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們國家對太陽能行業的貢獻,真空管算一個,熱管型集熱器勉強也算一個。真空管是清華殷教授當年以清華陽光的品牌推廣和做出來的。把這麼好的産品進行改良和産業化,最終在民用市場上得到很好的推廣,直接帶動了一個幾百億的行業。這裡我們要感謝殷教授,向殷教授這樣的科學家緻以崇高的敬意。
手裡捧花的就是殷教授
熱管型的集熱器,我記得當年是德國公司先推出來的,我們後來改良的。 當時這個産品一出來因為熱能品位(相比較平闆集熱器)比較高有賣點,且材料和制作成本高(當時真空管比現在貴,熱管制作也貴),導緻其價格很高,在德國市場價格上和瑞特的CPC真空管内置U管屬于絕對的一哥。 U管集熱器的熱能品位當然更高。這裡以後專門講講這個産品。 我們的力諾瑞特和這個瑞特以前是深度合作關系,這裡順帶說一下。
德國肖特的産品,後來我們國内的集熱器很多外形都神似
我們的貢獻就是把熱管的工藝進行改良優化,讓其價格盡量的便宜了下來。目前受制于真空管的産業鍊以及熱管的生産基地,這個産品現在基本上隻能我們國内才有生産。德國也有少部分,但他們的價格太高了。
但是現在和我們常見的工程熱水器相比,仍然貴。主要裡面用到了大量的銅。尤其是熱管,目前其他材料難以像銅那樣的緻密以及耐久。也因為銅,所以這個産品整體就貴了。
熱管集熱器除了貴以外,基本上解決了太陽能所有的問題。其耐壓,防凍,熱損小,熱能品位高,效率高。
那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去降低這個産品的成本?倒是有一個。
我們受工程對插聯箱的啟發,我們做了一個适合熱管的對插換熱流道聯箱。對插換熱聯箱比較好做。
兩邊都可以插熱管的
但又涉及到熱管必須水平傳熱的問題。我們經過仔細探索,我們發現不一定要完全水平,總歸還是可以有一定的傾角。有一點就夠了。因為我們的熱管是重力熱管,我們隻需把冷凝頭做成偏心的方便介質回流即可。
但這個必須要經過實驗驗證。好在經過我們和傳統對插非承壓集熱器對比,我們這個要高接近20%。我們沒有想到會高這麼多。後來仔細研究終于搞明白了,傳統非承壓對插集熱器,肚子大,真空管也大,一台裡面大概會有55升的水,這個經過一夜後,基本上都冷掉了,那麼白天開始什麼不說就要先把這55升加熱。而我們熱管集熱器基本上就沒有這個問題。
再加上傳統的對插非承壓裡面的介質需要真空管裡的水通過熱虹吸到聯箱裡,然後通過泵再循環到水箱裡。因為其是水平的,所以熱虹吸要比我們熱管慢的太多。
自己實驗的設備。
熱管對插經過2年多的實驗,我們終于推向了市場,現有的項目就熱性能和穩定性來講,客戶都很滿意。
這種熱管型的對插産品,我們就不用考慮所謂的排空呀,熱損呀等問題。如果管道保溫做的好,甚至都不需要防凍液。那這個在北方取暖就有優勢了。
我在之前介紹德國太陽能應用的時候提到過,他們就是用熱管集熱器作為采暖。
我們的下一步目标是進一步加大流道(計劃做到直徑50mm),這樣可以幾十台做串聯,真正的承壓大串聯。解決我們集中供熱需要太陽能的安裝問題,流阻問題,熱損問題等。
等大流到50mm 做出來了,再像大家彙報。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