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老子生來白須白眉,“耳大無輪”,後世的藝術家在塑造老子形象時都會特别突出這兩點。據說耳朵大是古代聖人的一個标志性特征。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人,曾做過東周的“守藏室之史”,就是管理藏書的史官。後周景王死了,周王室内亂,景王之子在争奪王位的鬥争中失敗,便帶着周朝的典籍逃到了楚國。老子因此失去了官職,不得不離開周,西出函谷關,流落到了秦國。《史記》上說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又說“莫知其所終”,也許是客死于秦地了。
老子是一位學識淵博、思想深邃的老人,一位春秋時代的大賢者。
傳說在公元前526年,孔子曾到周都拜訪老子,讨教有關“禮”的問題。老子對他說:“你所研究的禮的創始者骨頭都已經腐爛了,隻是其言論還遺留在世間罷了!一個君子,有機會便當出來做官,造福衆人,沒有機會便當韬光養晦,順其自然。我曾聽說善于經商的人,收藏許多好貨,但表面上卻好像很匮乏;同樣的,一個德行美盛的君子,即使滿肚子都是智慧才德,外表好像一無所知。你應該去掉驕氣和欲望,不要把志氣表現得過分明顯,因為這些都是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啊……”孔子回去後,對弟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翔,可以用箭去射;魚,我知道它能在水中遊動,可以用釣繩去釣;獸,我知道它能奔跑,可以用網去捕捉。至于龍,我就不知道了。我今天見到老子,感覺他就像龍一樣。”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不熱衷于人的思想境界和處世哲學,而是放眼更大的自然規律,即“道”,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人稱《道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老子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原,萬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運動和變化,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産生萬物後,又寓于萬物,使萬物得到潤澤和生長。
《道德經》下篇人稱《德經》,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說:高層次的“德”不強調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這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德經》闡述老子的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長生之道。“德”的基本内涵,是本體“道”具體以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認為“道”的特性是自然無為。按道辦事的人,隻是依照萬物自然的狀态去發展,是輔助,而不是約束和強制,這就是“無為”。
“道”雖然模糊難辨,但它作用于天地萬物時,又表現了某種規律,這是人們可以認識和遵循的。老子還認為,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狀态的,老子希望避開世間的紛争,保持内心的平靜,回到虛靜的本初狀态中。
《道德經》中,老子從多個層面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社會及人類本身的種種内涵,蘊含着正反對立又相互轉化的樸素辯證法的思想,揭示了自然規律的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同時也表達了老子本人清靜無為的處世思想。這些都在中國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