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我國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男性人群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十左右,女性人群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左右,男性高發于女性。對于晚期、浸潤型等的膀胱癌患者,最後的治療方法就是進行膀胱根治切除。切除後的患者,往往隻能佩戴尿袋生活,生活質量極低。在2017中國膀胱癌高峰論壇上,家庭醫生在線了解到,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後,部分病人還可以進行膀胱重建,重建後的膀胱除了功能接近正常膀胱外,還能自己排尿。
黃健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膀胱重建術 患者可以自己排尿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黃健教授透露,約80%的膀胱癌患者不需要進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在治療時,通過電刀、钛激光等方式對腫瘤進行切除,術後灌注藥物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效果不錯。約20%的膀胱癌患者需要進行膀胱根治性切除術。
膀胱是人體的儲尿和排尿器官,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後,傳統手術方式多為将尿液引流到腹壁,做個造口,佩戴尿袋,生活質量很差。據了解,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科在國内率先開展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腸新膀胱的系列手術方法,設計了M型回腸新膀胱。術後重建的新膀胱在解剖和功能上接近正常膀胱,而且術後患者可以像術前一樣,自己排尿。這種膀胱重建術使患者避免了腹壁造口和永久性尿袋,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機器人腹腔鏡手術 術後恢複更好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是泌尿外科步驟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手術,主要分為開放型手術及腹腔鏡手術。因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易于恢複等特點,現在采用比較普遍。黃健教授介紹,現在最新開展的機器人手術也屬于腹腔鏡手術的一種。傳統的腹腔鏡隻能顯示二維圖像信息,而最新的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卓越的圖像處理系統使術野完全達到真實的3D立體效果,放大10多倍功能使操作視野更加清晰,血管和神經的解剖層次更加清晰,有益于保留血管和神經,利于患者術後尿控和性功能恢複,而在術中,機器臂由于可以靈活轉動,會比人手更為靈活,使手術更為精細。據透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廣州引進手術機器人的三家醫院之一,從去年至今已經完成約100例的膀胱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後恢複良好。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越來越多先進的治療方式給膀胱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術後生存周期及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黃健教授提醒,與其他症狀隐匿的腫瘤相比,膀胱癌的早期症狀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出現無痛性血尿,頻尿、尿急、尿痛等症狀時,一定要警惕,應盡快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是關系到所有腫瘤預後的重要環節,因此,如果家族中有膀胱癌的患者,其他成員患膀胱癌的風險會更高,應在日常生活中更為注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