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程先生因為工作原因,平時應酬不斷,時常會有些胃痛、胃脹的小毛病。醫生曾建議他做個胃鏡檢查,但他認為自己還算年輕,吃點藥抗一抗就過去了,因此并未引起重視。
直到最近,程先生偶然一次發現自己的大便呈暗黑色,于是家人趕緊讓他去醫院做檢查。萬萬沒想到,最終确診為胃癌。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胃病發病率已經達到80%,肛腸疾病發病率高達59.1%!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在目前所有惡性腫瘤中占第二位。尤其是近年來,胃病發病年輕化,越來越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胃病。
事實上,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又或許跟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慢性胃病的症狀相混淆,沒有什麼典型表現,容易造成誤診、誤治,因此,若反複出現以下五種症狀,需提高警惕。
明明不是吃飯吃太飽,但感覺有一種模糊的悶脹感,沒有明确的誘因。感覺常不明顯,平靜時感覺時有時無,但反反複複,存在較長時間。
通常是一種“隐隐作痛”,疼痛程度剛開始輕,可以忍受,但不容易緩解或緩解後,短時間内又出現,甚至嚴重到劇痛了,這種情況就需要重視。
消化能力大大下降,胃酸分泌異常,常有食欲不振的表現,對自己喜愛的食物也缺乏興趣。有的伴反酸、嗳氣或消化不良表現。這些表現與胃炎、胃潰瘍症狀類似,容易被忽視。
常易被誤認為胃潰瘍出血,而出血量小時不易引起患者注意。
原本的慢性胃病近期疼痛規律消失,或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效果變差,此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目前,我國胃癌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所以建議40 歲以上人群盡量每年體檢一次。其次,喜歡進食腌制和煙熏食物,有胃癌家族史,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疾病,以及長期吸煙、酗酒,有幽門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均屬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對于這些人群,建議及時檢查胃鏡,因為到目前為止,胃鏡依然是發現胃癌的最佳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