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高緯繼位後,雖然政局不穩,但有堂兄弟蘭陵王高長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衛國,國家還算穩定。
高長恭是北齊宗室最優秀代表,他不僅生得“貌柔心壯,音容兼美”,還骁勇善戰,很有謀略。
(高長恭劇照)
說到他天下無雙的好姿容,就讓他非常煩惱,為什麼呢?
原來他每次沖鋒陷陣,敵人看到他的好姿容,都不忍心殺他。
不過在古代打仗,大将出戰,沒有震懾力,在氣勢上便輸了幾分。
畢竟先聲奪人往往能占據主動權,所以高長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私人訂制了一張猙獰的面具。每逢出戰,就戴在臉上。敵軍看他面目“猙獰”,因此對他不敢輕視。
都說北齊王朝是禽獸王朝,說的是高氏家族幾代皇帝都殘暴兇狠,荒淫無道。
但高長恭卻是個另類。在史書上,他沒有繼承父輩們的暴虐,他對手下的将士都非常體恤。每次得到賞賜,都和大家分享。哪怕就是一瓜兩棗,他也要與大家同享,再加上他又能征善戰,因此将士對他非常信服,他在軍中的威望更是無人可比。
高長恭雖是高家的小王子,但他并不因身份顯赫而端架子。
有一次,高長恭入朝參拜。結果,等他出宮時,發現他的随從都已經散。于是,他便自己走回王府,也沒有因此責罰那些随從。
有個叫陽士深的行參軍,曾彈劾他貪贓的罪行。後來陽士深被調入他的軍中,每天惶恐不已,唯恐遭到他的打擊報複。
高長恭知道後,為了讓陽士深安心打仗,于是尋了他一個小小的不是,對他稍稍懲戒了一下。這樣一個懲戒出來,陽士深就知道高長恭對他打擊的程度,因而也就不怕了。
(高長恭劇照)
除此外,高長恭還不好女色。
有一次,高長恭大勝而歸。武成帝大喜之下,賞了他20名美貌動人的小妾。
高長恭本來一個也不想留,但出于禮節,再說畢竟是皇帝所賜,不能駁了皇帝的面子,所以他就留下一個小妾,其他的他都委婉地拒絕了。
對于錢财,高長恭也頗不在意。他臨死前,手中還有别人欠他一千金的欠條,然而他并沒有讓家人去索要債務,反而一把火把那些欠條燒了個精光。
所以,在北齊禽獸王朝中,完美無暇的高長恭,就如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蓮花。
高長恭曆任兩朝皇帝,一任是武成帝高湛;另一任則是高湛的兒子高緯。
高湛繼位後,高長恭被封為蘭陵王,并因戰功累次升遷至并州刺史。
公元564年,北周大臣宇文邕發兵攻打北齊的洛陽。
由于大兵壓境,北齊洛陽眼見就要失陷,武成帝命高長恭和大将軍斛律光等人率軍前往馳援。
當時,敵衆我寡,北齊軍士氣低迷,不敢前行。
高長恭見狀,便帶了500精兵在前面冒死突圍,由于他勇猛無敵,很快便突破了北周的包圍圈,直抵金墉城門下。
由于高長恭帶着面具,城中的北齊軍也不能确認他究竟是不是敵軍僞裝。直到他取下頭上的面具後,城中的北齊軍一片歡呼,立刻垂下雲梯,并派弓箭手保護他及他的部将們登上城樓。
在他的指揮下,北齊軍士氣大漲,再加上斛律光等人從北周軍後方進攻,雙方前後夾擊,很快就打得北周軍潰散而逃。
(高湛劇照)
這一戰,高長恭名聲大振,将士們特意編排了威武雄壯的《蘭陵王入陣曲》。大家且歌且舞,讴歌他不畏生死的大無畏精神。
次年,武成帝為了能盡情享樂,将帝位禅讓給了高緯。他做了幾年太上皇後,便因縱酒過度去世了。
高緯在位初期,由于高長恭屢立戰功,因此對他封賞不斷,官職更是不斷升遷。讓他先後擔任大司馬和太保等重要職務。另外,由于戰功顯赫,他被封為巨鹿郡公、長樂郡公、樂平郡公、高陽郡公等。
有一次,高長恭凱旋歸來,高緯好奇地問他,你這樣孤身入敵陣,不怕死嗎?
高長恭聽後,認為高緯是關心他,所以感動之餘,恭順地回答說,國事即家事,在戰場上是想不了這麼多的。
本來這話沒毛病,但高緯居然因此夜不能寐了。
原來,高緯在高長恭的面前,内心裡比較自卑,他不僅生得沒有高長恭好,還言語遲鈍,能力也極為平庸。
正因如此,說他不妒忌高長恭,那絕對是假話。
再加上高長恭手握兵權,朝中大臣又多與他交好,這種種的情況,讓高緯不由得越想越怕。
于是,高緯對高長恭的态度來了個180度大拐彎。
聰明的高長恭怎麼不明白這個中原因呢?
為了讓高緯對他不起疑心,高長恭便開始大收賄賂。
(高緯劇照)
他的親信相願見狀,大惑不解,于是問他已經位高權重,何至于還要收受财物,做自污身價的事情呢?
這一問,高長恭竟痛哭失聲,卻隻是不答。
相願立刻明白了高長恭的苦衷,長歎一口氣,并說,本來皇帝就怕你功高震主,你這樣做不是留下罪名,授人以把柄嗎?
高長恭于是問相願,他該怎麼隻才能躲避災禍。
相願建議他推說有病,提前退休,将手中的權力都交給皇帝,從此再也不要過問軍政事務。
高長恭本想聽從相願的計策,可是他本就年壯,再加上敵寇四起,國家動亂,他哪裡又真能放得下呢!
所以,逢有戰事,高長恭還是當仁不讓率領軍隊出征。由于他威名在外,敵人并不敢侵入北齊。
但是,高緯本就昏庸無道,成天對朝事不聞不問,隻會沉迷于酒色之中,并不認為少一個高長恭對他的王朝有什麼損害。
他雖對國事毫無興趣,但他卻把帝位看得極為重要,所以不久,他便讓使者給高長恭送去了一杯毒酒。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高長恭一片忠君愛國,卻換來一杯毒酒,再想到斛律光亦死于莫須有的罪名,高長恭不由潸然淚下。
盡管他的王妃鄭氏建議他向高緯求情,也許能挽回一命,但他深知高緯為人,與其像斛律光那般被小人所殺,不如自己體面而死,所以他悲壯地舉起毒酒,一飲而盡。
高長恭死後,北齊的軍事支柱也就随之坍塌。宇文邕大喜之餘,率軍橫掃北齊,北齊随之覆滅。高緯的皇帝之位不僅不保,連性命最後也交待在宇文邕的手中了。
(參考史料:《北齊書》《北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