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鹹和二年(327年),曆陽(今安徽和縣)鎮将蘇峻叛亂,舉兵進犯建康(今南京)。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溫峤欲領兵東下,中書令庾亮恐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在《報溫峤書》中雲:“吾憂西陲,過于曆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從此,雷池就名著史冊。今天我們所說的“不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源于此。雷池距我家不過百裡之遙,今年春三月,突發思古之幽情,想一睹雷池真面目,欣然作一次雷池行。
雷池,屬古彭蠡地。位于長江下遊北岸,望江縣城東南15裡處。它的源頭是雷水,或稱大雷江。雷水源出黃梅縣境,經宿松入泊湖,串湖後流經望江縣境東南處積而為池,故曰雷池。它的出口叫雷港,或稱大雷口。它虎視長江,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南京的長江水上要沖,扼黃梅、宿松、太湖内河航運之咽喉。形勢險要,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
東晉時便設有大雷戍,有巡檢司常年駐守。晉大将劉裕曾軍駐雷池,大破盧循水師;元末朱元璋雷池,屬古彭蠡地。位于長江下遊北岸,望江縣城東南15裡處。它的源頭是雷水,或稱大雷江。雷水源出黃梅縣境,經宿松入泊湖,串湖後流經望江縣境東南處積而為池,故日雷池。它的出口叫雷港,或稱大雷口。它虎視長江,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南京的長江水上要沖,扼黃梅、宿松、太湖内河航運之咽喉。形勢險要,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東晉時便設有大雷戍,有巡檢司常年駐守。晉大将劉裕曾軍駐雷池,大破盧循水師;元末朱元璋逐鹿中原,陳友涼一度占據雷池與他抗衡;明武宗時,劉六、劉七、齊彥明等農民起義軍三過雷池,轉戰于浔陽、金陵之間;太平天國軍雄兵十萬,舳舻相接,旌旗蔽空,自武漢,經浔陽,過雷池,勢如破竹,直下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是聲勢浩大,1949年4月,二野四兵團,戎馬倥偬,從大别山上,到達雷池之濱,解纜揚帆,橫渡天塹,一舉摧毀蔣家王朝的鋼鐵防線…
千百年來,多少叱咤風雲的英雄豪傑,或橫槊江頭,或折戟沉沙,一個個虎将英姿,一曲曲慨慷悲歌,都随雷水滾滾東去,這裡僅留下一堆堆曆史沉澱。
我行行止止,覓覓尋尋,眼前好像籠罩着一層曆史迷霧,怎麼也看不清雷池的曆史真面目。曾記得讀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時,心中充滿無限向往。他在書中對雷池四周的山川形勝是這樣描述的:“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南則積山萬狀,負氣争高”;“西則回江永指,長波天合”;“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仁立岸邊,可“窺地門之絕景,望天際之孤雲。”那麼池中的景色又是如何呢?再看它幾組铿锵的詩句吧:“滔滔何窮,漫漫安竭”;“吞吐百川,寫瀉萬壑”;“騰波觸天,高浪灌日。”這是多麼雄偉的氣勢,多麼壯麗的景觀!晉代陶淵明,唐代李白、麴信陵,宋代黃庭堅,元代唐子儀,都先後泛舟雷池,或煮酒醉月,或淩波長吟,别有情趣。麴信陵在《移居雷港》詩中寫道:“重林将疊嶂,此處可逃秦,水隔人間世,花開洞裡春。”黃庭堅在《移舟出大雷》詩中寫道:“江湖吞天胸,蛟龍垂涎口。”這是多麼迷人的水鄉風景圖,古雷池确是集雄偉秀麗于一體的水鄉大觀。
今日我來雷池,卻不是舊時模樣。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郁郁蔥蔥的田園風光。當年那幅奔騰不息的雄偉粗犷的形象竟消逝得無影無蹤。
我正怅惘着,一位老農告訴我:“雷池搬家了!”說完,用手指向縣境西南的水天一色處。啊!滄海桑田,那煙波浩蕩的泊湖、武昌湖不仿佛就是當年的古雷池嗎?稍頃,老農對我講述了一段雷池變遷的故事。
明朝天啟年間,淤沙堵塞了雷港,雷水改道由華陽出口,雷池便演變為南賽、北賽、金盆、馬猖、清水、忠湖、泥湖、蚌湖等七座湖泊。湖中盛産各種水鮮,魚蝦蟹鼈,菱蓮芡實,應有盡有。沿湖人民因為它擁有取之不盡的寶藏,就統稱它們為金盆湖。到了清末民初,江道逐漸南移,沙洲逐漸現頂,湖面逐漸縮小,無為、廬江、桐城等地農民紛紛前來拓荒,先後建成南固、北固、茅店、孫洲、合興、永興、興豐、寶興、九成等九口小圩。這九口小圩後來連成一口大圩名曰“合成圩”。控制面積有13萬餘畝,金盆湖被高高的堤壩圍在中間,成為合成圩的一個圓心。這時金盆湖雖不過兩萬餘畝的彈丸之地,卻是别有天地。每到夏天,争妍鬥麗的荷花鋪滿整個湖面,遠遠望去像一片飄落的紅霞。大躍進的1959年,望江大地掀起轟轟烈烈的圍湖造田運動,一點湖心又墾殖成一片綠洲。
至此,泱泱雷池僅剩一條縱貫雷池、華陽兩鄉交界的灌溉渠道。渠道兩側是一片優質棉生産基地。秋收季節,銀花朵朵,山歌陣陣,人們又稱這裡為“白雲之鄉”。
雷池的變遷,就是望江大地的變遷。望江許多地方都以雷名,也是因為有了雷池的緣故。
作者:檀鐘 安徽《望江縣地方志》總編
編輯:皖美智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