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格,指書畫家出售作品所列價目标準,又稱潤例、潤約和筆單等。
制訂潤格的好處在于明碼标價、童叟無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也可以使得一些“小氣鬼”望而卻步,省卻很多精力。
潤筆費的報酬标準又因詩、文、書、畫的類别而異,各種不同的類别中又因其規格而異。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的一天,畫家鄭闆橋在揚州轟動了一把,他打出筆榜,公布了自己字畫的收費标準: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
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隻當秋風過耳也。
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屬書謝客。
鄭燮《行書金農詩橫幅》
第一段開門見山,明碼标價: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
書條對聯一兩,
扇子鬥方五錢。
鄭燮《行書七絕詩》 揚州博物館藏
第二段說别送禮,直接給銀子:
凡送禮物食物,
總不如白銀為妙。
蓋公之所送,
未必弟之所好也。
若送現銀,則中心喜樂,
書畫皆佳。
行書論書鬥方
第三段說不能賒賬,也不陪聊天:
禮物既屬糾纏,
賒欠猶恐賴賬。
年老神疲,
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鄭燮《行書論書軸》 紙本 揚州博物館藏
最後附詩一首,強調買賣雙方的兩廂情願:
畫竹多于買竹錢,
紙高六尺價三千。
任渠話舊論交接,
隻當秋風過耳邊。
都說鄭闆橋有“三真”:真氣、真意、真趣。在潤格問題上,倒也體現得淋漓盡緻。
鄭燮《墨竹圖》
鄭闆橋的筆榜是乾隆二十四年所定,當時鄭闆橋一大幅畫,價值約近一畝良田。鄭闆橋的坦誠布公,将遮遮掩掩的文人酸腐之氣一掃而空,談錢可以不傷感情。鄙夷者有之,贊許者有之,诋毀者有之,但更多的人卻在微微一笑中接受了書畫市場的這一悄然變化。
進入我的頭條主頁
體驗賽大家集字書法字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