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9:07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朋友可能注意到關于AMOLED以及廣色域屏的消息似乎一下子多了起來……

比如坊間盛傳iPhone之後将改用AMOLED屏幕,查詢百度,也會發現不少顯示器制造企業都在推廣自己的廣色域觸屏/液晶電視/顯示器等等,比如友達、LG、TCL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廣色域液晶屏産品,廣色域短時間内就這麼熱了起來。

一直以來,顯示器企業圍繞屏幕功耗,分辨率的競争使大家對顯示器常規特性都耳熟能詳,那這次諸多企業所展現的新賣點——廣色域又和普通消費者體驗有什麼關系呢?

首先,到底什麼是“色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色域?

顧名思義,色域就是指由顔色構成的某個完全的子集。我們先來說說人類肉眼能看到的色彩空間究竟是怎麼定義的。

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制訂了一套CIE1931RGB色彩系統,規定将700nm的紅、546.1nm的綠以及435.8nm的藍作為标準三原色。以它們為基礎構成三角形或多邊形空間,囊括它們構成的各種補色就形成了下面這張圖,這基本就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色彩了,這貨的标準名稱叫做“CIE1931-xy色度圖”。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1

圖片中标注了“Human Vision”的整個彩色圖形區域就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所有色彩了。色域越高即包含的顔色越豐富,越接近肉眼所見的真實色彩。

遺憾的是由于技術的限制,無論是彩色顯示器還是印刷行業,都無法100%還原CIE中的全部顔色。但總要有個标準對吧,否則大家都不一緻,在設計之初看到的是淺藍色,到了别的屏幕或印刷品上就變成了深藍色,造成混亂。

其次,sRGB、NTSC、Adobe RGB色域到底是什麼意思?廣色域又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所以,不同領域以及不同行業都開始制定自己的色彩空間标準。而在電子顯示領域,最有分量的兩個色彩空間(色域)就是大家常見的NTSC與sRGB,前者是由美國國家電視委員會在1952年制定的,最初就是為了規範彩色電視機需要達到什麼樣的飽和度、如何顯示各種顔色等。随着彩色電視的普及,NTSC對各行業也産生了深遠影響,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sRGB色域則是專門針對PC彩色顯示器的發展,在1998年由IEC國際電氣标準會議牽頭、微軟主導制定出來的,其中的“s”就是指Standard,通俗叫做标準色彩空間。它比上面的NTSC色域所規定的範圍要小不少,大概隻有72%左右。随着PC以及數碼類産品的發展,sRGB目前幾乎已經成為了所有數字影像輸入、輸出的基礎标準。單純說你們肯定不好理解,那麼來看看下圖大家就應該清楚CIE、NTSC以及sRGB三者間的關系了。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2

上圖中的藍色三角形區域就是sRGB色域,而黑色三角形則是NTSC色域。可以看到所謂的72%的NTSC色域其實和sRGB并不重合,兩者隻是面積相當,但并不是一回事。

在上圖中大家應該發現了還有個Adobe RGB,這個全新色域标準是随着攝影技術發展起來的,大概可以涵蓋約50%的肉眼可見顔色。因為相機的CCD和CMOS感光器原件可采集到的色域已經遠遠超出了sRGB的範圍,很多高端顯示器也能做到更高色域。所以,這個全新的Adobe RGB就在專業領域逐漸被廣泛使用,而且它涵蓋了印刷行業的CMYK(大家可以通俗理解為顯示在屏幕上的就是RGB、而印刷在紙面上的就是CMYK,它包括青色、洋紅、黃色、黑色四種标準色),對于影像采集、顯示、打印輸出、印刷都很有幫助,适合高端或是專業用戶使用。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3

例如,單反或單電等數碼相機中都提供了色彩空間選項,可選sRGB或Adobe RGB。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4

通常照片本身也會默認包含色域标識文件,在PS打開圖片後點擊圖中位置的“右三角”,選擇“文檔配置文件”即可看到照片到底使用了哪種色域。

好了,了解完上述幾種色域後,相信大家也能很好的理解“廣色域”這個概念了。所謂的廣色域泛指超過72% NTSC色域的其他所有色域。而就國際标準而言,隻有色域超過了92% NTSC色域的屏幕才能被算得上是廣色域屏幕,最高端的專業顯示器甚至能夠做到110%的NTSC色域甚至更高。

問題來了,當廣色域屏幕遇到sRGB内容時會發生什麼?

2015年裡,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都開始追求高色域,例如前不久發布的華為Mate 8的LCD屏幕就涵蓋了高達95%的NTSC色域,已經十分逼近OLED的水準。

不過,要知道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相機和掃描儀等色彩輸入設備,顯示器或投影儀等色彩輸出設備,以及Windows和Mac OS等操作系統的默認色域都是sRGB,網頁、遊戲、程序等也通通都是基于sRGB建立的。

那麼,sRGB色域标準下的内容來到廣色域屏幕上,到底會發生什麼呢?

為了展示這個問題,我們分别将在sRGB和Adobe sRGB色域下拍攝的同一場景圖片放在同一台Mate 8上,然後再翻拍得到下面的這張圖片。不知道你看出兩者的差異沒有呢?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5

從佛塔的欄杆以及左下方的飄帶處,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左側的要更紅一些,也就是飽和度更高,色彩看上去更加豔麗。

等等,兩者不是同一場景嗎?隻是色域空間不同,但色彩本身不應該是一緻的嗎?有着更高Adobe RGB色域的右圖為何沒有展示出更高的色彩飽和度呢?為何反而是sRGB色域的左圖更豔麗呢?

這是因為,sRGB與NTSC色域一樣都是用CIE xy坐标體系表示的,比如就紅色來說,sRGB色域下的最大紅色坐标為(255,0,0),而NTSC色域下的最大紅色坐标同樣也是(255,0,0),但是從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得知,NTSC色域下的最大紅色絕對是比sRGB下的最大紅色飽和度更高更豔麗。

手機圖片浏覽器識别出了圖片中的紅色坐标為(220,0,0),也告訴手機要顯示出坐标為(220,0,0)的紅色,但屏幕本身卻并不是基于sRGB色彩空間的,而是95%的NTSC,按照嚴格對應來說,屏幕理應顯示個稍弱的(180,0,0)紅色才能剛好對應起來(并非嚴格映射,隻是舉例)。但屏幕無法知曉這種錯誤,直接簡單粗暴的顯示出95%NTSC色域下坐标為(255,0,0)的紅色,自然也就過飽和了。

沒看懂上面的也沒關系,一句話概括就是,基于sRGB色域的内容在廣色域屏幕上,會發生色域的放大,畫面中的顔色飽和度都會相應提高。而且,人類的眼睛對于紅色的敏感度更高,因此過飽和之後給人的最直觀感受就是色彩偏紅。當然,不隻是紅色偏紅,其他色彩也都會發生偏移,隻是紅色尤其容易被發現而已。

知道了上面的原因,Adobe RGB色域下的圖片為何看起來偏暗淡也就容易理解了,畢竟Adobe RGB與NTSC相對比較接近,兩者差異較小,因此實際顯示在屏幕上的畫面色彩其實更加接近真實場景,不會出現過飽和的問題。

同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高色域屏幕手機上看拍的照片豔麗無比,但放到其他sRGB色域屏幕手機上(例如iPhone系列),或是色域還達不到sRGB标準的普通顯示器上時,照片一下子就變得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6

最後,我們也放上一張校準白平衡後的華為Mate 8的屏幕多視角觀看圖,從左右橫向側視角度來看,華為Mate 8的屏幕亮度衰減比較厲害,而且有一定的偏色,而縱向視角則要好得多,亮度也更均勻。從下圖的器件信息來看,我們手上的這台Mate 8使用的屏幕同樣來自JDI。

高色域和高清屏怎麼選呀(廣色域手機屏幕科普解析)7

從以上内容來看,廣色域屏幕确實能夠讓目前基于sRGB色彩空間的内容看起來更加鮮豔亮麗,但它同樣是以犧牲畫面本身的真實性為代價的。另外,由于仍然有大量用戶仍在使用基于sRGB色彩空間的手機或顯示器,因此在本地看起來十分亮麗的内容朋友圈後也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如果廣色域屏幕手機能夠提供色彩空間定制選項的話,相信會滿足更多用戶的使用偏好。

微信搜索“IT之家”關注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