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常常在腰腿不适去就診檢查或者體檢時被發現,最多見的發生部位為脊柱或四肢大關節。
有的人為此憂心忡忡,認為其最終會造成全身癱瘓,因而耗費大量的精力及财力到處求醫問藥,往往效果不理想。
首先,應該正确認識以下幾個問題:
一、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什麼?
骨質增生是由于正常老化、急慢性勞損、不良生活習慣、肥胖、關節發育畸形、代謝及免疫異常等始發因素作用下,脊柱和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使脊柱和關節的平衡性遭到破壞,出現不穩定,應力傳導及分布發生改變。
為了适應這些變化,機體在恢複新的平衡狀态過程中,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積,減少應力集中部位骨骼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增加了脊柱或關節的穩定性。骨質增生是機體的一種自我适應性調整,是機體的本能的一種體現。
二、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的關系是什麼?
絕大多數骨質增生患者并無明顯臨床不适表現,常常是在偶然檢查中發現的。
隻有當骨質增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增生的骨質比較大,累及了神經和血管以及造成了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症及損傷時,才會産生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
三、骨質增生是否會無限制的發展并不斷惡化?
骨質增生一般随着年齡增長和病情的發展而加重。
但具體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骨質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可以這樣理解,骨質增生是機體恢複到新的骨關節平衡的一種自我适應機制。
當脊柱或關節重新恢複到穩定狀态,即新的平衡建立時,骨質增生自然會減緩或停止。
其次,如何處理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如無明顯的不适症狀時,不用刻意去處理。
對于造成了臨床症狀的患者,我們可以針對病因,對症治療。
骨質增生累及相鄰的骨和神經、血管,摩擦相應的軟組織導緻發炎時,患者常感覺劇烈疼痛,伴随腫脹、肢體功能障礙等。保守無效,萬不得已才考慮采取手術治療。
另外可采取以下方式進行自我調理:
一、對于足跟骨質增生,可選擇軟底鞋
穿得舒适往往比穿得好看重要,這點對骨質增生患者尤其适用。選擇橡皮底的鞋子對足部較好;選擇慢跑鞋也不錯。
避免經常在堅硬的地面上活動,例如禁忌在水泥地、木闆、或無地毯的地闆上運動。
二、可在骨刺部位墊上泡沫軟墊
在骨質增生局部症狀明顯部位,比如腳後跟位置,墊軟墊可減輕骨刺對周圍軟組織壓迫導緻的不适,也可以在軟墊骨刺相應的部位挖一個洞。
三、熱敷
如果疼痛的比較厲害,可用熱敷。
四、理療
有條件的可進行局部理療,對減輕症狀大有好處。
五、要适當進行有選擇的體育鍛煉
對于足部骨刺,可以用騎腳踏車或遊泳取代走路或慢跑,這樣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不會傷及病腳進一步加劇症狀;
膝關節骨質增生時,多做屈伸運動,如踩固定自行車可促進骨關節的新陳代謝,但也得注意避免大強度的劇烈運動以防止進一步損傷關節;
腰椎骨質增生時,多做腰部旋轉及屈伸運動;可做仰卧起坐及燕子飛的動作鍛煉腰背肌肉力量。
六、減肥
體重超标導緻關節負荷大也是引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對于肥胖患者,減肥刻不容緩。
七、均衡飲食,補充營養素
多食富含多種維生素的及抗氧化劑的食物,中老年人,尤其是缺鈣患者要注意多進食高鈣食品,必要時可口服藥物補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