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08:49:02

導語

在進入課題前,我想先聊聊這些天我回歸頭條的感受。大概半年前我通過抖音來到了頭條,開始是想突破自己,嘗試發視頻,一段時間下來,我連剪輯都學不好,整出的作品我自己都嫌棄。後來也通過各種方法學習,終究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自己不适合這款。

上個月,我出了點意外,胳膊受傷上不了班。心想閑着也是閑着,找點事兒做呗!因為要帶倆孩子學習,我自己也必須每天成長進步。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愛上了經典,愛上了漢字,愛上了甲骨文,于是我的寫作之路從這裡開始啦!

寫了幾天,系統不斷有展現,可是沒啥閱讀量,更不用談什麼收益了。作為一個頭條小白,我根本找不出原因,然後我就去找前輩學習,看别人的作品和評論。原來我還沒搞懂路徑,一是我的文章标題吸引力不夠,二是我寫的話題有些冷門,三是我的粉絲太少………我要學的東西還多着呢,頭條之路還很長,我相信自己的運氣是不錯的。不會的就去學嘛,信息時代總會有人教你的。還有很多好心人經過,大家都會拉我一把,是不是?畢竟關注一下隻是舉手之勞嘛。為了早日實現百粉目标,我的課題做了一點小改動,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閱讀和喜歡!

正文

經典 《三字經》第08課:

【原文】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三 綱 者 , 君 臣 義。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父 子 親 , 夫 婦 順。

【譯文】

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相互之間遵守道義,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學漢字

1、【綱】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1

“綱”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糸,岡聲,兼表領起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綱”。漢字簡化後寫作“綱”。《說文·糸部》:“綱,維纮繩也。從糸,岡聲。”(綱,網的大繩。從糸,岡聲。)

“綱”的本義為提網的總繩。引申比喻總要。如“提綱挈領”。又引申比喻國家法度。如《詩經·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唐代以後,大量貨物分批起運時,要為每批貨物編立字号,分為若幹組,故引申指成批運輸貨物的編組。如“生辰綱”、“鹽綱”。引申指書籍所分成的大類與小類,或生物學上分類系統的第三級,門之下目之上。如“本草綱目”、“鳥綱”。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2

2、【君】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3

“君”會意字,甲骨文“君”上部是“尹”,下部是“口”。尹像手執權杖形,一說像以手執筆形,本義是治理;口表發号施令。上下兩部分合而會意,表示古代大夫以上據有土地的各級統治者之通稱。《荀子·禮論》:“君者,治辨(通“辦”)之主也。”古代帝王崇尚無為之治,具體的事都由手下人來辦理,這些主持辦理具體事務的人就是“君”。“君”由“尹”字分化而出,但二字在甲骨文中用法并不完全等同,西周金文中二字分化比較徹底,混用隻有個别用例(如公臣簋有三件,兩件作“天尹”,一件作“天君”)。《說文解字》古文“君”字形體發生了訛變,侯馬盟書中就産生了這種寫法,篆書以後,表示手杖的一豎變為一撇,又由此發展為漢隸和楷書。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4

3、【臣】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5

臣是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狀像一隻豎立的眼睛,以一隻眼睛代表一個人,人向下低頭時,橫着的眼睛處于豎立的位置,臣的形表示俯首屈從的意思,本義指奴仆。

在古代奴仆服侍主人時,通常是俯首貼耳,不敢正視主人,因此用豎立的眼睛來代指奴仆,奴隸。比如稱臣仆,臣妾。臣妾是西周、春秋時對奴隸的稱呼,男奴叫臣,女奴叫妾。在《左傳·僖公十一年》中有:男為人臣,女為人妾。臣妾後又指臣的臣妾,指低的階級對高的階級談論到自己妻妾時所用的稱呼。

在古代因為臣與君的關系如同奴仆與主子一樣,所以臣由奴仆引申指官吏。臣在古代又是官吏對君王上書或說話時對君的自稱。如微臣,下臣。比如出自《白虎通義》中的三綱六紀:三綱謂君臣、父子、夫婦也。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六紀指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第一紀諸父,即父親叔伯這一輩;第二紀諸舅,即母親這一系;第三紀兄弟,即自己的兄弟;然後是族人,即自己父系家族裡的一批人;最後是師長和朋友,共為六紀。

4、【親】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6

甲骨文中沒有"親"這個字,甲骨文中有"親"這個字,是由表示女性生殖器的符号"▽" "木"構成的上下結構的字形,"木"在此所表示的意思是:樹木果實成熟以後落入泥土生根發芽,新一代樹木成林(喻示女性始祖生衍繁育)和/或表示樹木周圍由大樹根系所孳生出的許多小樹。兩形會意,由一個女性始祖生育了很多兒女,有着相同的血緣者相親相愛。

金文的"親"字基本上承續甲骨文的字形,僅是在字形上部加一短橫作指事符号,表示這些子女都是這個女性始祖所生。金文另一款字形是用甲骨文"親"字作邊旁,再另加"見"作邊旁(周.四十二年逑鼎乙),原意是親眼所見這些兒女都是同一個女性始祖。還有一款金文将"親"字的邊旁"親"字誤寫成"辛"字,一些不确釋義是以此訛變釋訛所緻。

小篆也有"親"和"親"兩款不同的寫法。隸書寫成"親",楷書寫成"親"(顔真卿)和"親",漢字簡化後,又回到了甲骨文的形體,楷書規範寫作"親"。

"親"的本義指血緣相近,引申表示中間沒有間隔,相互距離最近。"親"因此表示父母。《莊子.養生主》:"可以全生,可以養親。"意為: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父母。

"親"又指内外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封建親親,以蕃屏周。" 意為:(周公)将土地分封給子弟和功臣,讓他們在各自分封的土地上建國,以此作為蕃籬拱衛周王朝。此處"親親"指子弟。

"親"也指親人。杜甫《登嶽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親"由"近"引申指關系、感情上的親密。《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

"親"又特婚姻,把原本生疏的人扭結到一起,如"結親、娶親、親事"等。

5、【夫】,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7

“夫”是象形字。甲骨文形體的下部是“大”,即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大”的上部有一小橫,表示頭簪之形。金文與甲骨文類似。隸變後楷書寫作“夫”。

《說文·夫部》:“夫,丈夫也。從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屬皆從夫。”(夫,成年男子。從大,一用以像成年男子頭發上的簪子之形。周朝的制度用八寸作一尺,十尺作一丈。今成人身長八尺,合周制為一丈,所以叫丈夫。大凡夫的部屬都從夫。)

“夫”的本義是成年男子。如《韓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男子成年後就可以結婚,引申指丈夫。如《樂府詩集·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在古代詩文中,由“夫”字所組成的詞是很多的。如“夫子”,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作助詞,放在句首,表示提起議論。如蘇洵《六國論》:“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放在句末,表示感歎。如《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6、【婦】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8

十二個難認的漢字(了不起的漢字之三字經08)9

會意字,“婦”,繁體作“”。從“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可以看出它是由“女”和“帚”兩個字組合而成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左邊是一把笤帚,右邊是一個女人,意思是一個女人拿着掃帚在掃地。部分字形左邊部件為婦女的樣子,右邊部件為婦女手中所持的掃帚樣子。“婦”的本義應該是指從事勞作的女性。古代婦女婚後的主要任務是服侍丈夫和操持家務,而甲骨文的“婦”正好體現了古代婦女的這種身份。《說文解字》裡說:“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服”就是服侍;《釋名·釋親屬》:“婦,服也,服家事也。”古籍中以“服”訓“婦”,足見中國古代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也顯示了夫尊婦卑的地位差異。

金文的形體基于甲骨文,“女”的形象由跪姿變為站姿。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體,對文字進行了文飾和拆解,左邊部件為“女”,右上部件為手形,右下部件為帚形。隸書的“婦”字,将小篆形體進行了橫、撇、折的改造。漢字簡化時将“”字“彐”以下的部分省去,寫作“婦”。

婦的常用意義是指女人、婦女,這是由本義而來的一個泛指概念,與“女”相同,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所記載的:“女德無極,婦怨無終。”其中的“女"和“婦”同時出現,泛指婦女、女性。但在古漢語中,古人心中對有關女性的稱謂切分和使用很細,這也正好體現出了古代的宗法體制。“婦”在古漢語中還用來特指已婚女性,出嫁的女子稱為“婦”,她的丈夫家中的長輩稱她作“婦”,好比“媳婦”“兒媳”。作為這個意義的“婦”一般與“夫”是相對的概念,例如《陌上桑》中的:“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這裡的“婦”就是妻子的意思,和“丈夫”相對。而在現代漢語中,“婦”是夫家長輩對自己兒子的配偶的稱呼,這也是兩者的重要區别。

現代漢語在使用“婦”這個概念的時候,通常是指已婚的女性,例如“婦女”“孕婦”“婦人”等等,而年齡偏小的年輕女性一般多用“女”“女孩”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