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現階段木耳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情況?如何應對?請看專家給您支的招兒!
抓住适溫時期,省力化标準化開口促芽
盡早安排開口時間,保障後期産量
北京地區春耳主要出菇期為5-7月。我市氣候資料表明,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我市氣溫一般在10-25℃,氣溫适合耳芽的發生和分化。因此,現階段菌棒入地恢複後,要抓緊進行開口,但同時多大風天氣,氣候幹燥,要做好防風保濕。5月下旬氣溫上升較快,不利于耳芽發生和分化,且會造成生産延遲、出菇期縮短,不利于産量形成。
科學設定開口參數,落實開口标準
在菌棒刺孔開口時,要科學設定開口的口形、數量、口徑、深度,以保證耳芽形成的整齊度和後期出耳的産量、質量。管理經驗欠缺的種植戶開口口形選用“Y”形口,管理簡單且可以防止憋芽。管理經驗豐富的種植戶可以采用“I”形口,耳根小,單片率高。孔徑一般選擇4-6毫米,口徑越小耳根越小,商品性越好。16.2厘米×33厘米(折幅×長度,料柱高度18厘米)的菌袋每袋開口140-180個(即刀輪在14-18排,推薦使用16排)。開口深度0.3-0.5厘米,使進入新鮮空氣,刺激原基分化并形成耳芽。
使用電動開口機械,提高開口效率
推薦使用電動按壓開口機(每小時可完成2400個菌棒的開口工作)。每台電動開口機配備3人,1人拔取菌袋封口處棉塞或海綿,1人向機器輸送菌棒刺孔開口,1人擺袋。每隔半個小時用2%石灰水或0.5%高錳酸鉀溶液擦洗開口機的刀輪,以防止雜菌侵染菌棒開口處。
控溫保濕,培育健壯耳芽
菌棒在刺孔開口後,開口處菌絲發生損傷,需要靜置菌棒,一周内避免噴水,采取保溫、保濕的措施,促使菌絲恢複生長,進而形成耳芽。
畦面直立擺棒,密度合理
開口後的菌棒,袋口朝下直立放置在耳床畦面上。為節省用地和物資,合理增溫,催芽時合理密排菌棒。每平方米可擺40-50棒,棒與棒間距2厘米,擺放均勻。
覆蓋薄膜草簾,保溫保濕
排棒完畢,要及時在菌棒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用于保溫、保濕、防雨。薄膜上再蓋一層薄草簾。草簾的厚度以能使少量陽光透過,照射到菌棒上為佳,以達到保溫、防曬和散射光誘導作用,促進耳芽形成。耳床内菌棒的溫度控制在10-25℃。具體管理措施溫度低時白天揭開草簾,讓陽光增溫;溫度高時,蓋嚴草簾,揭開菌床四周的薄膜,通風散熱。山區要預防近一周内夜間低溫,防止菌棒受到霜凍危害,可在白天掀開部分草簾增溫,夜間再将草簾覆蓋好,起到蓄熱保溫的作用。
注意及時通風,控溫散熱
菌絲在恢複生長過程中自身也會産熱、釋放二氧化碳,要在薄膜覆蓋時預留通風口。随着耳芽的形成和氣溫上升,逐步加大通風量,降低菌棒間的溫度,以不超過22℃為宜。
來源: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農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