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組織沒有章法,空降就有風格。”
這句話挺值得講的。
— 1 —
空降來了,底盤要穩
為什麼聊這個話題呢?
因為有一個同學跟我反映說,公司經常來一些空降兵,而且還是高管,經常換。
來了一個人,就換一個風格,來個人就又換了一套打法,導緻員工都無所适從。
這現象,很有意思。
你看一些大的跨國公司,CEO也經常換,但是你很少聽說,換了CEO之後,這公司就不一樣了。
還有你看,美國總統也經常換,但你也很少聽說總統換了之後,這國家馬上就天翻地覆了。就算再大的變化,也沒有對美國産生根本性的改變。
而總統,那已經算是最高級别的高管了。
所以,為什麼有些公司會變?甚至有些空降一來,整個公司就徹底變了?
其實,原因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組織沒有章法。
當組織沒有章法的時候,公司很容易按照某一個領導者的意願來。
領導想怎麼管,就怎麼管,這樣很容易想起一出是一出。
這很危險。
而且,如果因為換了個人,管理風格就跟着變,說明什麼?
說明原本大家就沒有一個基礎。沒有共同的基本語言。
我們要知道,空降,其實是對組織的一場試煉。
一個初創公司,剛剛起步,往往隻有30%基礎,剩下70%呢?任由經理人發揮。
自己根基不穩,就随時可能被撼動。
而我們常說,一家成熟的公司,應該有70%是基礎,隻有30%允許經理人發揮。
基礎,也就是底盤,要占70%,才會穩。
把不能變的,像價值觀、基本的保障公平的制度,等等,放入基礎框架裡。
這樣,你會感覺到,每個空降兵(經理人)來,風格确實不一樣,對公司也有影響,但他們不會對公司有颠覆性的改變。
可以創新,可以降本增效,但無法撼動大盤。
這才是成熟的公司,該有的樣子。
— 2 —
組織建設
所以,面對這場試煉,組織怎麼辦呢?
一個公司如何打好基礎,組建章法呢?
别急,今天我和你分享七種兵器。
從組織建設,到團隊管理,再到權力的分配體系。
先來看組織建設。
1)職業天梯
當員工人數變多,你就會發現職位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員工的能力、薪酬、貢獻,越來越不具可比性。
比如,技術總監,和銷售副總裁,誰更大?做了15年的首席工程師,和新來的大區經理,誰更重要?
怎麼面對這種複雜情況呢?
可以在“職位”這條明線之外,建立一條暗線:職業天梯。
什麼是職業天梯?
左邊這個梯子,叫管理路徑。
基層員工、主管、經理、總監、副總裁,等等。在互聯網公司,也叫M1,M2,M3……
右邊的梯子,是技術路徑。
從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到專家、資深專家。在互聯網公司,也對應P4、P5、P6、P7,或者4-17級,這樣的說法。
比如,一位工程師加入微軟,通常踏上職業天梯的第57級,然後往上爬。在第61級,你會遇到優秀的銷售;在第65級,遇到PR總監;在第70級,遇到集團副總裁。
這時,你可能還是個工程師,卻是個比集團副總裁還大的工程師。
這就是職業天梯,現代企業管理的起點。
一家成熟的公司,應該設計兩條路線,來滿足員工不同的發展路徑:
成為一個專業的技術人員,或者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2)年度考核
萬物以“年”為單位,企業也一樣。
一旦有了職業天梯這條暗線,就可以進行全公司年度考核了。
春天,制定工作計劃;夏天,執行并且調整;秋天,收獲評估績效;冬天,升職加薪換崗。
年度考核,是整個公司管理的基本節奏。
這個工具,我相信大多數公司應該都在用。
但是,大家重視年度考核,卻常常忽視日常管理。
你還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己的“24節氣”,加強管理顆粒度。
比如,開會。周例會。季度會議。
每周複盤,總結停止做,繼續做,開始做。
比如,1對1交流溝通。
這一點特别重要。因為很多話,隻有在1對1的時候才能聽到。
這才是最真實,也是最有用的反饋。
3)全面激勵
員工有了業績,就需要激勵。
首先,給員工工資、獎金、股票。
工資是給責任的,獎金是給業績的,股票是給潛力的。
但這其實隻是激勵的一部分。優秀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全面激勵”的概念。
比如,津貼、補貼、福利。
這三種激勵,雖然也是物質,卻針對特殊場景。
津貼針對特殊工作條件,比如高溫;補貼針對工作場景變化,比如出差;福利針對員工的生活渴望,比如六星級食堂。
這些能并入工資嗎?
優秀的管理者絕不會。因為每一分錢,都要發得有理由。
再比如,能力、視野、機會。
這三種激勵,給的不是錢,是賺錢的能力。
能力包括培訓、學曆教育,和有挑戰性的工作;視野包括出國旅行,接觸到廣泛的人脈;機會包括從個人到管理者,以及在大平台上施展才華。
工資、獎金、股票,津貼、補貼、福利,能力、視野、機會,這些加在一起,才是對員工的全面激勵。
— 3 —
團隊管理
除了組織建設,團隊管理呢?還有什麼工具?
4)技能字典
我們渴求人才。沒錯。但本質上,我們渴求的,是人才攜帶的一組“技能”。
你招人,也是希望招來能給你帶來“策略”的人才。
但是,要招到優秀的人,很難。要招到滅火隊員,也很難。
與其焦頭爛額地四處招人,不如回過來想想,我們自己有“策略”嗎?有“技能”嗎?
一個組織最好的狀态是,需要人,但不依賴人。
所以,優秀的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策略,手中有一本“技能字典”。
比如,我們希望員工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技能”。
那,什麼叫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至少有4個級别。
第1級别:高效解決日常問題,能收集必要的信息,幫助決策,并且得到結果。
第2級别:與他人分享經驗,并在公司衆多的建議中,使自己的提議與衆不同,能夠被執行。
第3級别:尋找能利用專業知識促進别人項目發展的機會。
第4級别:成為最新技術的倡導者的角色,抓住機會了解外部公司的技術。
團隊需要的人,應該有什麼能力?不同級别,像普通人,高手,頂級高手,能做哪些事?
把這些,變成你的“技能字典”。
5)職位設計
有了技能字典之後呢?就可以用技能,定義職位了。
職位的本質,是一組對技能的要求。說白了,也就是崗位說明書。
比如,你要找一個銷售總監。需要什麼樣的人?
崗位描述,至少得包括三點:市場規劃,銷售目标達成,和客戶關系管理。
對總監的能力要求呢?
按照剛才講的技能字典,至少對應到第3和第4級别。
比如,第4級别的建立信任的技能;第3級别的任務分配、建立關系網的技能,以及影響力。
隻有能寫出職位設計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己業務的人。
6)招聘流程
建設團隊的工具,是環環相扣的。
有了職位設計,接下來就可以招人了。
但是,招人這事簡直猶如大海撈針,有時候用力,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裡。怎麼辦呢?去哪兒招,怎樣招,更高效?
首先,你說學曆重不重要?我很想告訴你不重要,但是我不能。
所以,去好大學招聘。這是在“大概率池”裡選人才,會極大降低招聘成本。
然後,經曆重不重要?我很想告訴你不重要,但是我不能。
所以,如果要找職業經理人,去外企找,去大企業找;要有自驅力,學習能力強的,去互聯網公司找,去創投圈找;要穩定性強的,去國企找,等等。
隻有經曆,才能把潛力變為能力。
所有說“我有潛力”,但卻十幾年沒有“正兒八經”經曆的人,要小心。
不合适的,就不要了。尤其在創業初期,不要輕易招人,一定要謹慎、克制。
甯可放過一百,不可錯招一個。
畢竟,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産,甚至是唯一的資産。
— 4 —
權力分配
最後,在有了組織和管理之後,還要設計權力的分配體系。
7)授權管理
優秀員工終于找到了。這時,管理者要通過授權,和員工建立關系。
管理者和員工隻有一種關系,那就是合夥關系。
而合夥關系隻有一個心法:責權利對等。
責、權、利,就是責任、權力、利益。
如果不對等,會出現哪些現象?
比如,“錢少壓力大,幹活沒動力。”
這事做好了,對我沒利;這事也做不好,因為沒權。
這是責任大于利益,責任大于權力。
比如,“員工消極怠工,說一做一,絕不做二。”
“上級貪圖利益,處處争功,卻不擔責。”
“老闆幹員工的事,員工讨論國家大事。”
這都是公司的管理系統出問題了,責權利的等邊三角形被打破了。
再比如,老闆要“又多又好又賺錢”,研發部領到任務“研發出一個産品”,于是公司出現“責任真空”。
責任真空,但凡有一個地方不對等,都是管理上的漏洞。
而一個公司好的管理制度,是不讓弱者占強者的便宜。是責權利對等。
首先是“責”:一件事隻能有一個責任人,因為,責任除以二等于零;
然後是“權”:要敢于眼睜睜地看着員工把事情做砸,就放權給他,千萬不要從他手上奪權;
最後是“利”,要給到讓員工對你咆哮:“老闆,今天這幾件事你再不做完,我就要殺人了”。
你要什麼權,就擔什麼責,拿什麼利。
關于責權利法則,在我的小公司,我們隻有一條公理:
創造最大價值的人,獲得最大的收益。
最後的話
組織沒有章法,空降就有風格。
要避免這種情況,怎麼辦?
一個公司,應該有兩個框:基礎,和變化。
基礎,要占70%;變化,隻能30%。
今天,我們講了七種兵器。
前三個,職業天梯,年度考核,全面激勵,講的是組織。
中間三個,技能字典,職位設計,招聘流程,這是管理。
最後,有了組織和管理之後,還要設計權力的分配體系。
用這七種兵器,去建設公司的基礎框,讓它成為牢固的70%。
把組織的章法定下來。
然後你會發現,每一個空降兵進來之後,都是帶着一定的“鐐铐”來跳舞。
說鐐铐,不是要鎖住他的能力,而是鎖住整個公司的價值觀不動,公司的公平制度不動,鎖住公司的根基。
變動的,隻是方法論。
你必須借助專業的工具打造組織,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
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