。倘若說“上半場”指的是中年以前這段時間;“下半場”則是指中年和老年時期。如同球員要想打完全場比賽需将體力平均、合理分配一樣,人要想過好自己的美好人生也必須将精力、體力在這兩個時間段調整好。
如何調整好呢?還得說北京那句老話:“凡事您得悠着點”。“悠着點”,乃适度之謂。它的意思是說,凡事都得視情而動、量力而行;不可逞一時之勇,不可“畢其功于一役”;要放長眼量、均衡發力。漫漫人生路,“悠着點”走,“悠着點”過,才不枉來世上一遭,才會過得有滋有味。
人生在世,身體是本錢,本錢都虧了,那還談什麼過好日子?這個原本最淺顯的道理,在一些人包括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那裡卻總是鬧不明白。
也許有人說,年輕時正是打拼的時候,這時不拼,到老了就“徒傷悲”了。确實,年輕時期是個努力打拼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既要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還要戀愛、結婚、育子,有的還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這個時期,那種整天暮氣沉沉、無所事事的狀态,是沒出息的表現。但需要注意的是,打拼并不意味着将自己的身體也“打拼”進去。在打拼的同時把自己的身體也搞得很好,那才算真正有本事,那才是生活的強者。
在現實生活中确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在打拼的同時,也盡量把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該休息時就徹底放松,該遊玩時就行走四方,使自己盡享人間春色。待到了人生“下半場”時,他們沒因隻顧打拼而忽略生活感到後悔,也沒有因身體過度透支而落下病根。正因為“上半場”有了一個好基礎,這些人在“下半場”的生活中,才感到特别地舒心、愉快。
在人生路上“悠着點”走,不要那麼着急忙慌,不要那麼急功近利。生活是多方面的,“趕路”時不忘欣賞一下周邊的景色,勞作間隙停下來接接“地氣”,勞累了不妨停下來閑适一番。如此之為,才是人生正道。
朋友,你說對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