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認知和元認知的影響

認知和元認知的影響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0-04 04:36:37

認知和元認知的影響(有關認知的認知)1

疊代版本:179

本文,是對認知的認知,主要将圍繞着認知,通過對錯誤、系統疊代的分析解讀,從而展現出一種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質變力量的思維模式,即:構建認知系統

主題目錄如下:

  • 有關認知的認知
  • 認知錯誤
  • 認知系統
  • 系統與疊代
  • 内在系統
  • 認知心态
  • 主觀與客觀
  • 認知免疫
  • 極限與公式
  • 結語
  • 後記1:輪子與世界
  • 後記2:系統與人生
  • 後記3:閃念與記錄
  • 後記4:錯誤與懲罰
  • 後記5:認知與思想
  • 後記6:認知系統與非理性
有關認知的認知

一個人的認知——會受限于其個人信息的積累,而個人信息的積累,又會受限于諸多因素——比如:興趣、熱愛、精力、閱讀、搜索、理解、學習、訓練等等。

事實上,我們非常容易忽略的一點是:絕大部分信息——包括很多科學與科普結論,都是我們從“什麼地方”看到的——這屬于閱讀性知識,而與之相對較少的一部分信息,則是我們親自測試驗證過的——這屬于實踐性知識

那麼,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其中有些是“一手”信息(如直接看論文,寫論文是“零手”),另外一些都不知道是“幾手”信息(如網絡傳言),而信息越是傳播,就越容易成為“故事”,即:充滿了扭曲的叙述謬誤、證實偏差、歸因偏差、便利之詞、利己誘導、虛構想象與顱内模拟。

叙述謬誤——是指人們總是習慣于将客觀存在的事實,加上自身認可的理由和邏輯加以闡述。原因在于,思想會傳播,是因為作為媒介的自私人類對它們感興趣,并且喜歡在複制過程中将它們扭曲。

歸因偏差——是指人們在事後,下意識地把不準确的因果關系,錯配給了行為與結果。例如,人在成功時,會覺得是自己的原因;而在失敗時,會覺得是運氣的原因。相反,在别人成功時,會覺得是别人的運氣好;而在别人失敗時,會覺得是别人的能力差。

甚至,就算是論文結論——也可能存在實驗作假、捏造數據、分析錯誤等等;就算是科學共識——也有可能存在局限性與不完備性,甚至在未來會被證僞。

2009年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有大約1/5的科研人員,承認自己捏造過數據,有多達1/3的人,隐瞞或剔除對最終結論不利的數據,以便讓數據更支持自己的結論。一個著名案例是,美國杜克大學學術腐敗案(生物學家波茨·康德案)。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犀利地指出:

“在研究機構的報告中,人們可以有選擇地報告能證實其想法的事實,而不會透露與其想法相悖,或者無法證明其想法的事實。而統計研究,往往因受這些片面性的影響而失真。”

那麼現實是,我們隻能選擇,相信或不信——我們所看到的(非實踐性)結論,因為親自驗證耗時耗力,我們并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驗證和辨明所看到的一切。同時,社會分工與協作(以及基因進化産生的不同秉賦)也限制了親自驗證的廣泛性。

所以,一切都在于我們的選擇。

而我們的選擇,一定是那些能夠與我們自身認知相容的信息,即:我們隻會相信那些——我們準備要相信,或是天生要相信,甚至是已經相信(而不自知)的結論或觀點——也就是說,曆史數據的積累決定了(我們相信的)概率。

證實偏差——又稱“确認偏差”,是說一旦你的思維被某種世界觀占據,你會習慣于隻關注證明你正确的事例。矛盾的是,你擁有越多的信息,你就越認為自己正确。

不過,這裡還存在另外一種視角,就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所說:

“如果直接給出一個醫學或科學的結論,那麼我希望這個結論是經過同行審查的;但如果是一個邏輯性的陳述,或是由數學推理支撐的觀點,則就可以忽略這樣的審查,因為這些陳述和觀點,其過程可以自身證明。”

那麼顯然,根據已知,我們可以推理出未知,如果邏輯鍊清晰明确,就會讓我們非常相信推理的結論——産生不證自明的虛幻的确定感。而任何結論,也都可以通過推理其數據(或信息)背後的邏輯鍊來加以評估判斷。

所以,推理與邏輯鍊,就構成了我們相信的基石。

至此可見,我們獲取認知的途徑,主要有三個來源:

  • 第一,閱讀信息(包括聽說)。
  • 第二,實踐感知(包括試錯)。
  • 第三,推理邏輯(包括驗證)。

而正是推理邏輯鍊,讓我們可以不必親身實踐,就可以對閱讀性知識,進行有效性的判斷,其唯一的要求就是——推理邏輯鍊的源頭,必須保證正确,否則在錯誤的前提下,進行正确的推理,就算得到了正确的邏輯鍊,結論也依舊是錯誤的,并且是自以為确定正确的錯誤,而這種結論甚至還可能是——毀滅性的論斷,或是具有迷惑性的信仰。 ​​​

所以,在進行任何推理之前,我都應該自問一句——“信息源頭真實可信嗎?”,而在面對任何觀點或結論之時,我們都應該仔細審視一下:

這個觀點或結論是“重複性的斷言”,還是“自帶邏輯的推理”

事實上,由于大腦存在進化出的認知偏好(現在來看就是偏差),所以“斷言”及其“重複”會給我們潛意識的判斷和決策,帶來巨大的影響,而我們卻嚴重低估了這一點。

例如,一個人隻要用極其自信的态度,進行重複斷言與反複強調(如一段話,一段文字,或一段信息),就可以增加其觀點的“真實性”,并讓人潛移默化的更加相信或服從,哪怕毫無邏輯,也會讓人感覺到一些“什麼”——如強勢、強硬與壓力。

例如,宣傳的重要手段,就是重複,因為人們記住信息很慢,又善于忽略信息,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并把信息植入潛意識的方法,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那麼,“重複”的說服力,其來源的路徑,可能就在于:

  • 第一,重複會讓人印象深刻,并感到熟悉,而熟悉會帶來流暢,流暢會産生節奏,節奏會激發愉悅,愉悅會獲得滿足,進而讓人感到喜歡,接着我們就會把這種感情,投射到重複的内容上,最終産生認同感與信任感。
  • 第二,人腦會下意識地對重複出現的事物,進行“計算”,哪怕是注意力沒有觀察到的,但是潛意識卻收集到了這個訊息。重複出現的事物沒有引起危險,那麼就是安全的,并且還是有規律的,而在進化過程中,“反饋系統”會對于安全與規律,有着非比尋常的喜愛。
  • 第三,重複能讓意識系統更有秩序,從而降低精神熵,消除無序感。

所以,重複、重複、重複,就會“成真”——成為(人們覺得的)事實和真相,就會讓人們産生好感、傾向以及偏愛,從而切實改變決策和行為,最後影響結果,甚至塑造結果——是的,不停重複,重複1000遍,哪怕别人不相信,自己也會相信的,其實欺騙自己隻要重複即可。

因此,如果是“重複性的斷言”,我們就應該默認降低其可信度(即保有懷疑主義),或者自己進行一些必要的查證與推理,再判斷其可信度。

尤其需要警惕那些,以——“我認為……我以為……我感覺……我覺得……”——開頭的主觀表述,由于很多人都無法準确地認知自己(即不了解自己,被欲望操控),所以主觀表述,特别是——“我想……我希望……”——這種句式,其往往代表的是:本能驅動的欲望,而不是智能推理的真相。

可如果在某些領域,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積累(即前置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查證與推理,此時對于“斷言”的可信度,又應該如何設定呢?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原則》中,給出了這樣一個方法——可信度加權。意思就是說,不同的人給出的“斷言”,其可信度有不同的“權重”,即:有些人的“斷言”可信度更高,有些人的則相反。

而達利歐認為“可信”的人(即高權重的人),有兩個重要的特征:

  • 第一,多次成功地解決了相關問題的人(至少成功過三次,擁有過硬履曆)。
  • 第二,能夠解釋結論背後因果關系的人(要對因果關系的分析,很有邏輯和道理)。

那麼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刻意訓練自己,對任何信息都進行“權重”判斷,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認知,就能夠讓我們的思維模式——從“認為這是對的”(沒有邏輯路徑)轉變為“知道這為什麼是對的”(有邏輯路徑)。

顯然,這樣的思維模式,會讓我們更加看清世界的“真相”,從而提高我們對未來的“預測”,以及帶來對心理和神經系統的種種“好處”

有趣的是,這個“可信度加權”的算法,如果應用在了網絡搜索中,其實它就是Google PageRank算法的原理,即:針對網頁的“可信度加權”。

那麼,這個“可信度加權”,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同權重的投票權。換言之,人類之間的可信度由人類投票得出,網頁的可信度由網頁投票(即鍊接數)得出。

最後,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個更加簡單粗暴的判斷方法,即:越是容易獲取的“免費”信息(如網絡新聞、頭條、微博、群聊),就越容易錯誤,而越是難以獲得的“付費”信息(如論文、書籍、咨詢),就越容易正确。

認知錯誤

雖然信息是無限的,而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但這不妨礙我們去思考和推理,并得出結論。

或許這些結論,不能(通過實踐)被即刻驗證,但卻代表了一種信息組合,并且這些信息組合可以與其它信息再進行組合——這會提供不同的視角,産生信息的“碰撞”和創造,以及啟發他人繼續地思考和創造,接着這又會産生可以“碰撞”的信息組合,如此循環。

同時,每個人産生了大量沒有被驗證的個人見解——這是一種數據冗餘,冗餘是具有非常大的好處的,其隐藏着潛在的“可組合性”價值(如創造與創新),以及可以提高“系統”(包括自然系統與人工系統)的容錯性,從而讓“系統”可以對抗環境的不确定性。

冗餘的容錯性——其原理在于,讓錯誤發生在“冗餘”之上,從而就避免了“非冗餘”的錯誤,以及可以利用對“冗餘”操作的統計結果,來對比判斷“非冗餘”操作結果的正确性。

不過,個人信息積累的局限性,也必然會讓思考産生諸多錯誤的結論——但這是沒有關系的,因為錯誤與正确是随機過程的必然産物(屬于自然規律的一部分),并且錯誤是正确的必經之路,而錯誤其實提供了走向正确的信息,即:排除了錯誤路徑。

就如愛迪生所言:“我沒有失敗,我隻是發現了一萬種不成功的方法。”

可見,失敗是反饋,反饋是信息,犯錯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定位Bug所在“現實源碼”的位置,然後找出原因,接着修正,然後讓“願景”繼續運行下去。

所以,犯錯并不會阻止你去獲得你想要的正确結果,恰恰這正是你得到正确結果的重要路徑,而真正阻止你的——是你不敢犯錯,以及不願思考。

達利歐在《原則》中,說道:“每個人都會犯錯,主要的區别在于,成功人士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普通人則不能。”

衆所周知,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而缺點和不足通常就會以犯錯的形式表現出來,那麼犯錯與改錯,就形成了一條路徑,讓我們可以走向我們想要的那個目标或結果。

所以,隻要敢于犯錯,并不斷修訂錯誤,我們就可以學習進步、避免大錯、逼近正确,以及逼近那個“終極正确”(但可能永遠無法抵達)。

可見,犯錯——是演變過程,改錯——是疊代機會,犯錯與改錯——就是順應自然的進化規律,即:疊代試錯。那麼,一個生物體,犯下的最嚴重(緻命)的錯誤——就是放棄進化,即:不能直面自己的錯誤,并勇于改正。

同時,我們還會發現如下的事實:

  • 你不嘗試,你怎麼知道正确的邊界在哪?
  • 你不撞牆,你怎麼知道牆到底存不存在?
  • 你不受挫,你怎麼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 你不探索,你怎麼知道世界的真實模樣?
  • 你不進化,你就隻有被進化的宇宙抛棄。

因此,我們應該刻意訓練,打破本能魔障,讓疊代試錯在顱内觸發的——不是對失敗與未知的恐懼,而是對進步與機會的渴望。

就如達利歐,在《原則》中,所說:“對我而言,如果你回顧一年前的自己,而沒有為自己所做的傻事感到震驚,就說明你還沒有吸取足夠多的教訓。”

是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成功與失敗的過程,其實都是無差别的——疊代試錯。所以,哪怕犯錯逆天導緻了失敗,但隻要能夠堅持疊代試錯,這就是一種“成功”,并且這個等價的過程,最終會讓你得到另一種等價卻表現不同的——“成功”。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正确工具”的情況下,并不需要通過疊代試錯來獲得正确結果,比如應用數學公式、物理定律、先驗總結等等,但知道何時何地使用什麼“正确工具”以及如何使用,仍然需要疊代試錯

由此可以看出,盲目地疊代試錯,即盲目試錯,會有以下兩個特點:

  • 第一,沒有邏輯思維的試錯,會導緻做無用功(理論上行不通)或繞大彎路(實踐邏輯遠比推理邏輯耗時耗力,實踐一般用來驗證邏輯,而不是用來測試推理過程),這是一種盲目。
  • 第二,沒有在積累之上,更進一步的試錯,這裡的積累,不僅包括别人的積累(比如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包括自己的積累(比如過去的經驗總結),這是另一種盲目。

不過除了盲目,這裡仍有一個問題——就是疊代試錯隻是量變,但并非隻要積累量變,就一定會得到質變,甚至有時——無限量變也不等于質變,這其中的關鍵在于:量變能否持續積累,以及量變能否互相連接,形成穩定的整體結構

因此,對于認知錯誤,不僅需要不斷修訂,還需要構建一個系統,以讓所有的正确認知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結構,而這個系統就是——認知系統

認知系統

系統是一個整體,必然是由局部所組成的,而在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從局部到整體的過程中,會出現「1 1 > 2」的湧現效應

湧現——是指系統,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發展過程中,一些特性不存在于低層系統中,卻突然出現在了高層系統中。簡而言之,就是系統特性呈現出了,整體大于(甚至不同于)局部之和的現象。這其中必然存在着,從量變到質變的非線性變化,即從0到1。

  • 例如,句子整體的含義,要比局部每個字詞的意思之和,更為豐富多變,而隻有理解了每個字詞的意思,才能讀懂整句話的意思,甚至獲得更為深刻的内涵。
  • 例如,神經元構成了神經網絡——但整體神經網絡産生的意識,是局部神經元所沒有的。
  • 例如,像素構成了圖片——但整體圖片的意義,是遠遠大于局部像素的意義的。

局部之和也會小于整體,但這裡沒有湧現,例如:團隊裡都是“頂級專家”,結果互相不服,合作效率低下;愛下蛋的母雞好鬥,在一起不下蛋隻打架;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因此,如果我們把局部認知,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認知系統,顯然我們就會受益于系統的湧現效應,獲得從0到1的質變飛躍。

那麼構建認知系統,就起始于平時,把認知學習的點點滴滴(包括閃念)都記錄下,并進行梳理(如分門别類),然後按照主題總結成文

當然開始,我們并沒有所謂的認知系統,隻有一些沒有關聯的局部認知,并且其中也會有“意識不到”的錯誤,但隻要堅持不斷地疊代更新,即:修訂總結錯誤,擴展總結内容,不斷增加總結——這個系統就會逐漸成形并完善。

事實上,這裡存在一個“輸入倒逼輸出”的過程,即:完成“輸出總結”,會塑造“輸入路徑”,從而加速認知系統的構建。

并且一篇認知總結,寫完了,其實并沒有結束,随着自身認知信息的不斷積累,總結内容自然而然就可以進行諸多的“增删改查”。而有趣的是,不同主題的總結,随着不斷地修訂與擴充,它們之間就會産生越來越多的關聯和交織——例如,互相引用觀點、片段、及結論,甚至越來越多。

并且一篇認知總結,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在有了不同的認知和經曆之後,再次重複閱讀,就一定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這就是溫故而知新。因為此時,自身(大腦中)的新數據,會與總結中的舊信息,重新進行組合、關聯和碰撞,從而産生了新知前所未有的不同理解。

這是一個從點到線、連線成網的過程,顯然這背後的信息,是點點滴滴互相關聯的,甚至是——跨越了一個廣域距離在未知時空域裡的一個統一的整體。

那麼,隻要認知在變化,總結裡所傳遞的信息就可以持續變化,或許一篇總結修訂到最後,就變成了兩篇、三篇、甚至更多篇,而最後所有的總結連接起來,就又會變回成一篇總結。

這就如同,「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前者是物質上書變厚,書中信息變多,後者是心理上書變薄,書中信息變少,因為書中信息已經存入認知系統,映射為一個抽象脈絡,細節可以從認知系統中随時提取。

真實情況是,信息積累的越多,就越難以将信息切分到不同的總結裡,因為信息之間的關聯在更高的抽象視角層次之下,綁定的是如此的緊密統整,以至于從任何位置斷開,都會顯得突兀、生硬與不連貫,從而喪失了一種緻密緊緻的美感,以及其完整性所可能帶來的驚歎路徑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局部認知形成認知系統的過程,即是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結構”的過程——這會讓記憶更加牢固和容易提取,并産生各種信息自由組合的創新、創造以及觸類旁通,甚至“自我構建”出無法想象的認知結果。

實際上,這個大腦中的“整體結構”,即是埃隆·馬斯克所說的——知識語義樹。關于為何他能夠記住,閱讀過的大量書籍中的大量信息的,他曾(在Reddit Ask Me Anything問答活動上)解釋說道:

“一點建議: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将知識看作成一顆「語義樹」——首先,應确保你能夠理解其中最基本的原理,即:「語義樹」的主幹和大分支,然後再去深入理解「語義樹」的樹葉及其細節,否則這些樹葉和細節,将會無處「栖身」。”

換言之,如果我們沒有認知系統(即語義樹)——那麼,我們接收過的信息、看過的書、學習過的知識、體驗過的數據,都會被輕而易舉地遺忘,就像從來沒有擁有一樣。

在此,我們可以注意到:

  • 認知系統——其實是大腦中的一個“系統”,由神經結構組成。
  • 認知總結——則是大腦外的一個“系統”,由信息結構組成。
  • 現實世界——則代表了宇宙中的一個“系統”,由物質結構組成。

這三個“系統”形成一種,相互作用與相互映射的關系,即:認知掌控信息,信息改變現實,現實修正認知,并且它們三者,共同底層的連接,就是“抽象結構”所固有的關系,即邏輯關系。

相互與互相——作副詞當狀語兩者相同,如相互幫助或互相幫助,但“相互”還可作形容詞當定語,如相互作用與相互關系,而“互相”則一般不這麼使用。

那麼,随着疊代産生“系統升級”,認知系統就會抵達一個又一個質變點,從而變得愈加的全面和穩定,且能夠更加精準的映射現實——這就是對自身認知的豐富與抽象、完善與統一。

事實上,任何能力的升級,要麼是先有認知的升級,要麼就伴随着認知的升級,即:沒有認知,就沒有能力。

而擁有全面、穩定、精準的認知系統,就能夠幫助我們——深度洞察并捕捉事物的本質規律底層邏輯,然後在顱内模拟預測出事物的演化方向終極形态,接着以邏輯完備條理清晰的形式進行表述總結,最後做出明确有效的行動決策。

也就是說,疊代認知系統,會讓我們越來越善于——看到更多世界的真相(而不是故事),預測更加準确的未來(包括短期與長期),從而更好的應對世界的(複雜)随機性與(本質)不确定性

系統與疊代

系統與疊代,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即:疊代認知能夠完善認知系統認知系統能夠增強疊代認知——這猶如河床(系統)引導河流(疊代),河流(疊代)又會改變河床(系統)。

那麼,系統與疊代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認知系統用疊代正确認知,來對抗錯誤認知的暗中積累。

事實上,在生活中,充滿了“高耗能”才能夠有效判斷出對錯的信息,但由于大腦對“節能”的偏好,所以這讓每個人都“存儲”了很多錯誤的信息(如觀點觀念或結論),而大部分信息的對錯,對于我們的生活并沒有什麼影響,因此也就不會觸發我們的修正行為。

偏好——是進化驅使的有利選擇傾向。偏差——是由于某些因素的變化,導緻原本的有利偏好,錯配成了不利偏好。也可以稱為偏誤。

但當這些微小的、無關緊要的錯誤信息,随着時間不斷積累,最終就會帶來無法忽略不計的重大影響。因為,就像正确可以積累出質變一樣,錯誤同樣也會積累出質變,隻不過是“負面質變”

然而,又是大腦的“節能”偏好,讓我們難以察覺微小錯誤的暗中積累,并隻能看到結果的湧現,于是我們就會把這種突然出現,并難以解釋的“負面質變”,稱之為——負面黑天鵝,或是黑暗命運。

那麼,認知系統中“流淌”着的正确邏輯,由于邏輯的自洽性與相容性,就會天然的排斥錯誤認知錯誤推理

并且,認知系統的疊代演化,能夠讓(系統中的)正确認知遠遠多于錯誤認知,于是在正确認知之間所形成的“邏輯網”,就會更加容易驗證、篩選和剔除——系統中(之前存入)的已有錯誤,而就是對“錯誤前提正确推理”的——有效判斷和糾錯。

第二,認知系統能夠把疊代認知的結果,互相連接,形成積累效應。

事實上,人們時時刻刻都在疊代認知,因為每次對大腦的信息輸入,都是對大腦原有認知的調整,即:強化某些認知、削弱某些認知、以及增加某些認知。

但這些認知,如果不能形成一個系統,它們就是孤立的、片面的、分散的、零碎的、沒有關聯的,于是就很容易被遺忘與扭曲,也就是缺少穩定性的,因此:

  • 這些認知再豐富,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連接與協作。
  • 這些認知再疊代,也不能擁有成長性與疊加性。
  • 這些認知再積累,也不能湧現規模效應(赢家通吃)與質變飛躍(飛輪效應)。

而有了認知系統,點點滴滴的認知,就可以被納入系統,從而變得相對穩定,并且在系統的“統籌作用”下,認知還可以相互連接與自由組合——要知道,一個認知是可以與其它認知相互提供信息與支持的——于是,這些碎片化的認知就連接成了一個整體,從而疊代認知,就是在增強系統整體的效用。

例如,數學就是一個系統,人們對數學規律的疊代,就是對數學系統的積累與增強。

事實上,任何知識體系,都是一個系統,也隻有形成一個系統,知識才能在人類文明中,跨越時代的積累與增強,否則(人與知識)“各自為戰”,不僅發展效率低下,還非常容易“失傳”。

可見,更為重要的是,有了系統,我們就可以站在系統的“肩膀”之上,持續積累與疊加增強,而不必“每次”都從0開始。

那麼這個系統,不僅可以是知識系統,還可以是——生态系統、文化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産品系統、操作系統、工作系統,甚至是文明系統與宇宙系統,等等。

但對于個人來說,這個系統就是認知系統。

第三,認知系統能夠把疊代認知的效用,轉化為可以不斷提高的正确概率。

事實上,在面對如此複雜的現實世界,一個微小認知,它可以應對的場景必然是局部狹窄的,其效用也是有限不确定的。但微小認知構成的認知系統,它就可以應對更多更複雜更全局的場景,并且其效用也是可以不斷提高的。

也就是說,認知系統可以針對一個具體的選擇或決策,給出最優概率的推理與判斷,并随着疊代認知,而不斷提高這個選擇或決策的最優概率,即:擁有可成長的正确概率。

例如,在競技體育比賽中,從來不是靠一個人的一次投籃、射門或擊球,來獲得比賽的最終勝利的,而是依靠個人的技能系統與團體的協作系統,才能産生戰勝對手的整體表現。

顯然,在很多領域與場景中(如經濟與人生,事業與婚姻),我們需要的都是——系統提供的可以增長的穩定概率,而不是運氣帶來的随機概率

而如果說,現實世界就是一個複雜系統,那麼認知系統的應對方案,就是一個用系統去對抗系統的方案,即:用複雜性去應對複雜性。

第四,認知系統能夠重塑我們的心态感受,從而讓我們能夠平靜高效地——積累信息與疊代認知。

因為,如果沒有認知系統,那麼面對外界汪洋般的各種信息“激流”,就會容易一驚一乍,容易惶恐不安,容易患得患失——這是碎片化的認知,容易被“信息流”沖擊改變的應激反應

相反,如果有了認知系統(尤其是豐富完善的認知系統),那麼我們:

  • 就不會輕易感到意外(系統預測性),
  • 就不會輕易感到恐慌(系統控制性),
  • 就不會輕易随波逐流(系統穩定性),
  • 就不會輕易困惑迷茫(系統連接性),
  • 并會充滿好奇與渴望(系統成長性),
  • 并會感到自信與從容(系統健壯性),
  • 等等。

事實上,在認知系統中,任何事情的成敗都隻會是一個的數學期望,這種客觀的概率視角,能夠讓我們合理地——應對短期波動規劃長期回報,而随着認知系統的升級,數學期望與行動策略也會不斷更新,最終事情的成敗,将會平穩地如期所願如期而至

所以,綜上可見,想要安身立命并不斷質變精進,我們就需要建立起一個屬于自己的——認知系統,并在這個系統之上,不斷疊代認知,進而形成系統與疊代的——循環增強(同回路增強、或閉環增強)

否則,有些人在構建系統,而有些人——則就淪為了别人系統中的一個配角一種道具一條數據、更或是一段噪聲

噪聲和噪音,意義相同,可以混用。但在通信領域主要使用噪聲,通俗口語使用噪音。而從某種角度來看,噪音來自于人類(或主觀想象的,如餘音繞梁),噪聲來自于物體(或客觀存在的,如聲聲入耳)。

換言之,你是擁有自己的認知系統,還僅是喂養别人系統的數據——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和命運。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構建系統形成質變與優勢,具有滞後效應——這就像飛輪加速,是一個由慢到快,再到越來越快的過程,也是一個由難到易,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加容易的過程。

因此,人們隻能看到你的質變,但你要看到自己的系統,并用量變去疊代你的系統——其它一切相比都是次要的。

内在系統

有些人——能夠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随着成長與積累,把所經曆和學習的一切,都揉和豐富成一個完整的内在系統——可以解讀所見所聞的一切。

接着,這個内在系統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越過臨界值,就會開始飛速完備——顯現出質變效應(積累效應)

然後,依靠内在系統,就能夠洞察和整合更多的未知信息,同時系統本身也會不斷地快速自我進化——這就像一個可編程的内心世界。

因此,這套可編程的内在系統,不僅可以支撐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及宇宙觀,甚至還運行了一個獨立演化的——精神虛拟世界。

如今,人們可以接觸到信息,已經多到溢出,每個人都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判斷、過濾、處理、及吸收這些海量的信息,使其可以更加高效的為己所用,産生正收益。

那麼,擁有一個可以自我編程的内在系統,就是擁有了一個可以完美模拟現實世界的工具,而這就是人生最強大、宇宙最智能的——計算系統。

認知心态

不完全概述如下:

  1. 承認自己的無知與偏見,以及不知道,甚至無法知道。
  2. 認真閱讀和思考别人的邏輯,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
  3. 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不是閱讀網絡的人雲亦雲。
  4. 認識到沒有絕對的正确,隻有相對的正确概率。
  5. 質疑别人的前提,是先理解别人的邏輯。
  6. 坦然接受質疑、指證和批評,并從中找到疊代認知的路徑。
  7. 讨論問題本身,而不是冷嘲熱諷或人身攻擊。
  8. 勇敢的犯錯,并勇敢的承認錯誤,以及快速修正錯誤。
  9. 用實踐或實證,去證明自己的觀點,或不要浪費時間去證明确定的正确。
  10. 構建認知系統,并不斷疊代這個系統。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有“觀點”,但大部分觀點都是“聽說”,事實上隻有你進行過思考、驗證過數據、求證過事實,并用自己的“系統”推理判斷出的“觀點”,才是真正屬于你自己的“觀點”,也才有可能(對自己和對别人)有價值。

對此,達利歐在《原則》中,就直言不諱地說道: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但通常不是什麼好點子。提出觀點是容易的,每個人的腦子裡都有成千上萬的主意,很多人還很願意說出來與人分享,甚至激烈地捍衛自己的觀點。但遺憾的是,包括你自己的很多想法在内,很多觀點都是一無是處,甚至是有害的。”

最後,我們需要分清楚——事實、觀點、立場與價值觀的不同:

  • 事實——是客觀真實發生的事件。
  • 觀點——是針對事實主觀思考的結果,顯然不同視角或不同深度,看同樣的事實,會有不同的思考及結果。
  • 立場——是選擇某一觀點站隊的結果,即你相信或支持誰或什麼,可以無條件或無證據的相信或支持。
  • 價值觀——是對價值排序,而一切都有價值,所以價值觀決定了一切的排序,而排序決定了選擇優先級,所以價值觀在多個立場或觀點發生矛盾或沖突時,會發揮作用。
主觀與客觀

主觀認知——就是從自身視角出發,來觀察、判斷、和理解一個事物,這樣的認知必然會受到一個人自身經驗、感受、思想、和利益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缺乏準确性、真實性、和唯一性。

客觀認知——就是從邏輯視角觸發,來觀察、判斷、和理解一個事物,這樣的認知就不會受到一個人自身經驗、感受、思想、和利益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具有準确性、真實性、和唯一性。

顯然,我們希望認知是準确、真實、和唯一的,而邏輯視角——可以通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因果律,來保證認知的準确、真實、和唯一,因此客觀認知就是比主觀認知更好的認知。

然而,如果多問一句——客觀認知是怎麼産生的呢?

它必然是通過一個人(的大腦)來産生的,那麼再追問一句:一個人如何才能,完全不受自身經驗、感受、思想、和利益的影響,來産生絕對的客觀認知呢?

答案是——很難很難,因為首先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就無法保證絕對的客觀,其次大腦的認知模式,就很依賴于自身的經驗和感受。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不僅無法絕對的客觀,連判斷客觀的标準,都是主觀制定的——例如,為了自身利益,主觀就會制定不客觀的“客觀标準”,以獲得所謂“客觀”的統一服從。

那麼,雖然客觀認知,是沒有辦法絕對客觀的,但物理現實卻是“絕對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客觀認知,定義為——不以人類意志所轉移的認知,如:數學公式、物理定律、與自然現象都是如此。

但這種客觀認知,會有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就是我們主觀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客觀認知”,都是隻在逼近物理現實上的客觀,而無法做到完全等同。

因為,我們認知物理現實,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刷新認知)的過程,所以現在的認知要比過去客觀,而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客觀,那麼現在的“很多客觀”,其實就沒那麼客觀了。

其次,對于很多物理現實,我們可以從不同種角度,去主觀認知其客觀性,這就會得到不統一的客觀認知,即:同一事物存在不同邏輯自洽的解釋。

  • 例如,對于“波粒二象性”這個物理現實,量子力學就存在各種不同的解釋,每一種解釋都有其自身的邏輯合理性。
  • 例如,在物理上,通過“對偶性”,同一個物理過程,可以用許多迥然不同的方式來描寫。

最後,物理現實的本質,是以概率所呈現的随機不确定性,那麼如果把客觀認知物理現實,直接劃上了等号,我們就會得到以下的客觀結果,即:

所有的客觀描述,都會是完全正确,卻又完全無用的——也就是“正确的廢話”

因為一點推斷、假設、預測的言辭都不能有——這是絕對不客觀的,就像“最什麼”必須跟上“之一”,否則就會讓人感覺(你)太主觀了一樣。那麼對于玩笑、幽默、誇張等表達形式,更是客觀的“天敵”

所以,我們會常常看到,有些人的觀點非常客觀,也就是沒有任何主觀性(即不傾向、沒選擇),但這種觀點等于什麼也沒有說,聽完之後感覺公正有理(有時甚至就是公理),可對現實情景,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例如,很多公衆人物(如政治家、名人、專家等),他們對一件事情的公開表态,基本都是模棱兩可的觀點,聽起來沒有确定的結論,也沒什麼意思,更沒什麼信息量。

對此,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絕對客觀——就會呈現物理現實的概率,描述這個概率不會得到任何确定的結果(因為沒有做出選擇),而主觀就是做出選擇——這相當于從現實概率中,随機出了一個确定的結果。

實際中,很多事情,客觀上這樣有這樣的好,那樣有那樣的好,但選項卻是互斥的,所以主觀上我們并不能,同時既這樣也那樣,必須有所取舍,做出選擇,得到利弊混合的一個結果——這代表着選擇所最能體現的價值觀,及其價值。

由此可見,我們的主觀認知,以及不客觀的客觀認知,就是我們對物理現實的概率,所做出的“選擇”——這是一種認知與現實的相互作用。

換言之,客觀是現實,主觀是選擇,選擇就有利弊,有利弊就要冒險,冒險就要承擔風險。

而認知的過程,就如同我們利用擲骰子,去推動賭局的進行,而主觀才是玩家,客觀隻是觀衆,但要想成為赢家,首先得成為玩家——當然,越接近物理現實的客觀,就越能夠控制骰子的概率——這就是“旁觀者清”的效用。

因此,對現實影響最大的認知模式——就是在客觀的基礎上,做出主觀選擇,從而推動自身與物理現實一起,不斷地進化,并一同抵達宇宙演化的未來。

這也就是,利用客觀環境信息,構建并疊代主觀認知系統的認知模式。

綜上可見,對于人類認知,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客觀,而所謂的“客觀”——就是能夠根據環境信息,連續不斷地進行認知調整。

認知免疫

事實上,大部分人看問題都是非常主觀的,在贊賞與厭惡羨慕與妒忌之間有一個非常奇妙的非線性變化的區間。

客觀性,在某些邏輯領域能夠顯現出來,但也是透過主觀來表達的,甚至說,客觀隻是主觀的一個子集。

那麼,一個人的觀點,僅僅代表着他當前時刻的感受,其中隻有很少的一些是關于客觀事實的,并且這部分客觀,也是經由個人理解後的客觀。

網絡上,那種“無緣無故”的反感與讨厭,是人性在虛拟社交中無可避免地“條件反射”——或說是基因算法受制于叢林部落時代的“硬編碼”。

然而,讨厭與喜歡,其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感覺和情緒,都在傳遞信息,傳遞虛幻的信息。有什麼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是錢還是命?都不是,有人就抑郁想死,有人就淡泊名利。

所以,要訓練自己對觀點免疫,很多觀點都是噪聲,邏輯才是不變的信息,但邏輯摻雜在觀點之中,不能剝離出來,就會随波逐流,獲得内心的力量更是無從談起。

極限與公式

極限:認知速度不能超過信息獲取的速度,即:認知不能超光速。

公式:

  • 認知過程 = 信息獲取 信息抽象 = 信息提取 信息總結。
  • 通用認知 = 環境信息 * 存儲結構 * 學習算法 * 訓練平方。
  • 人類認知 = 強化學習 * 訓練平方。

需要指出的是,與加法相比,乘法是倍數縮放,并且有一項為0,那麼整體結果就是0,因此乘法的每一項,對整體都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意味着局部與整體有着更緊密的關系。

解釋一下公式:

  • 環境信息——提供信息源,即輸入信息,雖然宇宙環境是同一個,但局部信息各不相同。
  • 存儲結構——存放、管理、組織信息的物理結構,如:内存結構、大腦結構。
  • 強化學習——是一種算法,它既是大腦利用多巴胺(神經遞質)進行“獎勵預測”的算法,也是一種機器學習的算法。
  • 訓練平方——是學習動作執行次數的平方。

那為什麼相同的學習訓練,但人的認知卻可以不同呢?

從宏觀上說,是因為環境信息大腦結構的不同;從微觀上說,是因為學習算法訓練強度的效率不同。

事實上,大腦結構可以被環境信息所塑造,學習算法訓練強度又取決于大腦結構——這決定了認知效率,而環境信息的局限性,還将會限制一個人認知的上限,即格局與見識。所以,環境信息對于認知最為重要。

而對人類來說,環境信息的不同——可以是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社會環境,甚至是一本書看與不看的信息區别。

那為什麼人工智能,目前仍沒有人類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呢?

這就是,機器存儲結構大腦神經網絡結構的不同。

那為什麼訓練需要“平方”

因為“平方”是宇宙規律的一個基本操作,例如:

  • 質能方程中,能量與質量關系的系數,就是光速的平方
  • 虛數的平方是實數,這意味着抽象的虛數世界與現實的實數世界,之間是平方關系。
  • 波函數絕對值的平方,是一個常數,其代表了粒子出現在某個區域的概率。
  • 萬有引力與距離的平方,呈反比關系,以及很多類似的平方反比定律。
  • ……

那麼為什麼宇宙規律,基本都是“二階平方”的?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是三維生物、生活在三維空間,三維環境信息限制了我們的認知範圍,而從幂次法則是宇宙的底層規律來看,二階幂次常數——就是“地圖”“賽道”,其圈定了一定範圍内的宇宙規律。

另外,關于認知系統,還有以下相關公式:

  • 理性 = 邏輯 系統。
  • 力量 = 理性 推理。
  • 共赢 = 力量 智慧。

也就是說,共赢 = 邏輯 系統 推理 智慧——是的,提高認知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共赢

結語

世界充滿了故事,虛幻與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而構建一個自身視角下的認知系統,就是在書寫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應對這個“故事世界”的最好回應。

而另一個層面,再強大的芯片,都需要一個操作系統,才能發揮其算力——相反,沒有系統,再高端的硬件也是白搭。

類似的,在大腦中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認知系統,想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腦力——如:洞察力、理解力、判斷力、聯想力、邏輯力、推理力、清醒力、清晰力、思辨力,等等。

然而,不僅如此,如果認知系統足夠穩定,就會讓我們更容易抵禦環境信息的沖擊,從而就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内心平靜——而平靜就是人生最強大的算力

所以,認知系統——超頻了我們的腦力,又給予了我們強大的算力,進而重新計算了我們的人生,及其所有軌迹。

那麼,如果沒有認知系統,殘酷地說,就會永遠被囚困于低級的認知牢籠之中——無法看清世界與生活的真相,也無法應對真實的世界與生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認知錯誤永遠無法從認知系統中完全剔除“幹淨”,所以認知系統始終是存在某種不确定性的,即:代表“認知模型”“系統模型”的某種不完善或不完美,因此這種不确定性就可以被稱為——認知不确定性,系統不确定性

那麼顯然,疊代認知系統——并不是一個靜态的目标或目的,而是一個動态逼近更優結果的趨勢,就如同數學的極限與宇宙的演化——這是一個用系統去模拟系統的計算

是的,所謂的“系統”,就是一個連續變化不斷疊代的“模拟”,它是最大強的計算工具,而有了系統,我們就擁有了計算模拟宇宙萬物的能力。

最後,關于系統的一切,都會不可抗拒地自然演化,我們是系統與工具的主宰,或有時也會被系統與工具反噬——這不是我們能夠計算的命運。

後記1:輪子與世界

在這個如此不确定的世界,程序——卻擁有了一種相對的确定性,因為隻要通過“運行程序”,就可以即刻驗證程序的“正确性”,并且這個“正确性”的判定,是相對簡單輕松直觀清晰的。

所以,程序——雖然是不完美的持續疊代系統,但系統的每一個狀态,都可以擁有簡單判定的确定性

也就是說,程序系統,缺少了某種概率,因而對于充滿概率的現實世界,它(目前)是無法與大腦中的認知系統相媲美的,但這兩種系統,卻都可以通過不斷輸入信息,來不斷演化。

事實上,編程是一個超快即時反饋的過程,任何想法,一寫完運行,反饋很快就出來了——語法對不對、邏輯對不對、結果對不對、構想對不對——在試錯反饋中,實現一個功能、一個想法、一個模型——這簡直就是快速疊代演化的典範。

那麼,為什麼要重新發明“輪子”

因為,這就像在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系統——系統即是工具,“輪子”即是系統,疊代“輪子”即是疊代系統,而擁有系統(即擁有“輪子”)——就能夠計算世界

後記2:系統與人生

通過疊代認知系統,我們就可以對世界系統,擁有一個越來越清晰準确的看法和理解,從而就可以構建出一個我們想要的人生系統,這是三個系統的之間的相互作用模拟映射

換言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正确(即越接近底層客觀規律),我們就越知道如何引導并操控我們的人生走向何方,即:知道我們真正想要什麼、什麼值得追求、以及怎樣過好這一生。

再換言之,有了系統,就有了冗餘緩沖疊代演化回路平衡,進而我們就可以有恃無恐地去追求我們想要的“無限人生”

否則,都沒有一個系統(認知),又何談用去理解一個系統(世界),以及構建一個系統(人生)。

試想,如果沒有系統,人生還能疊代啥?不能疊代,如何演化?不能演化,如何應對?不能應對,如何快樂?

後記3:閃念與記錄

不經意地想,大腦就是很容易産生各種閃念的機器,這台“閃念機器”可能從遠古的時期,就是閃念不斷地在工作,隻是在沒有文字書寫系統之前,很多的閃念都被很多的智人給丢棄了。

如今,我們前所未有容易地可以“抓住閃念”,我們應該“記錄閃念”“閃念們”會在信息系統中自我演化——與我們的智能“内共生”,與我們的認知“相互作用”,并演化出全新的“閃念物種”

生活中最偉大的行動就是思考,隻有掌控住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掌控周圍的一切——而閃念不僅是一個想法,更是思考的引擎——那麼記錄閃念就是打造一台想法的機器。

後記4:錯誤與懲罰

沒有認知系統,并不斷疊代認知,就會有更多的認知錯誤,而認知錯誤就會讓人堅持錯誤的觀點,同時認知錯誤的背後,往往就是邏輯錯誤

那麼,堅持錯誤的觀點,最終就一定會利益受損,隻是大小的問題,隻是時間問題——因為大自然會懲罰所有的邏輯錯誤,隻是時間問題,隻是大小問題。

但盡管如此,錯誤或認知錯誤并沒有什麼可怕的,包括生活中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事物,隻有需要理解認知的事物。

所以,構建系統,疊代認知,戰勝錯誤,超越懲罰,怕無可怕。

後記5:認知與思想

随着衰老與大腦的演化運作(即為了節能删除不常用的連接),我們最終會忘記認知系統的很多細節,包括很多曾經熟悉與熟練的技藝,隻剩下系統中較大的“節點”,它們就是模型與概念,而這些就可以稱之為——思想

思想,是一種視角、一個濾鏡、一扇窗口,其實就是我們的眼睛,它把“數學量子比特”的虛拟世界(即:數學世界 量子世界 比特世界),編碼成我們所能看到的“真實世界”,以及我們能理解的“故事世界”

從這種角度看,認知的目的就是,通過構建系統,來形成思想,然後理解“世界”——換言之,思想就是我們唯一能夠看到的“世界”。

因此,思想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屬于你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平時你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但通過認知的橋梁,你可以進入這個世界,并在裡面“自由”創造一番。

最終,有一天,我們會失去一切,真實的一切,隻剩下這個“思想世界”。

後記6:認知系統與非理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通常人們在面對自己熟悉領域的事情時,是比較或非常理性的,那麼相反,在面對陌生領域的事情時,則是非常不理性的。

稍稍回憶一下,在旅遊購買不了解的特産時,或是在面對介紹沒買過的産品時,這種“陌生的非理性”就會占領和主導我們的思維——事後或許我們會想,為什麼當時不用手機搜索一下相關信息呢?

那麼這種“非理性”,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

  • 第一,演化要求我們,在面對同類傳遞的未知信息時,主觀傾向先相信再驗證,就像我們祖先在同伴發出危險警報後,第一時間不是判斷真假,而是相信并快速作出反饋。
  • 第二,如果我們的大腦中,沒有相關的認知模型,就無法快速評估判斷,此時理性就是費事、麻煩、耗能、反直覺、并不利于社交的行為,而非理性行為則可以輕松、愉快、流暢,堪比下意識的“自動駕駛”。

因此,如果我們的大腦中,能擁有一個全面強大的認知系統——裡面是各種認知模型理性快捷鍵——那麼相信在面對“陌生非理性”時,我們就可以更多地展現出“陌生理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