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

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9 21:10:42

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再說古漢語中的通假字現象)1

古代為什麼會有通假字呢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記錄原來的多義詞或同形詞的字就是古字,記錄分化後形成的新詞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與原來兼表原來意義的字合稱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來兼表意義的字是“古字”。

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有句: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其中“莫”為“暮”之古字,“莫”的本意是太陽落在草叢中,表示日暮、傍晚。後來“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人“和否定副詞”不“,為了在書面語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為“暮”字來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對古今字。

異體字:是指讀音、意義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漢字。如“淚”和“淚”,“睹”和“覩”。

通假字:某字的讀音與本字相同或相近,借來一用。借來的字隻能作為臨時使用。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音通(近)通假”。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别字)。

事實上,第一個寫通假字的人可以說是寫的白字,但是後人紛紛效仿,也就積非成是了。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也就是說社會對文字的使用沒有統一的嚴格的标準,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的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這就産生了通假字。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

“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辄誤寫用,世所謂别字也。”

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别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因此通假字的存在有社會合理性,從本質上說是漢語文字用字不規範的産物。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古書幾乎都被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于當時背誦者隻記住個讀音,未記住其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緻記錄時将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漢字在隸變之後,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複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記,也自然易寫“别字”,陸德明在《經典釋文·叙錄》中引用鄭玄的話:

“其始書也,倉卒無其字,或以聲類比方假借為之,趣于近之而已。”

古人認為語言憑借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

“訓诂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另外在書法上,古人用字,以手寫為主,不像現代人動不動就打印的。在寫的時候更為講究美觀。為了使整個版面上的字在結構上的布局協調,會花費很多功夫。而在某些時候,用正字會顯得不協調,故以通假替代。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文人故弄玄虛,掉書袋而刻意模仿出現通假在的情況。

在多數的情況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因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

可是,由于從古到今,讀音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讀音不一緻。例如“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通假字“讀”代替了本字“逗”。“讀”音dú,“逗”音dòu。

對于這種通假字,古書注解一般用“通”或“讀為”“讀曰”來表示。“通”或“讀為”“讀曰”前的字是通假字,後邊的字是本字(又叫正字)。古書中文字通假現象很複雜,主要有甲通乙(如“蚤”通“早”;而“早”不通“蚤”)和甲乙互通(如“即”通“則”,“則”也通“即”)兩種類型。

古書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書難讀的原因之一。

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縛,“以聲求義”,找同它的本義,不能望文生義而“硬解”。

清代學者王念孫《經義述聞·序言》中說得好:

“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之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解,則诘為病矣。”

比如前人将“莊公寤生。”(《鄭伯克段于鄢》)的“寤”即如其字面解為“寐寤”,“謂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時始覺其生。”一覺醒來孩子已生下,又何“驚”之有?寤本通“牾”,牾訓逆,牾生即逆生。像上面那樣的解釋是“以文害辭”,可見明通假對閱讀古書的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使用通假字時用“同”和“通”的表述是不同的, “A”通“B”表示A是B的通假字,“A”同“B”,表示A是B的異體字或古今字。


注:通假字與假借字的分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愚公移山》中: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制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系,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诂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别。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質上不屬于錯字或别字,屬于正常的文言現象。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般在教材中都有詳細的注解,主要是自己理解和積累。現略舉幾例,以觀其概貌。

“亡” 通“無”。例如: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厝”通“措”。例如: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趣”通“促”。例如: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門豹治邺》)

“離”通“罹”。例如: 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原列傳》)

“裁”通“才”。例如: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

“翼”通 “翌”。例如: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促織》)

“止”通“隻”。例如: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

“陽”通“佯”。例如: 皆陽應曰:“諾”。(《記王忠肅公翺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