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與DIY台式機不同,前者注重便攜性,集成度較高,後者注重定制化,可玩性較強。
絕大多數輕薄本内部空間太小,已經沒有升級的可能了,但是遊戲本,或者部分全能本,依舊有多個硬盤位。
今天我們換換口味,不評電腦了,來教大家如何給筆記本電腦升級固态硬盤:
第一步:拆開筆電後蓋
筆記本電腦形态各異,對于90%以上的新品來說,僅需要擰下底面螺絲就能揭開後蓋了:
但筆電底蓋除了螺絲固定,還有塑料卡扣固定(蘋果MacBook會用萬惡的金屬卡扣),拆機時如不慎掰斷,屬于正常現象,一般隻影響心情,不影響使用。
第二步:找到硬盤接口
如今的筆電硬盤,早就不是“鐵餅一塊”了,而是一片薄薄的小卡片,長這樣↓
上圖硬盤左端為固定螺絲位,右端就是插接口的位置。
看到上圖中間綠色的固态硬盤了嗎?這是電腦原裝的硬盤,而上面有一塊淺色的空擋,那就是供用戶自行升級的固态硬盤位,空擋左側是螺絲固定位,右側是硬盤接口,正式名字叫【M.2接口】。
第三步:插入硬盤并固定
硬盤接口是躺着的,但硬盤插入是斜着的。(極少數需要躺平插)
先“斜着插入”↑
再“壓平固定”↓
一般電腦或固态硬盤商會提供固定螺絲,沒有就隻能另外配了,小區門口的修電腦小店裡必定會有,問他要“M.2硬盤固定螺絲”即可。
第四步:點亮并使用固态硬盤
硬盤裝完後,筆電後蓋記得原樣蓋回去!螺絲别忘記擰!
固态硬盤裝完後,是無法直接使用的,我們需要從系統裡【激活硬盤】:
根據上圖,在Win10系統中搜索【創建并格式化硬盤分區】,點擊就會跳出下圖。
框中靠下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個950多GB的“未分配”磁盤,這就是我們剛安裝好的硬盤。
↑鼠标移到盤上,右鍵,點擊“新建簡單卷”,即可跳出下圖對話框↓
然後選擇要分配到的驅動器号,我們選擇D,今後就會出現一個“D盤”。
然後點擊下一步:
上面這張圖比較關鍵,我們按照此圖設置即可,選擇NTFS、默認值,并勾選“執行快速格式化”,再點擊下一步。
稍作等待後,點擊完成,就搞定了!
此時再雙擊我的電腦,就能找到剛安裝好的D盤了。
至此,硬盤已經加裝完畢,辛苦了!
接下來我們點評一下這次用來安裝的固态硬盤:
浦科特M9P Plus
它的配置如下:
主控 Marvell 88SS1092
1024MB 南亞緩存
東芝96層TLC顆粒
NVMe 1.3協議
雙十一售價899元
【存儲性能】
我們拿到的浦科特M9P Plus為1TB版本,帶有1024MB的獨立緩存設計,在日常使用中,遇到小文件的讀寫可以降低對顆粒的使用次數,增加顆粒的壽命。
左滑可以看更多跑分↓
PCMark10 跑分
CDM7跑分
CDM6跑分
上圖是浦科特提供的PCMark10跑分,選擇子項目是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比起AS SSD等測試,PCMark10能夠更貼近展現實際應用,分數反應也更為真實。
2726分在同等級硬盤裡面屬于一個相當高的分數,印象中目前也隻有傲騰比這個分數更高。
同時我們使用了使用CrystalDiskMark 6/7進行實測,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
為了探究其動态緩存策略,我們使用HDTune分别在空盤、半盤、75%容量和90%容量時進行100GB文件的讀寫測試,成績如下:
左滑可以看更多跑分↓
空盤測試
50%容量測試
75%容量測試
90%容量測試
空盤時,能夠以1900MB/s的速度持續寫入約55GB,随後出緩,緩外速度約為530MB/s。
半盤時,同樣能以1900MB/s的速度持續寫入約55GB,緩外速度此時出現波動,最低230MB/s,最高530MB/s。
在75%容量時,M9P Plus在以1900MB/s持續寫入8GB後便出緩,速度于230MB/s至530MB/s之間波動,50GB後恢複1900MB/s的速度,80GB後重複波動,這應該是觸發了動态緩存清理機制。
在90%容量時,大約7-8GB既出緩,緩外530MB/s。
在所有容量下,讀取速度均能保持在2000MB/s-2500MB/s之間,因此如果你使用M9P Plus作為倉庫盤或者遊戲讀取盤,它的讀取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但如果你将它作為素材剪輯盤使用,需要經常進行大文件的寫入行為,那麼它的緩外寫入速度和波動都會對你的剪輯造成一定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