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流淌的記憶散文

流淌的記憶散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12:08:42

流淌的記憶散文?逆水而上,水有水的方向,水速與船行的力量碰撞,劈波斬浪,水花濺飛,層波疊浪,潮汐沖刷着河灘岸堤,宛如拍打着心岸,倍感清涼,胸襟也寬闊起來,激起陣陣漣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流淌的記憶散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流淌的記憶散文(散文一條河流的述說)1

流淌的記憶散文

逆水而上,水有水的方向,水速與船行的力量碰撞,劈波斬浪,水花濺飛,層波疊浪,潮汐沖刷着河灘岸堤,宛如拍打着心岸,倍感清涼,胸襟也寬闊起來,激起陣陣漣漪。

這次作協的作家們的沅江采風,其目的是挖掘湖南長江流域上一條支流的泸溪禁捕退捕重點縣,“保護母親河·共護一江青水”的典範。生态環境的好壞,河流是最好的見證。河流是一部社會發展史、文明史,貫穿自然生态,人文環境,社會倫理。

河流是大地的“血脈”,生命之源。

曆史之父希羅多德有一句世界名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無疑沅江就是大自然饋贈的風水,一條至美至柔,澤被萬方,德布萬物的河。它起源貴州省雲霧山雞冠嶺,一路十八彎,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了泸溪縣,漸成氣候,河面寬闊浩蕩,群山翠綠綿延,濕地面積之大,生物資源豐富,山與水盡情擁抱,矝持而溫柔,唯美又恬靜,似乎敞開着懷抱迎接着我們。

輪船從紀念屈原涉江樓的景點(白沙縣城)碼頭啟航,朝之西的古鎮浦市前行,親臨雲端水上,品山賞水。于是,兩岸景緻肆意向河面鋪開,許有:“兩岸山水閱不盡,沅江風景美如畫”的意境。右岸河堤是一條紅色閃亮的棧道,約有二十公裡,有楊柳飄逸,蘆葦斑斓,也有梨樹、桃樹、紫薇樹、山楂樹、椪柑樹等上百種植物。一年四季,張揚着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的水鄉之美。沿河的車道樹木蔭翳,縣城像鑲嵌在綠海中的盆景,美輪美奂。河的左岸高山如刀削一般垂空而下,陡峭的山崖草木覆蓋,峰頂的高塔直指日月,周圍茂密的水杉,低矮雜草,三三兩兩雪白、橙紅、粉藍的野花閑散在崖壁上,把沈從文筆下的箱子岩點綴得更為古老神秘。盛滿傳奇的箱子岩,倒映在浩瀚的長河裡,陽光透穿時光的縫隙,當年的情景在即,有多少人随河流而浮沉。有的成為滾滾紅塵中的一道劃痕;有的随河遠去,去豐滿更多的故事。流水中,有着“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感慨。在水中,你可以清晰地看見生命的影子,當年好多人的影子在這水裡了,你與他們交流,看到有沒有軀體都是活着的,即便是看到沒有軀體的人,遊動在水裡或許是紅色木箱走在箱子岩的峭壁上,懸棺不就是一種精神實體的生命歸宿?

箱子岩與縣城相對,嵌在“十裡畫廊”間。好些年前,縣城搞景點亮化工程,沿岸的樹木遭砍,十裡畫廊做了一場燈光秀,雖多了些遊客的眼光,卻少了鳥兒們歡鳴,魚兒的讨厭。後來,遭洪水的報複,幾百萬泡了湯,燈火再也亮不起來了,倒是多了一閃一閃的螢火蟲。人類的行為,倘若違背了自然規律,便是欲速則不達,好在醒悟及時,補及到位,打響了整治河道的第一槍:嚴禁采砂,禁捕退捕,實行“河長制”。山青河綠,魚蝦成群。可愛是鳥們包容、大肚,不計前嫌回家栖息,有白鴛、黑鹳、遊隼、灰鶴、白琵鹭、綠翅鴨等數萬隻,分散在山水間,或在蘆葦中,或在空中高低盤旋呼叫,一群群,一排排降落到岸上大樹上、竹林裡,草叢中,鳥鳴啾啾,委婉動聽,成了水鳥們的樂園。

船駛過鐵山大橋,進入一片沙灘開闊地的屈望村,仰視樓群,令不住的聯想起當年三闾大夫屈原被朝廷追逐後,流放并駐足該村的茅舍木屋數日,其中他在遊沅水中吟誦:“乘舲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滞。”并寫下了《涉江》《橘頌》《天問》等不朽名著。後來還是負石殉國汨羅江。如果這位古之大賢當今還活着,面對江景的海市蜃樓,矗立于沅江邊,小移民村翻天覆地的“蝶變”,他一定會大聲呼喚活着真好,高歌一曲真想“再活五百年”。

行之水上,晨曦映照,波光潋滟,一陣柔風輕輕拂來,河面頓時泛起無數的碎銀閃爍不止。機輪轟鳴,乘風破浪,被掀起的浪花随着波濤遠去。接着,撲面而來的是辛女峰,奇峰高聳,石壁峭削,深澗萬丈,高處霧氣彌漫,若隐若現,夢幻至極。走近一看,怪石岩洞,霧霭似乎要把這裡生長傳奇故事融進辛女峰的岩石裡、植被中。這不竟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所描寫的郭靖、黃蓉在鐵掌峰(辛女峰)大戰鐵掌幫,躲避山火,闖入山洞,奪得《武穆遺書》的素材地嗎?

朦胧中,恍惚看到河邊停泊的小船上,黃蓉與郭靖一對兩情相悅的青年,他倆在談情說愛,隐隐約約地聽到,黃蓉對郭靖說:“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好,不管我是男的還是女的,是好看還是醜八怪。”英雄崛起,摯愛無敵,這不正是辛女美麗愛情傳說故事的翻版?

作别辛女峰,一路風光,一路感慨。沿途看不到工業污水溝、挖沙船、捕魚船、養魚箱。有幾艘停泊在河灣處的挖沙淘金已廢棄,鏽迹斑斑。許多水鳥蹲在船上,羽毛灰白,個頭比天鵝小,用手機查找,才曉得是蒼鹭,脖子細長,姿态優美,呱呱叫時體态直立,走時背拱頭曲,悠閑自在,滿不在乎。直到輪機聲與吼起的水浪逼近,它們才雙腿一點,展開羽翼,猶如一道閃光劃過,向水域深藍處飛去,隻留下驚鴻一瞥。過去的一些挑水埠、洗衣埠、蓬蓬船,不見蹤影;以前船來船往以成曆史,一片甯靜。曾己為漁家燈火,撒網捕撈,槌棒聲聲,看似有着田園生活的詩意,現在看來的确是一種憂傷的凄美。

截然不同的是沿河兩岸,看不到破舊的土坯房、木房瓦屋,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别墅小洋房,造型新穎,大方得體,依山傍水錯落于翠綠間。我們無法攝取每一個的美好,隻好利用高科技手段,無人機的拍攝,沅江河邊的泸溪的自然村,通過新舊圖案重疊,相比之下,曾經坎坷、逼仄、肩挑背馱、耕田靠牛、袅袅炊煙的鄉間寫照。如今重新描繪:電明路寬,車子奔馳,稻田金黃,牛羊滿山,特色産業熠熠生輝,新興的鄉村時代變得更加靓麗。

河流養活了人類,養活了所有的生物。

人類的發展、進步,都離不開河流澤恩。泸溪這座小城,也是如此,全縣所在的鄉村也是如此,都是依水共衍共生,在或大或小的河邊或者是溪邊附近點綴、生存、壯大。但是,喝着這江 “母親河”的沅江族人,卻沒有照顧好“母親河!”前些年,亂砍濫伐,濫捕濫殺,河床被挖千瘡百孔河,江水渾濁不堪,曾透過水面與魚群嬉戲,捉魚摸蝦、抓泥鳅、逮螃蟹,清悠悠的水成了歡樂的時光。

不能不說,這是對生态的傷害所緻。沿河休耕、封山,防止水土流失,讓野生動物有更好的生活栖息空間。實施“十年禁漁”,果斷,英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行途中,有文友問為什麼要來這麼一場沅江情懷的行走。我想是:應該是對社會的承諾,大地人對河流最誠實的态度吧!人在走,水在流。風,從遠方從水面吹來,攜帶自然清風,染上一身江水的氤氲,它吹在臉上,像母親愛憐自己的女兒撫摸。于是,詩友們情感的閘門,被這一江碧波激活,你一句我一句吟詩作賦,贊美起沅江來,看流岚夕照,聽沅水橹歌。巾帼不讓須眉,緊接着,詩詞愛好者楊麗娟吟誦:

坐艇巡江心放飛,岚煙出岫馭風吹。

滿屏蘆荻翻層浪,萬點晨光照翠微。

魚比目,鹭雙栖。成群野鴨自相追。

休漁數載還生态,沅水人家悠自炊。

其實,沅水有作不完的詩,寫不完的曲,講不完的故事。在沿着沅江行走的過程中,耳目始終是打開的,聆聽大自然的教誨,傾聽着風聲、水聲、鳥聲……蓦然,數行白鹭從船頭掠空而過,以己為會碰撞它,卻虛驚一場。原來它們是飛到岸邊水草裡去覓食,船慢慢地靠近,隻見它們撲騰撲騰争搶食物,一隻白鹭搶到比它頭還大的魚叼在嘴裡,同夥一起追逐,它仰喙吞噬,當仁不讓。不遠處,有三、四個樂在垂釣,或站或坐在草叢深處,有說有笑,抽着煙,一人一竿,見了我們忙大招呼,說魚多得很啊!想來,他們一定釣了不少。

船行途間,不時有魚躍出水面,給人一陣驚呼。忽然一條十五六斤的大魚,竟然躍進船上,給大家帶來一陣驚喜。有的說“鯉魚跳龍門”好亊,有的說“年年有餘”好兆頭。後來,到了浦市,在座談會介紹禁捕退捕經驗時,見識了唐世美,他捕魚30多年,從“捕漁人”到現在的“護漁員”,他對魚蝦的習性,摸得透,他曾在沅河捕了一條90多斤的魚。他說魚跳到船上不足為奇,可能受到驚吓,或許是有大魚在追逐它。現在,自然生态環境越來越好,魚的繁殖力強生長迅速快,遇到這種奇事也很正常。

一條河流,流淌着水文化和水曆史底蘊,透過河流看到整齊的河道坡岸、招搖的綠色水草,一條高速橫跨沅江車流飛馳而過。河流波光潋滟,天色一體。許是在這河上見的人和事多了,它們寵辱不驚,從容不迫,泰然自若。

這條河,集彙着各種文化大觀,衍生着國家非遺辰河高腔,有距今7000多年的“高廟文化”的重要遺址。這條河,它始終是一面時代的鏡子,真切地存在着,鮮活的,奮進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