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土治理“土、圭、垚”的層級變化
原創:熊春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漢字中有一個奇妙的現象,表現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字,都有疊加式的組合變化,不僅有兩兩組合,還有三字疊加,與本字一起分别形成五個組合。從每個組合中的三種形式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五德五行得一歸一、内聖外王治理的層級變化奧妙。
例如,信土之土,上下兩個土相疊合一,稱為“圭”,圭,是陽土與陰土在中央的疊加融合歸一,不僅是一種用于承載信息祭天的玉器,還是古代用來測量日影的器具。三個士字疊加為“垚”,從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本義則是真土、陽土、陰土的得一而歸于一,實現天執一明三的本源态。是陰意識、陽意識、真意識歸一得一,是陰信、陽信、真信重新歸一從德而未化。我們從土、圭、垚這三個字當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人造字時充分認識到了生命體後天之本的脾土的重要性,并且對脾土信與意識的陰、陽、真三重屬性進行了清楚而形象的表達。
其中,土,是信德與脾土的總稱。天上有一顆信星,同樣屬于信土釋放給宇宙空間内的是信德能量;它又名鎮星,天體能量場維持星系中各星球的正确運轉,其能量中具有承載制約的信儀規範能量。大道生萬物,虛無生萬有。五德能量養育五行,從宇宙空間内的星球,到人體内的五臟六腑,以及社會治理中的法則,全都離不開信德與信儀,因此修身界的聖悊們曾經歸納總結:五行四象全藉土,後天之本忠信立。對于修身明德求真實踐而言,五臟的攢簇五行能量綜整歸,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和合四象,全都離不開脾土信德信儀在品格、品質、品行上的修與持。隻有信仰信念忠信厚實,才能順利實現與達成修身明德的目标。
信土具有陰陽屬性,當我們體内隻是單獨一土獨大的時候,也就是單獨一個“土”字,意示着陰意識妄意霸治的狀态逐步壯大;通過信德信儀的修建使陰土轉為陽土,主動激活扶生陽土,提供信德能量滋養而去潛,訓練無為治理身識與口識,扶正陽意識的無為治理身識與口識的生理功能,讓它的直覺與靈感自然順暢地透發,并且将顯意識與潛意識在共修信德信儀的前提下進行合一,也就是構成“圭”。陰意識妄意轉為陽性以後,比較主動地尊道貴德,這時體内對前識的治理也就脫離了霸治而進入到王治的狀态。
“垚”字,是真士、陽土、陰土三者合一的象形,在生命治理過程中如果能夠完全掌握“垚”字,實踐到了“垚”所象形的内涵,那麼體内無為治理的聖治就開始了,正确的治理工作在體内完全展開,内在和對外的行政管理,有為治理和無為而治達到了高度協調統一。修身達到這個階段,信德就沒有障礙了。垚,也是人名。在慧識悊學文化治理社會時期,治理者們的認知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形名定位上,就具有預見性。例如對“堯(堯)帝”的這個“堯字的定名與定位,就直觀地表達了社會治理階段需要講信土培信儀護真信了。堯(堯)帝是五帝之一,居位于第四,處在仁治的末期義治的萌生期,仁木克信土能量,信土能量消耗明顯,急需信德能量的補充與承載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用一個堯字在帝王身上,就将天人合五德能量的奧秘表述無遺。隻是如果我們脫離尊道貴德順天應人的法則時,就會無法正确進行解讀。
玉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