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及的娛樂活動适用範圍不盡相同,有的隻盛行于上流社會,有的男女老少通用,也有的是屬于小盆友的童戲:竹馬、戰陣。
竹馬相信有句詩大部分人都讀過“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說得就是“青梅竹馬”這個典故。典型的樣式就是一根竹竿,一端有個馬頭模型,也是模拟大人們騎馬的樣子。
這個娛樂活動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有記載,郭伋擔任并州牧時期,前去西河郡美稷縣巡視時,有數百個兒童騎着竹馬前來迎接,不僅有接還有送,郭伋還和孩童們約好日期再會。這個典故也傳為美談,南宋徐鈞有詩雲“安邊治郡藹仁風,竹馬歡呼迎送中”。
三國時期,要提到就是陶謙,别覺得陶謙就是個老好人形象,人家年輕時以放浪不羁聞名縣裡。14歲時,陶謙還舉着布幡,騎着竹馬四處浪,他還是個孩子王,同鄉小盆友們争相追随他玩耍。
西晉時期,諸葛誕之子,諸葛靓被征召為大司馬,但由于諸葛誕發動了淮南三叛,諸葛靓終身不仕。他在洛陽時也因父仇不見晉武帝,司馬炎找了個由頭,讓琅琊王妃諸葛氏召諸葛靓來見。酒過三巡,司馬炎就問諸葛靓“卿故複憶竹馬之好不?”,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交情嗎?諸葛靓這眼淚就止不住了“我做不到吞炭漆身,今日再見聖顔,又愧又恨”。
可見,竹馬隻适用于孩提時期,一群憧憬着馳騁沙場的小盆友們,互相打打鬧鬧。關于竹馬的詩詞頗多,與鬥百草相似,竹馬也成為了詞牌名,稱為“竹馬子”或“竹馬兒”,就像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初中物理都要再體驗一遍...
放兩首詩詞感受一下:
《觀村童戲溪上》宋陸遊
雨餘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鸢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竹馬》清張維垣
跨竹當真駿馬乘,兒時稚氣望超騰。而今髀肉頻生歎,雲路馳驅感未能。
戰陣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戰火紛飛的年代,長輩投身軍伍,家中男兒有時會被帶在身邊培養。耳濡目染之下,同齡的小夥伴們一合計,咱們也效仿長輩,玩玩排兵布陣呗。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夏侯淵的三子夏侯稱,也是聚了一幫小盆友,自己擔任渠帥,一說玩遊戲就得是模拟軍旅戰陣。也沒人敢違背他的意願,要不就得挨鞭子。夏侯淵還說讓他讀項羽傳與兵書,但夏侯稱很有想法“才能是天生的,怎麼能學别人呢?”18歲早逝。
賈逵,魏晉八君子之一,以忠壯聞名。他年幼時也喜歡擺弄戰陣,他的祖父就誇獎他“汝大必為将率”,還口授兵書萬言。竹馬與戰陣倒是可以結合在一起,不過竹馬隻是學騎馬,在戰陣中充其量是一枚過河卒。
竹馬同遊,平生志、相期霄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