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紅彤彤的柿子像一盞盞小燈籠燃燒着豐收的喜悅, 柿子是秋季的當令水果,不但味道甜美可口,而且全身的藥用價值也不少。
柿子
《本草綱目》中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随息居飲食譜》認為“鮮柿甘寒,養肺胃之陰,宜于火燥津枯之體“,深秋氣候涼燥,秋風飒飒,消耗人體的津液,柿子正是生津潤燥的新鮮水果,非常适合食用。
柿子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蛋白質、瓜氨酸、胡蘿蔔素和碘、鈣、磷、鐵等物質,對心髒有神奇的保護作用,被稱為“心髒守護神”。
柿子的維生素、糖分含量高出一般水果,所含膳食纖維能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維持正常的功能活動,每天吃一個柿子有良好的潤腸通便效果。
柿子各地都有,品種很多,比如臨潼的火晶柿子紅如火,亮如晶,肉質細密,含糖量高且無硬核,除食用外,可釀酒、做醋,藥用能治腸胃病、止血潤便、降血壓。用火晶柿子和面粉做成的火晶柿子餅,綿軟香甜,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柿子的選購以大而無核,熟透而不澀為好,不要挑選表面裂開的柿子。當然還有一種青柿,用石灰水浸泡過,可去除澀味,削去外皮食用,味道甘脆甜美。
柿餅
柿子可以加工成柿餅,柿餅氣味甘,平,澀,健脾補胃,潤肺澀腸,既可充饑又可補虛勞不足,清肺澀腸,消痰止渴,治吐血,潤心肺,療肺痿心熱,咳嗽喑啞。是老少鹹宜的果中聖品。
食療方
1.反胃、便瀉:以柿餅飯上蒸熟,日日同飯嚼食,能不飲水更妙。《随息居飲食譜》
2.産後嗽逆、氣亂心煩,柿餅切碎煮汁飲。《随息居飲食譜》
3.小兒秋痢︰以粳米煮粥,熟時入幹柿末,再煮三、兩沸食之,奶母亦食之。《食療》
4.反胃吐食︰幹柿三枚,連蒂搗爛,酒服甚效。切勿以他藥雜之。
5.鼻窒不通︰幹柿同粳米煮粥,日食。《聖濟》
6.耳聾鼻塞︰幹柿三枚細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許煮粥,日日空心食之。《聖惠》
柿霜
柿霜是制成"柿餅"時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性味甘,涼。柿霜可生津利咽,潤肺止咳。用于口瘡,咽喉痛,咽幹咳嗽。注意風寒咳嗽忌服。
柿霜可治療口瘡:将柿霜均勻塗在患處,每日3—4次。
近代中醫大家張錫純善用柿霜餅治療陰虛勞熱。
食療方
珠玉二寶粥
做法:生山藥二兩,生薏米二兩,柿霜餅八錢,上三味,先将山藥、薏米搗成粗渣,煮至爛熟,再将柿霜餅切碎,調入融化,随意服之。
功效:治脾肺陰分虧損,虛熱勞嗽,并治一切陰虛之證。
山藥、薏米皆清補脾肺之藥,然單用山藥,久則失于黏膩;單用薏米,久則失于淡滲,惟等分并用,乃可久服無弊。又用柿霜之涼可潤肺、甘能歸脾者,以為之佐使。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适口。
水晶桃
做法:核桃仁一斤,柿霜餅一斤,先将核桃仁飯甑蒸熟,再與柿霜餅同裝入瓷器内蒸之,融化為一,晾冷随意服之。
功效:治肺腎兩虛,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無力,以治孺子尤佳。
核桃仁多脂味美,為食中佳品,性善補腎。柿霜色白入肺,而甘涼滑潤,其甘也能益肺氣,其涼也能清肺熱,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與核桃同用,肺腎同補,金水相生,虛者必易壯實。食之又甚适口,饑時可随便服之,故以治小兒尤佳也。
柿蒂
柿蒂為柿的幹燥宿萼。性味苦、澀,平。歸胃經。可降逆下氣。用于呃逆。《濟生》載柿蒂散︰用柿蒂、丁香各二錢,生姜五片,水煎服,治咳逆胸滿。
【小貼士】
柿子食用溫馨提示
1.空腹不能吃柿子。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結石。
2.不要與蟹、魚、蝦等海鮮同食。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柿石。
3.糖尿病人勿食。因為柿子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吃後易使血糖升高。
4. 缺鐵性貧血者少食。因柿子含有單甯,易與鐵質結合,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
作者/林毅蓉:中藥師,三級公共營養師,中級工程師,就職于國有控股醫藥公司。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染發了嗎?這些知識要先了解!
上斑下斑,中醫療效不一般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