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舞弊案例及其影響分析?摘要:本文對會計舞弊行為及審計策略進行了讨論從行為特征來看,會計舞弊主要包括虛構業務内容、虛列憑證、制造虛假餘額,用往來賬戶偷逃稅款,隐瞞收入,虛報損失以及調節費用和利潤等手段本文在研究會計舞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審計的策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會計舞弊案例及其影響分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摘要:本文對會計舞弊行為及審計策略進行了讨論。從行為特征來看,會計舞弊主要包括虛構業務内容、虛列憑證、制造虛假餘額,用往來賬戶偷逃稅款,隐瞞收入,虛報損失以及調節費用和利潤等手段。本文在研究會計舞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審計的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國内外會計舞弊及審計失敗案件頻頻出現,使得企業會計舞弊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正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舞弊行為主體的範圍很廣,可能是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盡管早期的審計準則不承認注冊會計師負有舞弊審計責任,但迫于社會公衆和政府的壓力,獨立審計職業界紛紛修訂執業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時充分關注由會計舞弊導緻的财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因此,會計師必須具備識别會計舞弊的手法,以防範和減少審計風險。
二、會計舞弊的行為特征
會計舞弊分為員工舞弊和管理層舞弊。無論是何種舞弊,都有可能涉及被審計單位内部或與外部第三方的串謀,而舞弊行為的目的則是為特定個人或利益集團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具體而言,會計舞弊的行為特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虛構業務内容,虛列憑證,制造虛假餘額
這是一種常見的形式,舞弊通過改動憑證或直接虛列支出進行,如财務人員利用企業偷逃個人所得稅的做法,将工資虛拟名單中增加名字和金額,以達到貪污的目的。有時财務人員将銀行存款日記賬餘額故意算錯,用轉賬支票套購商品或者擅自提現等。
(二)商業企業用往來賬戶偷逃稅款
按照規定,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稅額在款項付訖後才可抵扣。為了逃避稅款,在款項不足付款或不願付款的情況下,企業領導授意财務人員,用以往年度或已下賬的付款存根或未用支票存根對日期進行改動,作為抵扣付款憑證,這是企業套取稅款的一種非法的舞弊行為。企業賒銷商品而産生的應收賬款,本應及時收回,但購貨單位為了長期占用應付貨款,銷售企業經銷人員和财務人員為了從購貨單位謀取私利,而合謀長期拖欠貨款,造成企業應收銷貨款長期挂賬。有些企業将外單位還款不沖銷往來賬,而是截留并轉移他處,再通過壞賬損失擠列管理費用。
(三)隐瞞收入,虛報損失
企業向供貨單位購買貨物後,取得了藍字發票,但又因故将貨物退回,取得了紅字發票,而财務人員用藍字發票計入“應付賬款”而将紅字發票隐瞞,然後尋機轉出,貪污此筆款項。企業利用預收賬款将尚未實現的收入提前做收入處理,虛報商品銷售收入,調節利潤;或将預收賬款長期挂賬,不做銷售處理,以達到偷逃稅金的目的。
(四)調節費用和利潤,以達到不同的目的
如:企業的在建工程試運轉過程中所取得收入扣除稅金後應沖減在建工程成本,但企業為了調整利潤,在“其他應付款”中挂賬,或者企業為了控制當年實現的利潤,采取在建工程提前報決算、提前轉固定資産、提前計提折舊的方式以虛增費用或減少利潤。利用“預提費用”科目達到企業所要的目的,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手段。如:有些企業為了達到繼續享受國家稅收優惠的目的,采取虛列預提費用的方式來人為地調節利潤,對早已提足的大修理費用支出一直在預提費用中列支,做成“真盈假虧”的假象;有些企業對已預提完畢的預提費用支付時不轉銷,并将其重新進入成本費用賬戶,以達到增加當期費用的目的;有的公司為了粉飾業績,人為虛增銷售對象及交易,對并不存在的銷售業務按正常的銷售程序進行模拟運轉,不惜多繳納一些稅金;或對有一定銷售業績的客戶,在原銷售業務的基礎上虛構銷售業務,使得公司在該客戶名下确認的收入遠遠超過實際銷售收入。
三、會計舞弊的形成原因
雖然從會計舞弊的行為特征上看,其具有較強的主觀因素,但是從成因來看,根源還在于制度方面的問題。具體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産權模糊、責任虛置,是會計舞弊行為産生的根源
産權制度是經濟制度的核心。有效的産權制度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減少交易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在産權清晰的情況下,每個經濟交易人都将得到其應得的利益,同時也都應支付其應負擔的成本,在比較收益和成本、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再做出行為的選擇,這樣的制度安排是公平的、合理的、有效率的。但我國現階段國有企業的産權制度是模糊、不清晰的。法律上國有資産屬于全體人民,概念是明确的,但缺乏一個人格化的代表來行使其所有權,人人都擁有卻人人都不擁有;國家财政部、國有資産管理部門負有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責任,同樣也缺乏一個人格化的代表來承擔這種責任。這是國有資産所有權模糊所帶來的保值增值責任的虛置,是國有資産經營權不清晰所帶來的管理責任的虛置。由産權模糊帶來的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責任和管理責任的虛置,是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是會計舞弊行為的土壤,為會計舞弊打開了方便之門。
(二)現行的制度導向審計理論存在缺陷
健全的内部控制對防範管理層會計舞弊失效。制度導向審計理論采用的是簡化主義,假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減少舞弊機會,即如果一個單位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并能夠在實務中得到有效的運行,則該單位财務報表編制中進行舞弊的機會減少;反之,如果一個單位沒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舞弊的機會就會增多,财務報表的可靠性也會降低。其審計理念是内部控制薄弱環節地帶可能存在更多的錯弊,審計人員的重點就是對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環節的相關業務的實質性程序。但管理層會計舞弊的舞弊主體通常為管理當局,其地位的特殊性使其極易淩駕于内部控制之上而不受内部控制的制約,從而使健全的内部控制對防範管理層舞弊失效。在很多舞弊案例中,被審計單位都有健全的内部會計控制制度,但都被高層管理者藐視或逾越,以緻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三)實質性程序失靈,分析程序不夠
絕大部分的舞弊采取虛構經濟業務的方式,實行一條龍作假,針對目前的監管政策或審計手段進行精心設計,具有很強的隐蔽性和欺騙性。實務中,不少被審計單位聘用了原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這使得他們對事務所的審計流程、審計手段、重要性水平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如果未能充分、合理地運用分析程序,沒有站在戰略和經營角度對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及公司前景進行分析,沒有對被審計單位的财務情況從行業、會計、财務和市場前景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對可疑的線索視為當然,就不能深入探求真相,查錯防弊。由于商業經營的複雜性及管理層的自利性,要想徹底消除舞弊是不可能的。但是,審計人員如果能夠秉持專業懷疑态度,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并熟悉各種可能的舞弊迹象,則必然能夠增加揭示财務報表虛飾的可能性。
四、針對會計舞弊的審計策略
結合上述會計舞弊的行為特征和成因,筆者認為應當從制度設計以及相關人員的技術性操作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策略安排,現提出四個方面的對策:
(一)制訂周密的審計計劃
審計人員在實施舞弊審計時,應當明确并切實履行其審計職責,尤其要對内部控制系統進行有目的的審查與評價,以便經濟、有效地完成舞弊審計任務并降低審計風險。審計人員既要了解過去有關的事件及被審計組織或被審者的諸多表現,如管理層的工作态度、責任心及誠實品質等,又要警惕可能出現的不正當行為,尤其要重視那些容易産生錯弊的資産情況,還要進行風險分析和控制評價。在編制審計計劃時,考慮到導緻會計報表嚴重失實的錯誤與舞弊存在的可能性,除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外,下列情況會增加舞弊的可能性:1.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的品行或能力存在問題。2.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遭受異常壓力。3.被審計單位存在異常交易,例如期末發生對盈虧有重大影響的交易,發生重大的關聯方交易等。4.審計人員難以獲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
(二)通過了解企業财務狀況以識别會計舞弊
有關會計舞弊征兆的研究表明,陷入财務困境的公司的管理層為了掩飾其财務困難,更有可能舞弊。因而,注冊會計師與投資者應該對财務狀況以及盈利質量差,面臨巨大财務壓力的公司的會計舞弊情況給予高度關注。财務分析的内容主要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資産營運效率分析、獲利能力分析、投資報酬分析、現金流動分析。對于企業的财務狀況,可以從資産質量、償債能力以及營運能力等方面來分析。1.分析企業的資産質量,應着重關注以下問題:(1)存貨占流動資産、總資産的比例與往年相比是否大幅度增長或高于同行業水平;(2)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3項合計占流動資産、總資産的比例是否過高;(3)是否存在委托理财、抵押擔保等潛在損失;
(4)是否存在關聯方長期占用巨額資金情況。2.分析企業償債能力,主要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産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淨流量與負債比率、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等指标來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财務彈性以及企業所面臨的财務風險。3.通過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産周轉率以及營業周期等營運能力指标來判斷企業在資産管理方面的效率。
(三)謹慎選擇客戶
會計師事務所在接受客戶前,應先做好征信調查,而且要評估自己有無能力提供此項鑒證服務。此外,會計師事務所在甄别客戶時必須高度關注客戶是否存在經營失敗、客戶管理當局是否存在重大欺詐行為的迹象。如果對于該客戶管理階層的誠信存有重大疑慮,應有勇氣堅持立場,必要時盡早抛棄。事實上,選擇優質客戶,遠離不良客戶,已經成為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防範審計失敗的重要環節。
(四)保持高度職業審慎和職業判斷能力
審計人員既要了解過去有關的事件及被審計單位或被審者的諸多表現,如管理當局的工作态度、責任心及誠實品質等,又要警惕可能出現的不正當行為,尤其要重視那些容易産生錯弊的資産情況,還要進行風險分析和控制評價。因此,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應考慮到導緻會計報表嚴重失實的錯誤與舞弊存在的可能性。審計人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1.具有預防、識别、檢查舞弊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審計時警惕相關方面可能發生的舞弊風險。2.根據被審計項目的重要性、複雜性以及審計的成本效益性,合理關注和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3.運用恰當的審計職業判斷,确定審計範圍和審計程序,以發現、檢查和報告舞弊行為。4.發現舞弊迹象時,應及時向适當的管理當局彙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