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生大部分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晚年,孟子回到故鄉專門從事教學和著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視為一大樂事。”《孟子》一書關于教育方面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教育目的
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論”,通過教育讓人能了解并遵守社會中不同階層、不同角色所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人人都能“相親相愛”沒有犯上作亂的行為。作為孔子所創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繼承人,“亞聖”,孟子一以貫之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
二.道德教育
道德不是簡單的道德規範,古代哲人的道德大多都是在形而上的層次上講的,而孟子主要直下于心:
(1)存心寡欲。
他認為“心”本是善的,孟子認為存養善心的最佳方法莫過于平衡物質欲望。
(2)反求諸己。
這一方法是提高道德修養的重要手段。
(3)知恥改過。
求放心、存夜氣,找回被欲望蒙蔽迷失的良心、良能。這是孟子道德修養重要的環節。
(4)養浩然正氣。
為人必須有志氣,要氣壯不能氣少無力。
這幾個方面即承接了孔子的主要主張,也為後世儒家開啟了新的鋪墊,尤其是“心”、“志”,成為宋明理學的主要義理。
三.教學見解
具體的教學方面,孟子也有自己的精到之處。
(1)深造自得。孟子要求學習中必須深入思考,追本溯源,隻有自己刻苦鑽研,才能對知識徹底了解,并将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财富。孟子對深造有自己的理解,必須從本原和大者入手,才能看清楚事物大的格局,宏觀上把握住了,小的方面自然就微不足道了,強調需要看清事物的本質,再去理解他就不難了。要達到“自得”的境界,一定要積極思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再從心上下功夫,有心有恒,一心一意定能有所得。
(2)因材施教,注重啟發。教人的具體方法,孟子總結了大概五種。
首先,适當的點撥,然後學生自己積極進取;
其次,從德性上進行培養,讓他首先在德性讓有所成就;
再次,從他的才能上進行培養,使其才能有所發揮;
第四,解答學生的疑問。
孟子教育上強調的是教師的啟發,再因材施教的施教。
(3)循序漸進。孟子認為學習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因此,學習要順其自然,不要巧為穿鑿。因此,孟子要求弟子不能放松、也不能急于求成,這一主張符合教學規律,也是今天我們教育一直在強調的内容,反對滿堂灌、強調減負,也和墨子的“量力”說呼應。所謂循序漸進,還指學習不能急躁,進步快退步也快。
總之,《孟子》是孔子的集大成者,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孟子》在思維規律上的探讨,就超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這也大大提高了理論水平。總在,《孟子》一書有許多教育值得我們借鑒。
《思品時間》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經典中的教育》專題系列之《孟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