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位于眉山以北的蘇氏墓地。聶作平攝
從我居住的成都城南,沿寬闊的劍南大道南下,約50公裡後,大道折入鄉路,曲曲折折再行三四公裡,便來到幾座山巒圍合的山坳。這裡,最低處是一方池塘。池塘邊的半坡上,安靜地卧着幾座墳墓。墳墓四周,翠竹、松樹和迎春綠意盎然,悠長的鳥啼高一聲低一聲。
這就是蘇東坡的椎心泣血之地——在悼念亡妻王弗的詞裡,他寫道:“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文物部門把這裡稱作蘇洵墓,民間卻衆口一詞地叫蘇家墳山。靜谧的丘陵間,長眠着蘇東坡的幾位親人:他的父親蘇洵,他的母親程氏,他的愛妻王弗。蘇洵墓後,另有兩座墓,墓碑表明,一為蘇東坡,一為他的弟弟蘇子由。其實,這是當代人所建的紀念墓,連衣冠冢也說不上。因為,蘇東坡和蘇子由沒有葬在桑梓之地眉山,而是千裡之外的河南郏縣。
三次離家,兩次歸來,這意味着,一生中經常夢見故鄉的蘇東坡最終死在了異鄉。
在北宋,蘇東坡是一個典型的外省青年。為了前程與理想,他必須“京漂”,必須前往地處中原大地的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他的進京之路,亦如他的人生一樣峰回路轉,折射出一個遠去時代業已不存的生存方式。
陸路:日長人困蹇驢嘶
春日的三蘇祠生機勃勃,顯示出東風與陽光的綿長力量。海棠、紅梅都開了,透過紅色花影,高大的銀杏吐出了嬌嫩的新芽。
和杜甫草堂一樣,三蘇祠也是後人景仰與懷念的産物。昔年,蘇東坡一家居住的那座位于眉山紗縠行的院子,占地約5畝;如今的三蘇祠,已達100多畝——杜甫那座小小的茅屋,則是擴張到了數百畝。不過,與杜甫草堂幾乎沒有任何杜甫遺存不同,三蘇祠裡,還有一眼井和三蘇有關。這口深幽的古井井口兩尺,看上去其貌不揚。但它是蘇家老井。蘇東坡就是喝着這井水長大成人的。
蘇東坡生于北宋景祐三年臘月十九(1037年1月8日)。其時,在位的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也是一向有仁君之譽的宋仁宗。
錢穆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說過:“北宋諸帝,也比較無暴虐,無專擅。”柏楊則認為,北宋是士大夫的樂園。按照學而優則仕的古老傳統,中國——尤其是承平時代的中國,能夠走上仕途,實踐達則兼濟天下抱負的,可以說幾乎都是讀書人。數目龐大的通過讀書取得功名從而為官的人群中,經常會誕生一種令後人豔羨的極品:他們既是政治上的名臣,也是藝術上的大師。這種既是名臣也是大師的現象,在重文輕武的北宋尤其突出,如寇準、範仲淹、晏殊、王安石、司馬光……
然而,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卻科考不利,以緻一度産生了終老林泉的念頭。不過,随着蘇東坡兄弟倆長大成人并嶄露頭角,哪怕為了孩子們的前途,蘇洵也必須帶着他們前往首都。蘇洵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洵今年幾五十,以懶鈍廢于世……惟此二子,不忍使之複為湮淪棄置之人。今年三月,将與之如京師。”
這便有了蘇東坡人生中的第一次遠行。
時為宋仁宗嘉祐元年,即公元1056年。蘇東坡虛歲21。
第一次首都之行,其實上一年就拉開了序幕。上一年冬天,蘇東坡父子從眉州(今四川眉山)來到成都——今天,眉山距成都僅60餘公裡,車程不過一個多小時。在蘇東坡時代,他們既可陸路經彭山北上,也可水路溯岷江,在彭山境内轉入錦江,直抵成都九眼橋。
到成都最重要的事,是拜訪益州知州張方平。張方平是仁宗朝重臣,先後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诰和禦史中丞等職,後來外放地方。1054年,他被派到成都任益州知州。到川後,到處訪求人才,有人向他推薦了蘇洵。于是,蘇洵與張方平相識,并為張方平所重。
蘇洵的目的,是要把兩個年輕的兒子介紹給張方平。讀書人以文字幹谒于當道的高官大吏,曆朝曆代都屢見不鮮。在唐朝,甚至是一種被人稱道的風雅,比如李白幹谒韓朝宗,孟浩然幹谒張九齡,都是主動遞上自己的得意之作。
張方平讀了蘇東坡昆仲的作品後,大為贊賞,蘇東坡後來回憶說:“轼年二十,以諸生谒成都公,一見,待以國士。”
張方平不僅力主蘇洵父子進京參加六科考試,還為他們準備了路費。更為難得的是,鑒于三蘇在京城并無名聲,張方平給文壇領袖、時任翰林學士歐陽修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推薦信——而張方平與歐陽修,因政見不合,并無交情。
後來,歐陽修果然對蘇氏父子鼎力相助,一方面固然是三蘇的才華打動了熱心獎掖後進的文壇領袖;另一方面,不能不說沒有張方平的作用。北宋寬松而開明的大環境下,文人之間的關系似乎也要比其他時代更為親密。即使政見不合,也不妨礙他們對有才華者共同施以援手。
懷念故鄉的人必須離開故鄉,因為遠方才有事業和機遇。告别了敦厚的張方平,蘇氏父子從成都出發,前往汴梁。他們經行的路線是從成都到阆州(今四川阆中),溯嘉陵江至川北,自金牛道入褒斜谷,再經扶風和長安,出關中,過渑池抵京師。
在阆中,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文筆塔和一座建于清代的魁星樓,它們被認為是阆中千年文風的象征。
嘉陵江自西北而來,繞着阆中城迂回而過。若從高空鳥瞰,河與城,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太極圖,阆中因之被認為是風水之城。得山水之靈秀,阆中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尹樞、尹極和宋人陳堯叟、陳堯咨兩對兄弟,均高中狀元。尤其陳氏兄弟,距蘇東坡不過數十年。當蘇氏兄弟經行這座有過舊日輝煌的城市時,先賢的功業顯然會加重他們對北上的期許:同是才華橫溢的兄弟,難道我們就不能像尹家兄弟和陳家兄弟那樣蟾宮折桂嗎?至于蘇洵,他的哥哥蘇渙在阆中為官時,他曾前往小住數月。對他來說,乃是故地重遊。
在阆中,他們溯嘉陵江而上。今天的嘉陵江上、中遊河段,由于沿途水電站阻擋和水量減少,已經無法行船;但在漫長的曆史時期,嘉陵江卻是一條斜貫川北的黃金水道。
川北和陝南,橫亘着大巴山和米倉山,再往北,過漢中盆地,則是更加巍峨的秦嶺。
蘇氏父子從阆中抵達今天的川北廣元後,便踏上了蜀道——蜀道包括名稱各不相同的幾條古道——它們其實是溝通四川與陝西的不同區域的道路,其中穿越秦嶺的有4條:即子午道、傥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穿越大巴山的有3條:即荔枝道、米倉道、金牛道。
蘇東坡父子出川經行的是金牛道。經金牛道過勉縣後,随即轉入褒斜道。褒斜道因南起褒谷口(今陝西漢中境内),北至斜谷口(今陝西眉縣境内),沿褒斜二河延伸而得名。
漢中市博物館裡,珍藏着十幾方或大或小的石碑,碑上的書法,被曆代文人視若珍寶,它們合稱為石門十三品。
石門在褒斜道南端。東漢時,為了便于蜀道交通,朝廷下诏,在七盤山開鑿山洞。以當時極為落後的技術條件,人們采用火燒水激之法,在堅硬的山岩上鑿出了一條近16米長的隧道。這是我國最早的人工隧道,稱為石門隧道。
石門隧道竣工後,從漢朝到南宋,不同時代的文人墨客在岩壁上留下了大量書法石刻:隧道内34件,隧道外70件。1970年,修建石門水庫時,隧道連同鐵畫銀鈎的石刻一同被淹沒——最為人稱道的13幅精品,被切割後收藏。
如今的石門,已看不出舊時險峻,靜水深流的褒河亦如謙謙君子。可以想象,蘇氏父子經過石門時,一定會花上大半天工夫,點燃火把,逐一觀看崖壁上的作品。
走完500多裡的褒斜道,意味着最艱難的蜀道已被抛在身後。他們進入了一個與成都平原迥然不同的地理單元,那就是關中平原。雖然同樣坦蕩如砥,但二者的景觀與風物都有很大區别。
剛出重重大山時,秦嶺北麓,有一座鎮子叫橫渠。鎮上,有一家書院,名為崇壽院,蘇東坡在書院牆壁上留下一首詩。詩中,他們在路上曉行夜宿的情景栩栩如生:“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升。”——天不亮就起床趕路,在馬上打瞌睡,不知不覺,朝陽升起了。至于平原與山地交彙處的景象迥異故鄉,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亂山橫翠嶂,落月澹孤燈。”
值得一提的是,崇壽院後來改名橫渠書院,并因一個被稱為橫渠先生的人而名聲大噪。橫渠先生,即張載,系北宋著名思想家和理學創始人之一。他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馮友蘭稱為橫渠四句,千百年來,影響甚夥。從年齡上說,張載介乎于蘇氏父子之間。同時,他還是宋代兩位理學大師——程颢和程頤的表叔。有意思的是,張載和蘇東坡兄弟倆同年中進士,是地地道道的年兄。不過,蘇東坡途經橫渠并在崇壽院題壁時,他們可能都不知道對方。年輕的大師們還在蓄勢待發,如同一條條剛剛濫觞的大河,最終,将彙入同一片海洋。
過了橫渠,原本大體北行的路線折而向東,過長安,出潼關,便來到河南。在河南崤山,由于連續奔波,蘇東坡的馬死了。不得已,隻得買了一頭驢子。南方無驢,蘇氏父子也沒有相驢經驗,買到的驢子一隻腳有些跛——古人稱為蹇驢。
蘇東坡騎着蹇驢,一搖一擺地繼續趕路。到了渑池,他們借宿于一座古寺,蘇東坡在牆上題了一首詩——古人似乎都有将詩作“發表”在牆上的愛好。寺廟主持是一個老僧,法号奉閑。
世事難料,5年後,蘇東坡獨自從開封前往陝西鳳翔出任判官。他又一次途經借宿過的渑池古寺。然而,令他萬分掃興的是,奉閑和尚去世了,弟子們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一座新修的塔中,而他當年題詩的那堵牆,竟然倒塌了。于是,蘇東坡在給弟弟的詩裡寫道: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岖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如今的渑池,是豫西的一座小城。黃河從縣境北部流過,洛河從縣境南部流過。城西,有一座秦趙會盟台,初建于明朝,後來屢毀屢建。會盟台紀念的,是先秦時發生在渑池的一樁曆史事件:秦國半是脅迫地約請弱小的趙國在這裡會盟。會上,秦王要趙王鼓瑟以此侮辱趙國。足智多謀的蔺相如挺身而出,逼迫秦王為趙王擊缶,雙方才算扯了個平手。這就是著名的渑池會。後來,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裡有精彩的講述。
博學的蘇氏父子自然知道渑池會,可惜,那時還沒有會盟台可供憑吊。更何況,他們急着趕往首都——汴梁城已經不遠了。
在京:殿試屈居榜眼
開封是一座曆盡滄桑的古城。
開封龍亭一帶,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清淤時吃驚地發現:地下3到12米處,竟然重疊了6座古城——3座國都,即戰國魏都大梁;北宋首都汴梁,又稱東京;金朝首都南京,又稱汴梁。2座省城,即明、清的河南省會開封。1座唐代重鎮,即汴州。
蘇東坡念茲在茲的大宋首都,大約在今天的開封地下約8米處。8米厚的泥土,覆蓋了千年前的繁華,也遮蔽了千年前那些生動而鮮活的人生。
11世紀是蘇東坡生活的時代,汴梁無疑是地球上最繁華最美麗的都市。其時,西歐、近東和中東是十字軍東征帶來的動蕩與凋敝,盛極一時的大食帝國也早日落西山;至于美洲,還是不為大多數人類世界知曉的化外之地。汴梁獨秀于世界東方,像一篇枯燥乏味的冗長文章的華彩段落,禁不住使人眼前一亮,心頭一動。
汴梁有宮、裡、外三道城牆,把城市劃分為若幹個不同城區。宮城就是皇城,它周長5裡,南面3道門,其餘3面各一道門。東西門之間有一條街,把宮城分為兩部分。街南為中央政府機構辦公地,帝國的政令從這裡發出,像一個人的大腦。街北為官家(皇帝)居住區。裡城又名舊城,即唐時的汴州舊城,周長20裡,東面兩道門,其餘3面各3道門。外城又稱新城和羅城,是北宋以後興建的,周長50裡,有高達4丈的城牆,顯示出這天下第一城的雄偉和重要。一條叫護龍河的護城壕從城牆下流過。冷兵器時代,寬大的護城河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防禦構成。護龍河的寬度是汴河的3倍以上,從另一個側面可知汴梁的重要。
這座被流水環繞滋潤的城市,沿河都種植着垂柳和榆樹。春天來時,細柳如絲,榆葉似錢,河上間隔不遠便有建造精美的木橋勾連兩岸,建橋的木頭統統刷上了土漆,看上去莊重華麗。不少橋上還建有遮風避雨的長廊,最漂亮的一座位于皇宮門前,系大理石所建。
城内的大街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武器庫,每庫有士兵20人值守——這一點容易讓人想起,這座美麗的首都地處邊境,近在咫尺的北方遊牧民族随時可能貪其富庶而蠢蠢欲動。
唐代的長安有東市和西市兩個商業區,以供商貿之需。但這種坊市分離——老百姓的生活區和商人的貿易區分處不同街區——其結構已不再适應北宋。于是,坊市分離的古老傳統被打破,整個汴梁成了無處不成市的巨大商業都會。
宋代以前,商業隻準白天進行,夜裡一律禁止,稱為宵禁。這種傳統到了北宋,也不複存在。汴梁城裡出現了夜市、早市和鬼市。不少店鋪往往三更天才打烊,五更天又開門了。至于潘樓東街巷附近的鬼市,則是“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讓人聯想起淩晨五六點鐘才收拾攤子的成都“鬼飲食”。
皇城東南的界身巷,有當時全宋最大的金銀彩帛市場,孟元老說它“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這個時代的娛樂業也有長足發展,出現了瓦子和勾欄。瓦子又叫瓦舍、瓦市,或者瓦肆,簡稱瓦,是北宋首創的固定的娛樂中心。其取名很形象:看客來時如同瓦合,去時如同瓦解。勾欄又叫勾肆,設在瓦子當中。勾欄的原意是固定的演出場所,内設戲台、後台及觀衆席,再用欄杆圍起來。打個比方,瓦子和勾欄的關系就好比一座很大的娛樂城,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娛樂商家,有的賣唱,有的耍把戲,有的變魔術,有的講評書。娛樂城就相當于瓦子,具體經營的娛樂商家相當于勾欄。
蘇東坡畢生嗜酒,雖然酒量不大。汴梁的酒店比起老家眉山的村野小店來說,不啻霄壤之别:汴梁的酒店,門首皆紮着彩樓歡迎賓客,由一條有百餘步的長廊通往店中。南北天井中,兩廊侍立着年輕的服務生。到了晚上,燈燭通明,上下相照,濃妝的侍女數以百計地聚集于主廊,等待酒客邀請,“望之宛若神仙”。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樓、張四店、班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乳酪張家,州北八仙樓,戴樓門張八家園宅正店,鄭門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靈宮東牆長慶樓……高檔的豪華酒樓一共有72家之多,至于被稱為“腳店”的中低檔酒店,則不可盡數。
比蘇東坡“進京”稍晚的孟元老曾在汴梁生活多年,後來經曆了靖康之亂逃往南方。晚年,他在《東京夢華錄》中傷心回望舊時帝都,宛如見證了世界大戰後萬念俱灰的茨威格,躲在遙遠的南美回憶戰前歐洲的和平盛世。他在寫汴梁人清明出遊的景象時說:“四望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相互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暮春時節,開封就是一個花的世界:“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晴簾靜院,曉幕高樓,宿酒未醒,好夢初覺。”
蘇氏父子費時一個多月,終于從成都來到首都。時值農曆五月,那一年,汴梁大雨不止,城内流過的幾條河都洪水泛濫。不過,水災沒有影響蘇東坡的心情,這個外省青年,迫不及待地來到龍津橋觀看夜市,雖然詫異于洪水中的首都居然一番水鄉景象,卻也為它的煌煌燈火和繁華街坊而驚歎。
九月,蘇東坡與弟弟參加了禮部舉行的舉人考試,皆中。蘇東坡名列第二。蘇洵沒參加考試,他帶着張方平的推薦信拜訪了歐陽修,歐陽修讀了蘇洵作品後,極為贊賞,并進一步推薦給其他人,一時間“公卿士大夫争傳之”。
其後是禮部舉行的省試,時間是嘉祐二年(1057年)陽春三月,歐陽修任主考官,副主考官則有翰林學士王珪和龍圖閣直學士梅摯等人,著名詩人梅堯臣負責判卷。
蘇東坡此次考試所作文章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梅堯臣第一個驚喜地發現了它,連忙推薦給歐陽修。歐陽修讀了也大為驚異,“以為異人”,打算把此文作者錄為第一名。但歐陽修又懷疑作者可能是其門下曾鞏,為了避嫌,于是放在第二。及至拆去糊名的紙片,才發現不是曾鞏,而是眉州蘇轼。
接下來是宋仁宗親自主持的殿試,在崇政殿舉行。三月十一日放榜,蘇東坡高中第二,蘇子由名列第五。這一榜中,狀元為章衡,探花為曾鞏,另外還有張載、曾布、章惇、家定國和鄭雍等人。
歐陽修既是蘇東坡的主考官,兩人便有了師生之誼。按慣例,蘇東坡給歐陽修寫了一封信,這就是《謝歐陽内翰書》。這封信與一般的泛泛感謝不同,蘇東坡明确表示,他要追随歐陽修,力整當時浮華萎靡的文風。歐陽修讀了信,激動地向梅堯臣寫信表示:“讀轼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就在蘇氏父子春風得意時,意想不到的噩耗從老家傳來:蘇東坡的母親程夫人去世了。這是嘉祐二年四月的事,不過,蘇東坡接到消息,已是五月仲夏了。
父子三人,倉皇奔喪。
水路:故鄉飄已遠
1059年十月,天氣漸漸涼了,在朝廷一再召命下,蘇氏父子決定再度前往首都。這一次,他們走水路。同行的也不隻父子三人,而是增加了兩個年輕女子和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即蘇東坡的夫人王弗,蘇子由的夫人史氏和蘇東坡的長子蘇邁。
一家人中,蘇洵的心情與衆不同。他已經敏感地意識到,以老邁多病之軀告别故園,很可能再也無法活着回來了。出發前一個月,他請人打造了觀音、天藏和地藏等六尊佛像,請求神靈保佑地下的亡妻,并到墳前與亡妻告别。與父親的沉痛和悲怆相比,蘇東坡畢竟年輕氣盛,母親亡故的悲哀漸漸平息,他和子由開始向往遠方——功名的遠方,前程的遠方,也是夢想和詩意的遠方。
眉山城側就是波濤滾滾的岷江。岷江對眉山意義重大:沒有公路和鐵路,更沒有航空的宋代,它為眉山人提供了上成都下樂山的黃金水道。更重要的是,沿着黃金水道,經過樂山,折而東下,可以通往宜賓。結束了岷江航程後,遠去的帆船就進入長江的懷抱——而後是猿聲四起的三峽,“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荊楚,乃至杏花春雨裡的江南。
在行路難的古代,遠行是一件令人頭痛的苦差事,遠非今天的旅遊愛好者們所能想象。遠行的最佳選擇,無過坐船,尤其是順流而下。“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的寫意,令年輕的蘇東坡既感到輕舟前行的舒适,也由此聯想到日後前程的美好。
從四川嘉州(今四川樂山)到湖北江陵,其間的水路1000多公裡,蘇東坡的船足足行駛了兩個月。一方面說明,即便是順水,速度也慢得可憐;另一方面還說明,沿途過多的美景花費了他們相當多的時間。
這的确是一條美景叠出的線路,借用古人的話,那是“如行山陰道上,令人目不暇接”。一輩子與大自然關系親密的蘇東坡——事實上,古人幾乎都像蘇東坡一樣熱愛着雄偉或秀麗的大自然,他們力求從大自然中悟到一種浩然之氣——肯定不會放過這種難得的機會,沿途的風景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和詩行。
蘇氏一家于十月六日來到眉山下遊的嘉州。在這裡,三江交彙——青衣江彙入大渡河後,東流約5公裡,一頭紮進岷江。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就矗立在江畔。蘇東坡寫道:“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犍為是樂山下遊岷江之濱的一座小城。這座城市地處漢族與少數民族交彙地帶,向來是兵家要地;至于地下豐富的鹽、鐵資源,則為它赢得了金犍為的美稱。
犍為既因地處群山之間而偏遠,又因岷江溝通而四通八達。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不少文人墨客,都在犍為有過長長短短的停留,并留下了為數衆多的詩篇,犍為也因這種文化浸潤而養成了崇文尚教的傳統。
坐落于縣城的文廟便是犍為作為文教重鎮的重要物證。當蘇東坡一家經行犍為時,文廟才落成40多年。蘇氏父子是否到文廟拜谒,史無明載。不過,犍為的一家私人藏書樓,卻給蘇東坡留下了深刻印象。
藏書樓主人姓王,到蘇東坡時代,藏書已曆七世,其藏書之富,自然蔚為大觀。三蘇父子均嗜書如命,于是慕名前去拜訪。但從蘇東坡留下的詩看,高大的藏書樓雖然伫立江畔,但主人似乎不在。他為此感歎:“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奇特的是,20年後,當蘇東坡貶谪黃州,跌入人生低谷時,到黃州第十天,他偶然認識了王氏兄弟——王齊愈、王齊萬。他們不僅與蘇東坡同為四川老鄉,并且,就是犍為藏書樓的主人。早些年,兄弟倆用船載了大量書籍,客居于黃州對岸的鄂州。從那以後,王氏兄弟與蘇東坡時相往來,蘇東坡常從王家借書,并為王氏兄弟寫過好幾首詩。其中一首,透露出王家七世藏書的秘密:“君家稻田冠西蜀,搗玉揚珠三萬斛。”
去年,我為央視《中國影像方志·犍為篇》撰稿,數次到犍為調研,問及王氏藏書樓舊址,均無準确答案——其實,早在清朝年間,藏書樓就已渺不可尋了。僥幸蘇東坡為它留下了詩篇,才讓我們知道在近千年前的這座偏僻小城,居然有一座宛如琅嬛福地的私家藏書樓:“寒江流秭起書樓,碧瓦朱欄照山谷。”
客船順着岷江,在戎州(今四川宜賓)進入長江,江面更為開闊,水量更加豐盈,而故鄉也愈加邈遠,回首西北方向,惟見蒼茫的雲霧與水鳥。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老杜當年計劃中的歸家之路,基本就是蘇東坡前往首都之路。
巫山山脈是中國大地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長江蜿蜒至此,遇其阻擋,江水奪路而出,形成長江三峽。
由于順水順風,船的速度相當快,兩岸疊翠的青山如同馬群一樣向後疾速奔去,蘇東坡看到岸上的行人,興奮地想和别人拉話,可還等不到回答,他的船已經如飛鳥一樣遠逝:“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經過巫山十二峰時,一個當地的老船夫給蘇東坡講述了他年輕時的經曆。他說他經常登上江邊最高的山峰,山峰上有池塘,他就在池塘裡洗澡,把衣服挂在池邊的樹上。巫山有大量的猴子,但他所到之處太高,連猴子也不見蹤影,不過他并不害怕。他還在神女祠附近看到一種奇特的竹子,竹枝特别柔順,一直垂到地上。風吹修竹,竹枝來回擺動,竟自動把神女祠前的空地打掃得幹幹淨淨,好像神女的仆人。蘇東坡聽了,不禁神思悠然:人也許可以成仙,最大的困難就在于無法忘記人的欲望——終其一生,蘇東坡就像大多數中國古代文人那樣堅信,世界上真的有神仙,自己有一天也許就會追随他們而去。不過,終其一生,蘇東坡雖想乘風歸去,卻永久地留在了堅實的大地上。
夷陵是今天湖北宜昌下轄的一個區。曆史上,扼守于三峽出口的夷陵曾發生過知名的夷陵大戰。夷陵這個名字,意味着連綿數百裡的高山峽谷已經結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對蘇東坡來說,夷陵和他終生感激的伯樂有關。伯樂,就是歐陽修。
歐陽修長蘇東坡29歲。景祐三年(1036年),也就是蘇東坡出生那一年秋天,歐陽修被貶為夷陵縣令。夷陵屬峽州地盤,雖是州治所在,卻是一座破敗小城。用歐陽修的話來說,“通衢不能容車馬,市無百貨之列”。居民住處逼仄,竈房、倉庫、廁所、水井混在一起,一個房間上面住人,下面養豬。房子都用茅草和竹子修建,一年要遭好幾次火災。
1035年,朱慶基任峽州知州。他上任後,極力整治夷陵城,修栅欄,鋪街道,種樹木,建官署,終于使夷陵城有所改觀。在京師時,朱慶基與歐陽修就有交情。這樣,當歐陽修貶任夷陵縣令後,朱慶基對他十分關照。在州衙東側,為他修了居所,命名為至喜堂。
與至喜堂相映成趣的,是位于長江邊的至喜亭。1037年,朱慶基在長江之濱建了一所亭子,供來往船家及客商休息。歐陽修将其命名為至喜亭,意思是說,從上遊而來的船家客商,都因走出了兇險的峽江而心生歡喜。
一堂一亭,歐陽修都為之作記。20多年過去了,蘇東坡舟過夷陵,欣然前往至喜堂并作詩紀念。他看到,歐陽修居住過的屋子很破了,但當地人還在不時修繕;歐陽修親手種植的楠木,已經亭亭如華蓋。
清人袁枚認為,貶谪夷陵,對歐陽修的人生影響極大,甚至是他後來有大成就的重要基礎,即所謂“廬陵事業夷陵起,眼界原從閱曆增”。先輩這種處逆境而自安自強的精神,對年輕的蘇東坡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和鞭策——以後,蘇東坡能在比夷陵更為偏遠落後的惠州儋州樂觀地生活,早年的這些啟示不無潛移默化之影響。水轉陸:古驿無人雪滿庭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這首小學生都能背誦的詩,使江陵聲名遠播。如今的湖北荊州市,有一座荊州古城。這其實就是古代的江陵。很多年來,江陵或為荊州州治,或為江陵府治,直到上個世紀才被一分為三。
蘇氏父子輕松愉快的水路行程在江陵畫上句号。嘉祐四年(1059年)農曆十二月八日,一家人順利抵達江陵。自嘉州到江陵,行船計60日,沿途經過了11個郡,26個縣。
春節已近,一家人在江陵過節。其間,蘇東坡将父子三人沿途所寫詩文100篇編為一冊,題為《南行前集》。蘇東坡的作品最多,詩歌44首,賦兩篇,差不多占了一半。蘇東坡在序言裡強調,為文貴在自然,不能為了作文而作文,一定要到了胸中有話,不吐不快時才能寫出好文章。他說,“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這庶幾也是蘇東坡一生所信守的為文原則。
1060年正月初五,當江陵城還沉浸在喜慶之中時,蘇東坡一家又出發了。這一回,他們無船可坐,隻有驢子可騎,家眷和行李則放置在租來的馬車上。
從嘉州到江陵,他們一直由西向東;從江陵開始,由南向北。這餘下的陸路1000多裡,大體就是沿兩條著名的古驿道前行。
一條是荊襄驿道,又稱荊襄古道,南起荊州,經荊門而北達襄陽。一條是南襄隘道,南起襄陽,北達南陽盆地北部的方城。自上古時起,這兩條以襄陽為交彙點的古道,就是南方與中原溝通的捷徑。
漢水之濱的襄陽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控漢水扼古道的地利,使其從戰國時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陽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諸葛亮年輕時即隐居于此,直到劉備三顧茅廬後出山。他當年躬耕壟畝的隆中,就在襄陽城西。蘇氏父子欣然前往,并賦詩留念。
襄陽城南,岘山蒼翠,它因西晉名将羊祜而著名。《晉書》上說,羊祜鎮守荊襄時,經常到岘山飲酒,一次對同遊者感歎:自從有宇宙就有了這座山,古往今來的賢達之士,登山遠望,就像我與你們一樣,真是太多了,不過都湮滅不聞,不免使人傷悲。後來,唐代詩人孟浩然隐居襄陽,也曾多次到此,并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篇: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迹,我輩複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蘇東坡當然明白,就在他伫立遠眺的地方,名将來過,大師來過,而今,除了線裝書裡語焉不詳的幾行文字,這世上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蛛絲馬迹了。很自然地,蘇東坡心裡也像孟浩然懷念羊祜那樣,懷念起羊祜和孟浩然。
古人總是懷念更古的人,這并不是他們好古,而是那種對生命流逝、時光不再的人生苦境之無奈。時光總是要遠去,一切都将成為曆史。孟浩然距羊祜400多年,蘇東坡距孟浩然300多年。我們今天距蘇東坡則又已近千年。世間的人與事,隻要落入時間的塵網,就注定要一步步成為過去。
從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間的方城垭口出了南陽盆地,蘇東坡一家來到了遼闊的華北平原。按竺可桢的理論,蘇東坡生活的11世紀,中國的氣候已經從唐代的溫暖期,進入了又一個寒冷期。蘇東坡一家北上京師的這年春天,氣候尤其寒冷。蘇子由在他的詩裡說,盡管春天已至,但唐州(今河南唐河)一帶由于天氣太冷,“田凍未生麥”。
當他們行進到尉氏境内時,天降大雪,被困于冷清的驿站。蘇東坡無事可做,就在大堂裡飲酒。一會兒,他看到有一個人冒雪走進庭中,下了馬,取下鬥笠,上面的積雪有一寸厚。此人面色黝黑,一看就是長期漂泊在外。蘇東坡招呼他同飲,那人也不客氣,坐下來就喝。兩人似乎沒有更多的交談,隻是相顧飲酒,偶爾露齒一笑。不知不覺,蘇東坡喝醉了。第二天一早,雪停了,那人策馬離去。蘇東坡這才想起,自己連他的名字也沒問。
多年後,蘇東坡在密州時,寫下名篇《超然亭記》。這是一篇最能洞察蘇東坡為人處世原則的作品。“凡物皆有可觀。”這和蘇東坡後來總結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脾性一脈相通。既然天下萬物都有可觀,那麼就“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也就是說,“脯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于是,蘇東坡進而認為,“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是故,哪怕一個素不相識的萍水相逢之人,蘇東坡也能善待他,與他同飲同醉,如同相知多年的好友。這既是與人為善,也是豁達樂觀。
後來,中年和晚年的蘇東坡極為不順,先後谪貶黃州和更為遙遠的嶺南及儋州,卻一直能夠自得其樂,在屬于他的狹小有限的空間裡,感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究其源,和他那種超然的内心息息相關。
第二次來到京師,外省青年蘇東坡兄弟和他們的父親再一次名噪京華,甚至,超過了第一次。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十七日,蘇東坡昆仲參加了制科考試。制科是宋朝人事考試中的大科,極受優待,但不經常舉行。兩宋300多年間,一共隻舉行了22次。凡在制科考試中考中的官員,一律升官;考中的百姓,立即得官,而且不會任命到邊遠地區。
主考官是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幾位重臣。蘇東坡兄弟倆皆順利通過,并參加了八月二十五日,由宋仁宗親自主持的禦試。這次在崇政殿舉行的考試,考生隻有蘇東坡、蘇子由和王介三人,考官卻有胡宿、司馬光、範鎮和蔡襄等5人,以及宋仁宗這位超級主考。
蘇東坡的考試成績列入三等,蘇子由和王介四等。粗粗一看,以為蘇東坡似乎考得不盡人意。其實不然: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解釋說:“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虛,惟以下三等取人。”也就是說,一等和二等不過是虛應故事,不會産生,三等就成了事實上的最高等。而且,自宋朝開國到蘇東坡時代,制科考試獲得三等的,隻有蘇東坡和吳育兩人。
宋仁宗是一個求賢若渴的明君,他臨朝幾十年裡,手下可謂人才濟濟。當他讀了蘇東坡兄弟倆的制策後,忍不住興奮地告訴皇後:我今天為子孫選出了兩個宰相。
清代學者、蘇東坡研究專家王文诰認為:“自此,蘇轼父子赫然名動京師,蘇氏文章遂擅天下,一時學者多衆講問,以其文為師法。”
這一年,蘇東坡虛歲26。
那時,在這個春風得意的年輕人眼裡,自己不僅詩文冠絕天下,乃至于出将入相,建功立業,也都将是順理成章的事——就像舟行長江,一路俱是好風好水。
那時,他完全意想不到,以後,命運要峰回路轉,他将遭遇烏台詩案,遭遇一次次貶谪,一次次背向京師的遠行。“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而這些意想不到的苦難與挫折,卻将進一步雕琢他,造化他,成就他,把他從一個文思泉湧的才子,升華為文章與品行都可圈可點的哲人和智者。這一切,如蛹化蝶,似花結果。(聶作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