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7 20:27:33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世界總是對我充滿惡意)1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在抱怨甚至控訴他人:

“我父母從小到大都對我不好,在我要幫忙的時候一點忙也幫不上,搞得我現在處境這麼差”

“這家公司是真的不行,制度很爛,同事們都天天摸魚,根本沒有優秀的人,在這裡我不可能有所提升”

“要不是跟你在一起,我能混成現在這個慘樣嗎?”

如果我們對其控訴内容提出建議,對方會是像在辯論,一定要證明自己真的被其他人害得好慘

你說“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重要的是當下,是靠自己”,他們會反駁“我朋友都有人幫襯,我卻什麼都得不到,根本比不過别人”。

你說“可以換個環境/對象”,他們會反駁“我總是會遇到很坑的公司/對象”。

他們的觀點就是“都是别人的錯,我才會現在這麼慘”,這種消極的思維方式被稱作“受害者心态”,即把所有的錯誤歸咎于他人,認為自己隻是無辜的受害者

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通常會有以下特征:

很容易抱怨他人,并且自己也對此感到痛苦

無論對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挑出來毛病,哪怕雞蛋裡挑骨頭也在所不惜

當别人給自己提建議時,總感覺對方是在攻擊自己

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别人都比自己好

從來不願意自我反省

希望得到他人的安慰,如果得不到就會感到沮喪

認為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事情

......

擁有這種心态的人,常常會認為自己一切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并且通過不斷向他人抱怨以期待他人認同自己受害者的身份

所以跟他們聊天無疑讓人疲憊,感覺自己仿佛是一個情緒垃圾桶,被對方瘋狂的倒入情緒垃圾。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世界總是對我充滿惡意)2

那麼,什麼樣的人,更容易産生這種受害者心态呢?

家庭環境有着榜樣作用

班杜拉提出,兒童的主要學習模式是“觀察學習(learning from observation)”,即通過觀察并他人的行為、動作及其引起的結果,從中獲取信息加工、辨析、内化,再将習得的行為、動作複現出來的學習方式。

當一個家庭中,父母總處于互相抱怨的狀态,遇到問題總是認為都是對方的過錯,自己是一個無辜的、被牽連的受害者。

長此以往,孩子便習得這種“出現問題-都是别人造成的-我是無辜的、被牽連的”處理問題的模式,也就形成了受害者心态。

另外,如果個體經受巨大創傷,并且沒有痊愈,同樣有可能形成受害者心态。

同時,受害者心态與二級獲益(secondary gain)有着類似的體驗,二級獲益是指病人生病以後可以從外界獲得支持、同情及安慰,還可以免除一些義務和責任,這些好處似乎是對生病的“獎勵”,它會使病人心甘情願的繼續扮演病人的角色而不願康複。

在焦慮的壓迫下,倒退回一個生病孩子的狀态,可能是希望得到關注、得到對于嬰兒似的照料,也可能是為了逃脫責任。

而有着受害者心态的人,不斷向他人展露自己的“苦難”,本質上是想獲得他人的安慰以及避免自己的責任。

在人際關系中,人們往往對弱者更加包容,也更願意照顧他們。這正是他們想要的。

換句話來說,他們不是無法走出悲慘的生活,而是悲慘的生活就是他們的選擇。因為這使得他們看起來是那麼的無辜,應該得到他人的寬慰與照顧,還能避免承擔責任。

“不是我的錯”是他們内心最深處的想法,“我隻是一個無助的受害者,我對一切都很無能為力”,隻要不去承認自己能掌控生活,那麼“我的生活很悲慘”就不應該由自己承擔。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世界總是對我充滿惡意)3

如果你身邊有人是受害者心态,應該如何與之相處?

與擁有受害者心态的人相處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一方面要接收太多的負能量,可能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無論我們提出什麼建議對方總會有借口回絕,讓人産生無力感。

但如果對方表現得很需要我們幫助,往往又很難讓人拒絕,擔心對ta造成傷害。

這種時候,我們可以“理解但不贊同”對方,“理解”ta現在有着一些痛苦的感受,“但不贊同”ta認為都是别人的錯這一觀點。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去對ta進行一些安慰,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但不必要去附和ta的看法。

同時我們可以鼓勵ta勇敢的做出改變,但并不提供具體的建議,而是引導ta自己想出解決方案。

這樣我們才是真的在幫助ta。

受害者心理不相信有人真的愛自己(世界總是對我充滿惡意)4

如果你是一個有着受害者心态的人,又該如何走出?

首先,了解受害者心态的形成機制,是很重要的一步。客觀分析自己是怎麼形成的這種習慣責備他人的思維模式,是從家庭環境中習得的,還是因為某次打擊太大以至于自己一直無法走出。

接着,有意識的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當我們想改變時,就一定會想出來辦法,真正的“沒有選擇”很少見,大部分的時候隻是“不想選擇”。一旦你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所在,就能發現其實還有很多“更優解”,自己是有能力承擔起責任。

最後,堅持下去,并在有小收獲時給自己一些獎勵。做出改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在改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很有動力,但時間一久,就會有人選擇退回原有的模式。為了避免熱情的消退,我們可以在每次不再責備他人,而從自己出發并努力解決問題時,給自己一個獎勵。

世界并不會對某個人充滿惡意,逃避雖然有用,也未必可恥。但逃避,讓我們少了很多人生選擇,失去了很多樂趣。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