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門嚴防因災返貧緻貧?8月7日上午,三輛面包車從安徽馬鞍山市區,朝着和縣石楊鎮高關小滕村駛去,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各地各部門嚴防因災返貧緻貧?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8月7日上午,三輛面包車從安徽馬鞍山市區,朝着和縣石楊鎮高關小滕村駛去。
山坳坳裡的小滕村,是和縣有名的高關葡萄主産區,當地村民大多以種植葡萄為生。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裡産出的葡萄美味可口,口感鮮甜,别具特色,遠銷南京、合肥、蕪湖等大中城市。這天一大早,滕之飛便和家人忙碌起來,聾啞的父親幫着剪葡萄、挑挑子,鄰居們也趕來幫着裝箱。馬上,來自馬鞍山的三輛車會運走他家的1500斤新鮮葡萄。
“下單的是馬鞍山安豔妮美容公司。為了給滕之飛家減輕負擔,他們直接過來裝走。”和縣巾帼公益扶貧電商負責人朱萍提前趕來幫忙。滕之飛的葡萄也牽動着她的心:“滕之飛這個小夥很勤快,也很上進,他的和縣石楊雲飛葡萄種植園,現在是我們扶貧電商平台的常駐商戶。”
滕之飛一家是2014年建檔的貧困戶,父親先天聾啞,母親患有小兒麻痹,前些年突然癱瘓在床。2017年,在深圳打工的滕之飛選擇回鄉照顧母親。當年通過申請,鎮上為其辦理了4萬元金融扶貧貸款,幫助其發展大棚葡萄種植。滕之飛開始跟着鄉裡鄉親學種葡萄。冬天剪枝,春天打芽,滕之飛在家鄉的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起來。每天田裡忙完後,他還要回家做飯、喂給母親吃,貼心照料家人。
從1畝地擴種到16畝地,從單棵挂果3斤到單棵挂果22斤……三年多過去了,滕之飛的葡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不打農藥,防蟲靠套防蟲網”“基本使用農家肥”“傳統的一個枝上留13片葉子,我通過摸索,改留15片”……靠着綠色發展理念和刻苦鑽研,他的葡萄逐漸為人知曉。去年賣出4萬斤葡萄後,他又擴充了幾畝大棚。
希望在枝蔓間攀援。不料,今夏的連綿大雨,卻讓他的6畝葡萄幾遭滅頂之災。
雨天裡,心急如焚的滕之飛一天三四趟地往田裡跑,清溝瀝水,檢查每一棵樹、每一挂葡萄的狀态,有生病的及時剪去。可汛後,泡水過多的田畝還是無法挽回。
“剩下的應賣盡賣,我們幫你挂平台,聯系售賣渠道。”扶貧電商平台的一句話,終于讓滕之飛安心了些。這陣子,滕之飛一家的幫扶責任人、和縣副縣長王竹梅每天都會給朱萍打幾個電話。“好不容易日子有了起色,我們也要盡力,不能讓他們家因災返貧。”電話裡,王竹梅言辭懇切。
好在滕之飛田管得當,再加上幾畝防雨大棚,剩下的10畝葡萄田産量尚可。“除了馬鞍山的訂單,我們還對接了和縣安德利商超,先行試賣500斤。”朱萍告訴滕之飛。
“謝謝你們,不知怎麼感謝才好。”滕之飛不擅言辭,黝黑的他隻是一次次鑽進葡萄園,挑選最大最好的裝進籃子,帶着笑意一挑挑運出來。
“我們通過電商培訓、‘你種我銷,你養我賣’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訂單式服務,幫助不少貧困戶找到了适合的脫貧緻富路。有了内生動力,加上各股力量的幫助,相信他們能從這次災情中走出去。”朱萍說道。
據悉,近期,和縣緊急部署,要求各鎮進行全域排澇,确保群衆财産安全。各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已對全縣7483戶貧困戶和173戶貧困邊緣農戶生活生産情況進行了全面走訪摸排,統計受災情況,并因戶施策。及時組織指導農戶做好受淹農田的生産恢複工作,做到不空田、不荒田;指導養殖戶做好畜禽圈舍的清理和消毒,防止動物疫病。能恢複生産的及時生産自救,不能恢複的農田提出改種、補種指導意見,組織種源,引導改種。積極和保險公司對接,迅速開展理賠工作。通過電商平台等渠道幫助售出滞銷作物。目前,該縣已陸續解決64戶的産業發展受阻問題。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常河 通訊員 郭彤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