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來,廣東持續高溫天氣,根據氣象台發布的消息,已經有95個區域發出高溫預警信号,部分地區的最高溫度甚至達到了40攝氏度。
而除了吐槽天氣炎熱之外,最近也有不少電動車車主抱怨車頂上的“全景天幕”。
近年來,全景天幕已漸漸成了汽車的主流配置,如今新推出的很多新能源汽車,都配備了全景天幕。不可否認,許多消費者是喜歡這個配置的,看着就高大上,晚上還能看星星。
不過,在高溫之下,這樣一塊全景天幕俨然成為了吸熱“神器”,不分車主不得不在車内戴上草帽,打起遮陽傘,甚至塗上防曬霜,披上防曬服……令人哭笑不得。
全景天幕省錢省空間?
時間倒退大約15年左右,當時的車主是不會為這樣的配置而煩惱的,那時候别說全景天窗,連小天窗也算罕見的配置。
這些年來,國内汽車市場的競争在不斷加劇,許多國産車都配備了天窗,而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加入,天窗的尺寸日益加大,全景天幕也越來越被衆多新能源車企所采用。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96款上市新車采用了天幕天窗,而全景天幕不僅帶來了更好的采光,也增強了車内空間的“開陽感”。純電汽車受限于底盤電池組的厚度,車内的垂直高度有限,而傳統天窗又對後排人員的頭部舒适度不友好,換上全景天幕天窗,從視覺上的确有“偷”空間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全景天幕是不能開啟且密封的,不怕漏雨,同時其結構更加簡單,所以成本上也省了一些。不過全景天幕如果損壞的話,維修費用非常昂貴,譬如極氪的可變天幕“黑科技”,維修費用想想就知道了。
防曬不一定隔熱
好看歸好看,很多車主在使用後就會發現,全景天幕更多是“樣子貨”,實際上并不實用。
官方信息顯示,特斯拉全景天幕為有色玻璃,能有效阻隔紫外線和紅外線;而蔚來EC6天幕玻璃采用了雙層散熱,可以隔絕83%的熱量和99.9%以上的紫外線;小鵬P5天幕透光率16%,紫外線透過率小于0.1%;大衆ID系列全景天幕采用了半鋼化夾層玻璃,可以隔絕99.9%紫外線,紅外線阻隔率83%。
可見,衆多廠家都宣稱全景天幕能夠防止紫外線的“入侵”,但這并不代表能完全隔熱,防紫外線隻是防曬,紅外線才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想要做到隔熱的效果,則需要在玻璃上鍍上多層特殊材料,通常為9-20層、厚50-250納米的金屬化合物膜。
這樣看來,在夏季的時候,隔熱效果差的全景天幕似乎是一塊“電熱毯”,在頭頂上發熱。
除了暴曬外,全景天幕還有一個潛在問題,那就是經過高強度暴曬的玻璃天窗還可能會讓車上的乘客面臨燙傷危險。一些實驗顯示,在夏天大太陽的照射下,沒有配備遮陽簾的車内即使空調開到最低,也很難将車内溫度降下去,更危險的是,由于陽光暴曬,車頂天窗的溫度最高可能達到50攝氏度以上。
此外,相比于韌性較強的金屬車頂,玻璃的質地更脆,在破裂後容易造成二次傷害,抗擊能力、維修價格依舊會令車主擔心。
車企更應重視夏季隔熱性
然而不隻是電動車,如今連吉利ICON這樣的燃油車也開始配備天幕玻璃,這意味着全景天幕成為了一種潮流和趨勢。不過,針對全景天幕這一配置,難道就不能不選嗎?不好意思,這目前在一些新能源汽車上已經是标配。
針對能否選裝這一說,缸哥與特斯拉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特斯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特斯拉所有車型均為全景天窗,無法進行更改,不過特斯拉官方也可以提供遮陽配件,但是需要另外單獨購買。
不過,部分自主品牌車型會好一些。小鵬G3i車頂後半部分無天窗,前半部分是和風擋一體的一塊玻璃,遮陽簾需另行購買,而理想ONE和L9也都是全景天窗,玻璃相對厚一點,标配了遮陽簾。
在特斯拉的帶頭下,許多車企都開始效仿全景天幕這項配置。雖然全景天幕會獲得一些人的喜愛,但依舊還是有許多人不喜歡這一設計,車企們應該多聽消費者意見,讓全景天幕變成選裝,避免标配的情況,或者車企們更應該把基礎的功能做好,而不是拿出貼膜、裝遮陽簾等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案。
總結
總的來說,全景天幕、取消物理按鍵、大尺寸全液晶顯示屏等多種設計,确實能提升視覺感受。不過,畢竟消費者才是産品好壞的評判人,如果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對某一項配置産生了質疑,那麼車企則需要多考慮配置去或留的問題,将選擇權交給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