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0:42:39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荀彧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此人說出一成語)1

彧曰:“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争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禦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寡,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争緻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原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荀彧說:“縱觀古代成功與失敗的人,果真有才略的,雖然弱小也必然變得強大。如果不是這塊料,雖然強大也會變得弱小。劉邦與項羽的故事,足以證明這一點。現在同明公您争奪天下的人,就隻有袁紹了。袁紹外表看似寬厚,但内心諸多忌刻,任用人才但又懷疑他們的忠心。曹公您賢明豁達不拘一格,用人各得其所,這是在器量上勝過他。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此人說出一成語)2

袁紹遇事遲疑,顧慮多,缺少決斷,缺點在于不會随機應變,往往失去機會;明公您能決斷大事,随機應變因事制宜,這還少謀略上勝過他。袁紹統率軍隊寬柔緩和,沒有統一的法令,士卒雖然人數衆多,其實很難運用,明公您法令明确,賞賜和刑罰都按照法律嚴格執行,士兵雖然少,但都拼命作戰,這是在武力上勝過他。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此人說出一成語)3

袁紹憑借祖先累世的資曆,悠閑從容,假裝有智慧,以此沽名釣譽,所以那些僅有虛名但卻沒什麼本事的人大多依附他。明公您用至誠的仁義來對待别人,注重誠心而不看重虛名,立身行事謹慎簡約,從不吝惜對有功者的賞賜,所以天下那些忠誠事主、注重實效的人全都願意為您所用,這是在道德上勝過他。您擁有這四勝的條件,再加上輔助天子,依靠正義讨伐逆賊,誰敢不順從?袁紹的兵勢雖然強大,但又有什麼作為呢?”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此人說出一成語)4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荀彧口中的“扶義征伐”,意為倚仗正義讨伐不擁護朝廷的人。該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 秦既暴虐,楚人發難,項氏遂亂,漢乃扶義征伐。”

曹操不惜風浪中龐統連環計(此人說出一成語)5

這個故事的曆史背景是在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前兩年,當時曹操不僅實力遠不及袁紹,且在東部、南部都有隐患,對于能否戰勝曹操毫無把握。此時,荀彧提出著名的“四勝論”,預測了戰争的最終結局。不過,在曹操接連擊敗呂布和劉備、收降張繡,解除了後顧之憂直接面對袁紹之時,心裡依然沒底。由此也可以看出,當年的袁紹實力有多麼的強大。

參考書籍:《三國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