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财富的意義是什麼?積累财富是為了逃離工作和消費主義:随着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疲于奔命,物質越來越豐富,但屬于個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在一些人的生活理念中,工作幾十年,去換取物質回報,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可取,他們認為“有閑”才是真正的富有最有代表性的是“Fire運動”,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意思是财務獨立,提早退休提倡通過降低物欲、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提前退休,每年就靠4%的理财收益生活這類人推崇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提高儲蓄率“4%原則”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他分析了美國過去75年的資本市場和退休案例後,認為隻要從退休金本金中提取4.2%,根據每年通貨膨脹率微調,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積累财富的意義是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積累财富是為了逃離工作和消費主義:随着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疲于奔命,物質越來越豐富,但屬于個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在一些人的生活理念中,工作幾十年,去換取物質回報,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并不可取,他們認為“有閑”才是真正的富有。最有代表性的是“Fire運動”,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意思是财務獨立,提早退休。提倡通過降低物欲、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提前退休,每年就靠4%的理财收益生活。這類人推崇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提高儲蓄率。“4%原則”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他分析了美國過去75年的資本市場和退休案例後,認為隻要從退休金本金中提取4.2%,根據每年通貨膨脹率微調,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積累财富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業:财務自由和财富自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财務自由是指被動收入大于生活支出,财富自由則是追求想要的生活,做想做的事業,是更加高層次的需求。從财務積累的角度,如果人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對财務的追求就沒有止境。但從追求理想的角度,很多人已經實現财務自由了,卻仍在努力做事,他們的願望已經不是簡單的财富的積累,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追求更有意義的,更有價值的目标。這是已經實現财務自由的人所不能夠理解的。财富自由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終極目标,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生命的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