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東興飯局”爆紅網絡,騰訊、京東、美團、小米、滴滴等互聯網創始人齊聚一堂,大佬們吃什麼玩什麼,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大佬的座次更是耐人尋味。
按照坊間的說法,公司牛不牛?老闆火不火?要看大佬座次,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麼緊挨劉強東的張磊無疑是火的。
相比互聯網大佬,張磊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的,他到底做了什麼,能和這些大佬一起把酒言歡呢?
過去十多年,張磊一直很低調,與媒體保持比較遠的距離,不管是投資京東一戰成名,還是力推騰訊與京東的合作,他一直身在幕後,以至于外界和公衆幾乎不知道他,但說到高瓴資本,相信更多人有所聽聞,而張磊正是這家資産管理規模達5000億人民币的投資機構的創始人。
在投資界,張磊幾乎無人不知,從騰訊京東到滴滴美團,從美的格力到藍月亮,從江小白到孩子王,張磊已經成為中國最富有的投資人之一。
投資京東一戰成名2010年,劉強東來到張磊的辦公室,開口就要7500萬美元,但張磊卻堅持要給劉強東3個億,并對劉強東說,要麼你接受我3個億,要麼我不投了!
最終張磊一口氣投資京東3億美元,成為當年國内投資界的最大單筆投資之一,2010年,幾乎沒人看好京東的重資産模式,持續燒錢不盈利,而張磊卻給了3個億,高瓴資本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錢多”。
事後有人采訪張磊,是否是有意照顧校友劉強東?或者是制造一個驚喜?張磊說,盡管高瓴資本資金還可以,但3個億也不是小數目,至于為啥投3個億,張磊很清楚,因為在他眼裡京東恰似當年的亞馬遜,而貝索斯的遺憾正是在亞馬遜成立時美國已經有了UPS這類物流巨頭,喪失了供應鍊整合的機會,而在中國,京東不存在這樣的競争對手。
高瓴資本算過一筆賬,7500萬美元對京東來說根本幹不成事,即使3億美元也隻能在一二線城市打造樣闆,張磊之所以大手筆投資京東,就是認準了把京東打造成中國的亞馬遜。
京東也沒有讓張磊失望,拿到融資的京東迅速擴張,2014年,京東順利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高瓴資本持有的11.31%的股份,市值達到39億美元,淨賺36億,高瓴資本一戰成名,事實證明張磊的眼光很準,“人傻錢多”四個字,從此再也沒人敢貿然扣在他的頭上。
但這還不夠,真正讓張磊享譽業界的是,撮合騰訊電商業務與京東的合并,從此影響了中國互聯網電商的格局。
當年,騰訊與京東的談判陷入僵局,這時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高瓴資本的張磊。劉強東曾連打七個電話将他從法國請回國,最終張磊帶着騰訊和京東7名核心人員,用4個小時敲定了35個問題,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從此京東從微信獲得一級入口,騰訊也成為京東第一大股東,得到了巨額投資回報,更為重要的是,京東借此成功阻擊了阿裡巴巴。
直到今天,高瓴仍然持有京東的股份,此外還投資了京東物流,2020年8月,高瓴資本參與京東健康B輪8.3億美元融資,12月,京東健康在香港上市,按照高瓴目前持有京東健康4.34%的股份計算,半年多的時間便獲得了接近90億人民币的回報。
中國的巴菲特除此之外,張磊還投資了拼多多、騰訊、滴滴、阿裡、愛奇藝、美團、攜程、B站等互聯網企業,新能源的甯德時代,光伏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大健康行業愛爾眼科,創新藥恒瑞制藥,化學制藥藥明康德,制造業中美的、格力、公牛等,也都能看到高瓴的身影,從市場表現來看,成績不菲。
15年間,張磊的高瓴資本管理的資産規模從2000萬美元,到如今的5000億人民币,投資百餘家公司,成為亞洲地區資産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超過40%,比巴菲特的20%還要高,張磊亦被稱為“中國的巴菲特”。
2014年,張磊受邀與巴菲特共進晚餐,用餐完畢後拍照時,巴菲特拿出自己的錢包開玩笑說:
“你管錢比我管得好,我把我的錢包交給你管吧!”
高瓴為何能夠取得成功?答案或許能在張磊唯一一本著作《價值》中找到,他在書的第一頁這樣寫道:
“在長期主義之路上,與偉大格局者前行,做時間的朋友。”
這是開篇明義的一句話,也是張磊15年來一直堅持的價值投資理念,以長期主義研究驅動發現價值,創造價值。
相較過去十多年的低調和神秘,《價值》一書中首次公開了高瓴資本的投資框架和7個投資公式,對高瓴資本10大成功投資案例進行了詳細解析,疊加張磊文科狀元的文筆,結合他親手所繪的插畫,普通人也能讀懂。
2018年,張磊接受央視《遇見大咖》欄目專訪,主持人問及為什麼高瓴資本會用“高瓴”二字時,張磊說,高瓴取自成語高屋建瓴,自己從小在小地方長大,因為機緣巧合接受了國内外最好的教育,從而走到了今天,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多做一點有價值的事,讓更多的人能夠受益,但怎樣才能做到有價值,就必須要高屋建瓴。他說,人一旦站在高處想問題,看得長遠,自然會有幾分收獲。
我想做投資也是這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投資也會多幾分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