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設計背景
按照幼兒認知的規律,4至5歲的幼兒認識幾何圖形是在接觸了大量圖形後才能逐步歸納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動設計先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知不同圖形的特征,認識一些具體的幾何圖形,在認識這些單一的圖形的基礎上開發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及動手能力。
活動目标
1、引導幼兒了解身邊的各種圖形。
2、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将多種圖形組合成圖案,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屈老師中班數學教案《我來拼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難點:引導幼兒從認識圖形到動手拼圖形。
活動準備
玻璃闆、七巧闆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将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1、認識圖形:了解身邊的幾種圖形及它們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過程:教師分别出示幾種圖形,請幼兒說一說“它們分别是什麼形狀?并引導幼兒想象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運用。[.來源屈.老師教案網]例如: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以提高幼兒對這些圖形的認識,使幼兒對這些圖形初步産生興趣。
2:感知圖形:激發幼兒的觸覺敏感度,通過感知了解圖形
活動過程:教師以遊戲的形式利用幼兒的觸覺來感知這些圖形。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教師蒙住幼兒的眼睛,教師給幼兒一種圖形闆,讓幼兒摸一摸,感知出這是什麼圖形。(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可請多個幼兒來參加.這種活動可通過感知增強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3、參觀:激發幼兒對搭拼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直觀經驗。
活動過程:教師向幼兒展示自己用多種圖形組合成的圖案作品, 請幼兒說說“這個圖案的每個部分都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 以激發幼兒對組合拼圖活動的興趣。
4、動手實踐: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教師給每位幼兒一些玻璃闆、七巧闆,引導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在玻璃闆上嘗試搭拼圖案,教師指導。
5、交流作品
活動過程:教師請幼兒将作品展示給大家,同時講講自己搭拼的什麼。幼兒可以相互欣賞、相互評價,展示後還可以繼續動手實踐。
教學反思
小結本次活動,我覺得有以下兩方面值得反思:
其一、每個幼兒都是有個體差異的,他們的興趣、思維有着或大或小的區别。因此,在活動中,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那麼,活動就很難調動每一個幼兒的積極性,活動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活動設計之初,就應該把這些情況考慮進去。
其二、在如何營造活動氣氛、有效調動每一個幼兒的活動積極性方面,還應該多想一些辦法。比如說,在幼兒動手拼圖的時候,可以播放輕松、歡快的音樂:在感知圖形和展示交流後,都應該對表現優秀的幼兒以多種形式的獎勵,以充分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