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誰是害死祥林嫂的兇手?祥林嫂是誰?祥林嫂是一個淳樸、善良、本分的農村婦女,同時也是一個受侮辱、受迫害的典型人物《祝福》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寡婦在封建社會如何淪落為乞丐以至于死的故事人們通常認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說,主人公祥林嫂的命運及其遭際則是數千年中國下層婦女的一個縮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祝福中誰是害死祥林嫂的兇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祥林嫂是誰?祥林嫂是一個淳樸、善良、本分的農村婦女,同時也是一個受侮辱、受迫害的典型人物。《祝福》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寡婦在封建社會如何淪落為乞丐以至于死的故事。人們通常認為《祝福》是一篇反封建的小說,主人公祥林嫂的命運及其遭際則是數千年中國下層婦女的一個縮影。
1923年7月,魯迅和周作人失和,自此進入了他生命中最困難的一段時期。1924年2月7日,作《祝福》,收入《彷徨》。從寫作時間來看,《祝福》寫作于舊曆年的大年初三,與小說裡“祝福”的時間相當。魯迅為什麼要在這樣一個時間創作出祥林嫂這樣一個形象呢?
在看《彷徨》,裡面大多數篇目都寫到了死,《野草》中更有《死後》、《墓碣文》這樣的篇目。絕望的情緒不僅僅表現在文學作品中,也表現在日記和書信當中。生的意義何在,死的意義又何在?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喪失”,這是封建社會祥林嫂的困境,也是人類永恒的存在困境。祥林嫂的悲劇中,現實主義的批判是其表層意義,深層次的是超越時代超越階級的存在主義思考。
一 祥林嫂的苦難人生祥林嫂是個十分平常的農家子女,早期為了逃脫夫家,外出來到魯四老爺家打工,但仍逃不出命運的魔抓,而後被夫家擄走,被迫再嫁,而又複返魯家,最後淪落為一名乞丐。
她的一生“來而複去,去則複來”,平淡無常的生活背後寄寓着一個莫大的苦難。祥林嫂在一生中經曆了三次重大無比的打擊。第一次比她小十歲的丈夫的死。
小丈夫的死改變了祥林嫂生活的軌迹,本想老老實實的尊奉封建禮教老老實實在家受雇,但聽聞婆婆要把她賣到深山野林去,才拼了命逃出來。
來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居然讓她很滿足。第二次丈夫的死和孩子阿毛被狼吃掉。祥林嫂的被迫再婚,本以為過上了“男人有力氣幹活,房子是自家的……母子皆胖……”的幸福生活,但這段幸福就如昙花一現,災難和不幸卻如同影子一樣跟随她,迫害她。
賀老六斷送在傷寒後,兒子阿毛又被狼吃掉,祥林嫂再次陷入了悲慘的境遇,大伯收屋趕走了她,她隻能回到魯四老爺家做工。
第三次是捐門檻後仍得不到魯四老爺和太太的寬恕和諒解。為了捐門檻,她默默忍受,把曆來積存、用血汗換來的錢捐了門檻。當她以為贖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時,四嬸大叫一聲“你放着罷,祥林嫂”,這就徹底打破了其幻想。
當祥林嫂明白捐門檻不過是一種愚弄時,對靈魂産生了懷疑。這一系列的經曆讓勤勞淳樸、身體健壯、意志堅韌的祥林嫂,經濟上受盡剝削,政治上備受壓迫,精神上慘遭摧殘,直至最後淪為乞丐,凍餓痛苦緻死。
縱觀祥林嫂一生命運的發展過程,充滿了悲苦意識。祥林嫂勤勞質樸、善良堅強,希望能和其他的勞動婦女一樣獲得人的權利和義務,獨立做人。但是兩次不幸的婚姻和悲慘的生活境遇,導緻她的精神每況愈下。雖然有抗争和希望,但是是盲目的,他沒有找到不幸命運的根源,沒有找到擺脫命運的正确出路,她的反抗本身,就深深打上了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的烙印。
二 祥林嫂的出逃與反抗面對命運和苦難,祥林嫂沒有選擇任憑宰割,他有自己的應對之策,但階級意識不夠鮮明,反抗和掙紮中充滿了盲目性。她首先躲避婆家的逼迫而逃到魯鎮,接着又是大鬧婚禮,這都是因為他深受封建道德貞節觀念的影響。
第一次“人生意義”的重建。祥林嫂是童養媳,丈夫比她小10 歲,又沒有孩子。可以想象,祥林嫂的婚姻并不幸福。祥林嫂成功逃到了魯鎮,個人意志戰勝了封建禮教。到魯鎮後,她沒日沒夜的幹活,用勤勞獲得了人們的認可,祥林嫂此時是滿足的,她把工資全部存起來了,可以看出,她對未來是有希望和規劃的。
第二次“人生意義”的重建。當祥林嫂發現她被逼而嫁的賀老六對她還不錯時,便放棄了反抗。選擇了和賀老六繼續過下去,她嘗到了從未有過的甜蜜。兒子出生了,祥林嫂完成了人生意義的第二次重建。
第三次“人生意義”的重建。丈夫死于傷寒,兒子被狼吃了。祥林嫂重回魯鎮,還喪失了人們對她的尊重。因為再嫁喪父,她遭遇了魯鎮人的冷漠和歧視。祥林嫂要完成巨大創傷後的精神修複,要對已然失去的“意義”進行追尋和找補。
封建禮教殺人的說法顯然不夠全面更不夠深刻。祥林嫂死于人生“意義”重建之後的一次次轟塌。
勤勞善良的祥林嫂在與命運的抗争中,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反抗,但我們也意識到反抗、勤勞、善良的背後即為苦難。她的逃婚,她的抗婚,她的捐門檻贖罪本身就是無法實現的悲哀,正如想拔自己的頭發離開我們生存的星球一樣,顯得那麼的遙不可及。
祥林嫂這種生活的境遇,無疑顯示了封建禮教思想毒害的深遠,她的奴隸性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愚民政策下的必然産物。深刻反映了日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控訴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吃人罪惡,從而激起我們對封建制度的無比憎恨和對婦女問題的深刻探究。
三 人死後有沒有靈魂?生的意義何在,死的意義又何在?海德格爾認為向死而生,人隻有認識到死亡的意義才能逼出存在的意義。死的意義成為照亮和喚醒人們抵禦庸俗、苟且、沉淪的“探照燈”。然而,死的意義卻是一個“超驗主義”問題。活着的人類永遠沒法回答。
周作人認為,“這顯然有一個模型在那裡,⋯⋯那是魯迅的一個本家遠房的伯母。⋯⋯她為了失去兒子的悲哀,精神有點失常,⋯⋯祥林嫂的悲劇是女人的再嫁問題,但其精神失常的原因乃在于阿毛的被狼所吃,也即是失去兒子的悲哀,在這一點上她們兩人可以說是有些相同的。”
祥林嫂的恐懼是對于“意義”徹底喪失的絕望和無助。成為乞丐的祥林嫂仍然執着地追問“我”,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這是她對于“意義”的再一次追問。
生的意義和死的意義是緊密相連的。“我”隻能無以面對,慌張而逃。這不是“我”的軟弱,而是人類永恒的困惑。“說不清”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故事中“我”和祥林嫂遭遇與交談的情節,即祥林嫂之問:“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這裡,魯迅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在這個問題前退卻了。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裡遇到不及預防的臨時工,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于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躇中,想,這裡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一為她起見,不如說有罷。“也許有罷,——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說。
“也許有罷”的回答已經是很勉強了,然而祥林嫂接下來的追問,終于使“我”顯露了原形。
“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實際上,十幾年後,當魯迅真正面臨死亡時,他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解答:“這個時候,我才确信,我是到底相信人死無鬼的。”這句話顯然隐含了這麼一個意思,即:人死後到底有鬼無鬼、有魂靈無魂靈,是魯迅長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這個思考具體從何時開始,我們不得而知,單知道在《祝福》中借祥林嫂之口說出是一個确切的證據,這至少證明他在1923—1924年之交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
現在,封建禮教沒有了,神權也沒有了,破除迷信了,唯物主義能夠消解掉人類對于死亡的恐懼嗎?唯物主義認為,人死了,烈火燃燒之後什麼也沒有,無邊的黑暗,無邊的虛無,這依然是讓人恐懼的說法。所以,現代醫院裡,仍然有着許多陷于死亡恐懼的病患。所以,即使是科學發達的今天,廟裡的香火依舊旺盛,教堂的鐘聲依舊洪亮。
《祝福》是“存在主義”象征之作,是關于人的存在中,死亡、孤獨、意義等命題的終極思考之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