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王嫌兒子太笨把他趕出去

國王嫌兒子太笨把他趕出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3 06:48:13

不降在位五十九年,認為兒子孔甲性情乖戾、沉湎酒色、不似人君,于是禅位給弟弟扃,十年後不降去世;八年之後,扃去世;接替王位的是扃的兒子廑。廑在位八年而崩,遺诏孔甲接任王位,夏朝的王位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不降的兒子手中。那我們看看孔甲繼位之後都做了什麼?

性情乖戾,父心甚憂

孔甲應當是不降最小的兒子,當初不降也想過将王位傳給孔甲。但是孔甲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性情乖戾。他喜怒無常、随性而為,做事不合乎情理。這麼說吧,他的做事的風格和當時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某些方面是是相悖的。當時孔甲應該已經成年,也應在夏朝中央做官員,至于治國能力,乏善可陳。

不降心想,如果自己去世後,孔甲做了夏王,擁有了至高權力,豈不會任意而為?大臣、諸侯豈能不離心離德?這樣的話夏朝的政權怎麼延續?不降深為憂慮。于是,不降想将王位傳于可以安邦治國的弟弟,以延續夏朝國祚,但又深恐死後孔甲作亂奪權。在深思熟慮之後,不降在生前将王位傳于弟弟扃。

扃在位的第十年,不降在都城老丘去世。又過了八年之後,扃去世。

曆史記載:

《竹書紀年》:(不降)五十九年,遜位于後扃。《竹書紀年》:帝扃元年戊戌,帝即位。《竹書紀年》:帝扃十年,帝不降陟。《竹書紀年》:帝扃十八年,陟。堂兄既死,繼承君位

叔父扃去世了,王位由要被認定為太子的堂兄廑接任。廑繼任的第一年,将都城遷到了西河(即今夏都西河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菜園鎮南的西河村。)。孔甲也跟随着到了新都。但他的堂兄廑也隻做了八年的王位就去世了,死前遺命孔甲接任王位。

扃、廑父子在位的二十六年中,雖然沒有更大的作為,但也維持了夏朝的穩定發展和影響力,稱得上是守成之君。

堂兄去世了,王位終于落到了孔甲的手中,也将從不降手中交出的權利收回了子孫手中。

帝廑八年,即帝孔甲元年,孔甲登基為夏王,仍以西河為都城。

國王嫌兒子太笨把他趕出去(登上王位的他都做了什麼)1

孔甲

曆史記載:

《竹書紀年》: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史記·夏本紀》:帝洩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破斧之歌》,始作東音

根據史書記載,孔甲還頗具創作能力,創作有《盤盂銘》三十六篇及詩樂《破斧之歌》。由于迄今為止并沒有發現夏朝有文字傳世,也沒有史書記載這些作品的内容,我們無緣得見。或許孔甲也像後世的陳後主、李後主一般,在音樂、文學方面有着非凡的創造力。

而這首《破斧之歌》,也被後世稱作“東音”。孔甲的堂兄廑在遷都西河之後,因思念故都老丘,也曾作“西音”。這裡的“東、西”,是指迥然不同的音樂風格,東音應是頗具東方特色;西音則頗具西方特色。

《破斧之歌》的原文我們雖無緣得見,但根據史書記載,他的創作緣由是這樣的:話說孔甲在位的第五年,有一次到東陽萯山去打獵,突然之間天就刮起大風,天色晦暗不明。孔甲和随從迷失了方向,走進了一家老百姓的家裡。恰巧這戶人家有孕婦要生産孩子。有人說:“君主到來,這是好日子啊,這個孩子一定大吉大利。”也有人說:“就怕享受不了這個福分啊,這個孩子一定會遭受災難。”孔甲,說:“讓他做我的兒子,誰敢害他?”于是把這個孩子帶回去認作義子撫養。到了孩子長大成人後,有一次風大帳幕掀動,屋椽裂開,斧子掉下來砍斷了他的腳,于是隻好讓這個孩子做守門之官。孔甲歎息:“哎!發生這種災難,難道是是命中注定的嗎!”于是創作出《破斧之歌》。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孩子的命運不就是孔甲和夏王朝的命運嗎?孩子被斬落一腳,意味着夏王朝将遭遇重創;隻得做守門之官,意味着夏王朝将失其政,為華夏族守得一隅。這樣看來《破斧之歌》已隐隐有亡國之音了。

曆史記載:

《竹書紀年》: 王好事鬼神,肆行淫亂,諸侯化之,夏政始衰。田於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後來見良日也,之子必大吉。」或又曰:「不勝也,之子必有殃。」孔甲聞之曰:「以為餘一人子,夫誰殃之。」乃取其子以歸。既長,為斧所戕,乃作《破斧之歌》,是為東音。《太平禦覽》引《漢書》:孔甲作《盤盂銘》,三十六篇。 ​《呂氏春秋·季夏紀第六·音初》:夏後氏孔甲田于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後來,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勝也,之子是必有殃。”後乃取其子以歸,曰:“以為餘子,誰敢殃之?”子長成人,幕動坼橑,斧斫斬其足,遂為守門者。孔甲曰:“嗚呼!有疾,命矣夫!”乃作為“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孔甲好龍

傳說孔甲在位時期,獲得了兩條龍,一雌一雄。孔甲無法飼養,而一時之間也難以找尋自舜帝起便開始養龍的豢龍氏。當時陶唐氏部落已經衰微,陶唐氏的後人劉累曾經向豢龍氏學習過如何馴養龍。于是劉累以此來侍奉孔甲,稱能夠飼養龍。孔甲十分高興,嘉獎劉累,賜他為禦龍氏,并廢豕韋氏,将豕韋氏的封地封給劉累。後來,其中的一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地将龍剁成肉醬,進獻給孔甲吃。孔甲吃後竟覺得十分美味,可能覺得不過瘾,于是派人再向劉累要龍肉吃。劉累十分害怕,于是遷移到魯縣(今河南魯山)居住。後來的範姓就是劉累的後代。

國王嫌兒子太笨把他趕出去(登上王位的他都做了什麼)2

孔甲和龍

我們現在看來,孔甲所獲的龍應該是在當時還未滅絕的恐龍遺種或者大型的鳄魚。但既然當時有專門的貴族來飼養龍,說明在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共同的文化認同:龍是神物,是天上的祥瑞,可以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得龍者是真龍天子有道明君。而孔甲為自己口舌之欲而食龍肉,就是以自己的異端行為挑戰天下人的共識。所以,在人們心中,他已然是一個無道昏君。

曆史記載: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蔡墨)對曰:“………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飨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範氏其後也。《史記·夏本紀》: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禦龍氏,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好鬼神,行淫亂,孔甲亂夏

根據史書記載,孔甲在位的九年間,開始信奉、祭祀鬼神;更是肆意行淫亂之事,沉湎于酒色歌舞,是一個十足的昏君。

如此一來,臣民離心離德,各諸侯國、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的統治,夏朝國勢由孔甲開始走向衰落,并且逐漸走向崩潰滅亡。

帝孔甲九年,孔甲去世。其子臯繼位。

曆史記載:

《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史記·夏本紀》:孔甲崩,子帝臯立。《竹書紀年》:孔甲九年,陟。《竹書紀年》: 王好事鬼神,肆行淫亂,諸侯化之,夏政始衰。衛彪傒: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司馬貞《史記索隐》:降于孔甲,擾龍乖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