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程小妹 通訊員 粵仁宣 晨光熹微,修過摩托車、開過貨車、幹過工地的70後陳冠忠已經早早起床,調餡包餡、蒸米打糊,經營一間鄉村小店的他将雲吞和濑粉進一步改良,深受食客喜愛,每天都供不應求。
華燈初上,剛畢業不久的香港籍95後羅嘉榮的天台餐吧裡熙熙攘攘,通過将粵菜和西餐進行精巧融合,再輔以店内燈光氛圍的巧妙設計,讓羅嘉榮的小店一躍成為深圳CBD著名的網紅打卡店,既好吃又好看!
憑借着一身過硬廚藝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這在三年前的陳冠忠與羅嘉榮看來還遙不可及,而“粵菜師傅”工程讓他們有了夢想的交集。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再次明确要将“粵菜師傅”工程建成具有廣東特色、優勢獨特的重大就業工程、 産業工程和民生工程,打造成面向世界展示嶺南文化的亮麗名片。自2018年啟動以來,回望過去三年,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廣東“粵菜師傅”工程用美食“烹”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完善體系走出高标準發展之路
2018年4月,廣東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一場以美食為媒、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大幕就此拉開。作為廣東最早實施的民生工程,“粵菜師傅”工程是貫徹落實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滿足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支撐高質量發展部署實施的重大就業工程。
在“粵菜師傅”背後,有“人”有“菜”有産業,如何将這樣一項民生工程做細做實又做好,真正帶來獲得感和幸福感?制度與體系标準的完善是首要之義。2018年“粵菜師傅”工程在全省正式啟動。同年8月,《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出台,明确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提升粵菜烹饪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創新“粵菜師傅 旅遊”等模式,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創新“粵菜師傅 嶺南飲食文化”等模式,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提升嶺南飲食文化海内外影響力。
同年11月,廣東省人社廳便公布了《廣東省“粵菜師傅”烹饪技能标準開發及評價認定框架指引》,為各地市開發粵菜烹饪技能标準和推進“粵菜師傅”評價認定工作提供了技術指引。
廣東持續推進建設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培養廚點人才、傳承粵菜文化、探索粵菜發展。
2018年底,廣東省人社廳鑒定中心完成廣府風味菜烹饪、廣式點心制作、廣東燒味制作等八個“粵菜師傅”專項考核标準。此舉意味着廣東粵菜師傅烹饪技能标準已基本建立,具備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職業資格及專項職業能力的多層次評價标準,端上桌的粵菜是否地道正宗已有了章法可循。
在搭建好生态體系後,2021年廣東開展名店名品名廚評選,在全省評選了100家“粵菜名店”、199個“粵菜名品”、30名“五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和79名“四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再次為行業樹立标杆典範。當前,廣東已逐步構建了“人、菜、店”多層次評價體系,建立起從人才培養、評價标準、到專業品牌全流程的“粵菜師傅”培育體系,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日趨成熟。
美食鍊接粵港澳,粵菜香飄大灣區。與此同時,旨在提升從業者榮譽感、促進行業溝通交流、弘揚傳播粵菜文化的高規格競賽舞台興起。2018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在珠海隆重舉行,來自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的33名粵菜大廚展開激烈比拼。
2021年11月2-3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在汕頭舉行,此次大賽主題為“讓世界愛上廣東味”,旨在向世界弘揚傳播粵菜文化,打響“粵菜師傅”文化金字招牌。
大賽至今已連續舉辦4年,從珠海到廣州,從佛山到汕頭,不僅讓大灣區的餐飲從業者有了追逐夢想的舞台,促進了粵菜各大分菜系平衡協調發展,與大賽同期舉行的文化沙龍、論壇、成果展等活動更讓“粵菜師傅”工程成為了一張亮眼的“交流名片”,助力嶺南文化走出廣東、走向世界。
富民興村走出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粵菜師傅”工程點燃了鄉村廚師的夢想,更喚醒了沉睡的鄉村旅遊資源,帶動了鄉村産業的蓬勃發展。在梅州玉水村,遠近聞名的“煤炭村”搭上了政策“列車”,通過“客家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結合,讓玉水村成為了廣東烹饪協會認定的全省第一個“廚師之鄉”,這裡從事餐飲服務的超過1000多人,其中年薪20萬元以上的廚師超過一百人,一年帶回勞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2019年,玉水村貧困戶實現100%脫貧,玉水村貧困村順利出列。
在肇慶市廣甯縣,通過實施“粵菜師傅 ”發展模式,推進培訓、就業、産業、旅遊等全鍊條發展,培養廣甯籍粵菜師傅5.58萬人,遍布全國13個省市,占全縣勞動力22.7%,帶動全縣近10萬人就業創業。
在中山,隆都線和南朗線2條中山“粵菜美食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将“粵菜師傅”和當地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和農業資源相結合,進一步擴大“粵菜師傅”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完善粵菜産業鍊,讓傳統的鄉村粵菜美食煥發出新活力。
小切口釋放大動能,“粵菜師傅”工程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據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經打造了鄉村旅遊粵菜美食點384個、建設粵菜美食旅遊精品線路32條,同時還開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評選活動,評選出10個“粵菜師傅名村”,形成了像韶關“梅嶺鵝王”、梅州“玉水廚師村”等一批特色鄉村文旅品牌,“粵菜師傅”産業發展的“動力源”越蓄越足。
美食無界小小粵菜串起跨省精準扶貧路
“一人培訓、全家脫貧!”來自湛江雷州松竹鎮山美村的吳明俊2021年剛滿20歲,得益于“粵菜師傅”工程,年紀輕輕的他成為順德一家知名餐飲集團(澳門店)的點心部主管,年收入已超30萬元。
“涼山食材,順德廚藝!”來自涼山金陽縣的王榮虎跨越千裡來到廣東學廚,抛鍋、刀工、翻勺……在順德廚師學院的兩個月裡,王榮虎跟随粵菜大師學習各項烹調基本功,走進了餐飲“新世界”。學成歸來後,王榮虎開設的餐廳生意有了明顯起色,月利潤達3萬元,并雇用了兩名員工。
吳明俊和王榮虎正是“粵菜師傅”工程扶貧路上的一道縮影,三年來,“粵菜師傅”工程把灣區味道帶向廣東偏遠地市,更跨省惠及西部對口扶貧地區。
2018年,全省首個“粵菜師傅”精準扶貧培訓班在佛山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開班,面向省内外,如雷州、徐聞、雲浮以及四川省涼山金陽、美姑等地對精準扶貧建卡戶進行教學,通過烹饪技術免費學将“廣式風味”帶進大涼山,讓貧困戶“煮”出幸福生活,如今,已有超700名建檔貧困戶全部脫貧。
2019年,青藏高原飄起了粵菜香,西藏林芝市第一期“粵菜師傅”培訓班開班,廣東省人社廳從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遴選三名“粵菜師傅”優質師資, 采取“送教上門”方式,為林芝當地 30 名學員開展為期 15 天的技能培訓。“‘粵菜師傅’培訓班30個學員中,大概有80%的人在培訓後找到了更好的工作,部分學員現在月收入過萬元。”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林芝市人社局黨組成員程濤曾表示。
2021年,面向西藏林芝的“粵菜師傅”培訓班升級成了“訂單式就業”,培訓結束後,可直接推薦到餐飲企業就業,為林芝學員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美食無界,小小粵菜串起跨省精準扶貧路。一批批“粵菜師傅”,正通過雙手緻富、傳承技藝,在鄉村振興路上大步向前。
高質發展 三年帶動就業創業超70萬人次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在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情況。
近日在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全省累計開展培訓33.6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74.3萬人次,有效促進了廣大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創業緻富。
截至2021年11月,廣東省已有189所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開設粵菜廚藝類專業,建成省級重點和特色專業17個,在校生達6.98萬人。建成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各100個,每個地市建有至少4個。
自2018年制定發布《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以來,在廣東,“粵菜師傅”工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民心、民生工程。
此次省人社廳的“十四五”規劃亦明确表示繼續推進完善“粵菜師傅”培養體系,加強專業建設和規範管理,建成一支廚藝精湛、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粵菜師傅”人才隊伍,建立涵蓋人才評價、菜式菜品、餐飲服務、營養健康等多層次“粵菜師傅”标準體系。到2025年推動構建形成“粵菜師傅”人才、産業、标準和文化等相互促進、聯動發展體系,将“粵菜師傅”工程建成具有廣東特色、優勢獨特的重大就業工程、産業工程和民生工程,打造成面向世界展示嶺南文化的亮麗名片。
乘勢而上,三年再出發,廣東“粵菜師傅”工程正在綻放新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